关于“起跑线”和教育的理解

关于“起跑线”和教育的理解_第1张图片

早前看 池莉的《立》这本书,写到了作者经历的一个场景,大意是说自己作为一个母亲,身边的其他父母都在为子女的教育发愁:怎样进入好的幼儿园?课外补习班报不报?报哪些科目、、、、这也引起了自己的紧张情绪和对于子女教育的反思,原文段落摘抄如下:

“望子成龙原本是父母对孩子爱的心意,应该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用自己爱的举动和行为,用自己的品格和德行,去启蒙、引导和树立的一种标准和理想,同时还需要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并慢慢转化成为他们自己的主观意识。怎么眼下就变成了如此急功近利的社会现状呢?父母们怎么就盲目到了无知的程度,居然深信并接受如此违背天理和常情的教育方式呢?(指繁重的课业和课外兴趣班,强制性地灌输式教育)普天之下,所有的幼小生灵,无不有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天真快乐地吃睡玩乐逗耍,这是幼小生命的本能启动,它们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生命知识,远不是什么英语录音磁带和识字课本可以替代的。我自己也是从儿时过来的,我扪心自问,就不难发现我们幼年、童年以及少年时代那些更加自然的成长经历,其实是最宝贵的,那是我们对世界最初的认识、理解和感情基础,是我们一生的记忆源泉和个人性格的决定因素。我发现,那些亲密抚育我们的人,事实上就是我们一生的老师和榜样与亲人。像我这样,与自己孩子从婴幼儿时期就密切相处的母亲,我自己才是最关键的教育。我最关键的是首先教育好自己”。

其实我们发现现在作为父母,谈论得最多的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了,总是在焦虑如何让子女赢在起跑线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多数父母很自然的把所谓的起跑线定义为子女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但仔细一琢磨,发现这个时间点还是有待商榷的。在我个人看来这已经落后两个段位了。

所谓的小孩的起跑线并不应该在小孩本身算起,而应该往前至少推一辈(就对子女的直接影响程度大小而言)。也就是说,小孩的起跑线具体在哪里,是由父母这辈来决定的。我们高中都学过达尔文关于物种优胜劣汰、生物进化的理论,这其实是基因的优胜劣汰和进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任何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都是基因选择的结果,包括人类。自然的选择只会最大程度地把父母最为优秀的一部分基因选出来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更加优秀的个体(受精卵),这些都是一套完整的自然过滤机制去完成的,而作为父母的要做的就是怎样确保被选择的优秀基因比别人的更加优秀。而这还只是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其实就是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过程。现如今夫妻生小孩前都要一个备孕期,双方都要截掉不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其实这也是到了后期在“硬件”层面上做出的优化尝试。“软件”层面的优化就需要更加提前了,甚至是贯穿始终的。试想一下如果父母辈都没有一个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或者没有相当程度地素养和认知高度,甚至就是一个无赖地痞,那又怎能期待这样的家庭培养出优秀的个体呢?即便是有,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女后天的自我学习与领悟。越早意识到这一点便越早开始提高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将这些好的思想、优秀的个人素养融进自己的血液和基因,在孩子出生后给他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种耳濡目染、沉浸式的氛围是非常可贵的。就如池莉说的那样,做父母的才是最关键的教育,最关键的是教育好自己。

有这样一种说法:一想到为人父母不用考试就感觉特别可怕。这充分体现出整个社会对于家庭育儿的焦虑,什么都可以通过考试来进行量化,唯独为人父母不可以,到了法定年龄就可以结婚生子,这是法律赋予每个个体、每个家庭的权利。

“得到”的CEO脱不花有次在公司例会的时候就谈到了当她第一次晋升为母亲时的感想,他就说自己感觉其实是自家要来一个房客了,要和自己生活二十年左右的房客。她不是把孩子仅仅当成自己孩子,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并不属于我,你就是你自己,从你落地那一刻起,我和你的关系就已经改变了,是精神纽带将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孩子是父母的房客,彼此组成一个“成长型”的家庭,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相互尊重和学习。细想一下,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能不优秀么?这就像富人越来越富一样,这就形成了精英的延续效应,父母是精英阶层,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有着一套独到的教育理念,孩子长大了也能很轻松的进入精英阶层,再把这套理念加以丰富和完善用到自己的孩子成长上,也就保证了高质量家庭教育理念的代代相传。教育层面的“马太效应”由此形成。

其实我们看到现在每一个事业有成的名人,在谈及自己的成就是无一例外会谈到自己的父母在儿时对自己的积极影响。脱不花说自己小的时候,母亲从来不管她看课外书,并且还会经常给她买书看,看了后还会问她书里讲了什么,让她复述一遍,母亲则是永远的听众,有时还会让她在朋友面前表现一下,这培养了她的阅读能力和讲话能力;“得到”专栏里李笑来也经常会提到自己小时候母亲是图书馆管理员,自己就有机会看大量的书籍,并且父母都很开明,这也为后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白岩松、三毛等等,无一例外,家庭的环境和父母的认知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有的人可能会说,现在自己还没长大,还是没有要小孩的想法呢,想那么多干嘛!我就不禁反问:难道真的要等到有了孩子之后才去关心如何教育孩子么?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做一个好孩子又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又怎能期待他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有句话说得好:书到用时方恨少。以前有人针对现在的国人文学基础不扎实而呼吁大学里应该增设国学课程,我倒是觉得还应该增加一门教学生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的课程,因为今天青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父母。我们自己的父母辈大部分是农民,由于那个年代条件有限,没能得到很好的教育,致使父母辈的视野有限,不能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看待一些问题,这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不是他们所能左右的。而我们这一代则不同,这是一个全新的、飞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受到了更好教育,并且还在学习成长阶段,我们理应看得更远,做得更好。让自己的一部分活在未来,具有一定的远见和前瞻性,跳出当前的维度去看看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再反过头来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之前罗永浩和罗振宇有一个长谈节目,节目中老罗谈到自己为什么这么难还要坚持做手机说,不为别的,就为了抓住这个时代的数据入口,在下一波技术革命的时候能够有资格上牌桌,不然只能当一个旁观者。这就是一种对未来的洞见,映射到个人也是一样,现在作为父母,或者还没有孩子的,现在苦一点,累一点,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孩子积攒未来上牌桌的资格,不然将来他们也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起跑线”和教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