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面镜子,我要把父母唤醒”
北京尚科教育2017-05-28 15:30
我是一面镜子,
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诚于父母。
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
我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
我将用我的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
都说,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央视用十年时间策划,两年时间摄制,最后打磨而成的一部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镜子】。
这部仅3集,时长仅90分钟的纪录片,内容很简单。
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武汉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然而却在其中让自己接受到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启蒙教育。
原来,相对于有问题的孩子,“问题父母”更需要被改造。
原来,所有孩子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而是家庭问题的结果。
这样的视角虽然在家庭治疗的领域中已是陈词滥调,然而能在主流的电视媒体中看到这样的视角,不禁叹慰。
中国人开始逐渐停止对“问题少年”的苛责,而更多的开始对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进行思考。
这是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01.
“其实我为他们付出挺多的”
——病态的家庭三角关系
昏暗的舞台上,一个男孩恍恍惚惚的身影,渐进又渐远。他的面目模糊,神情也很麻木,唯有这一段诵读,填满他一步一步的每一个脚步。
我是一面镜子,
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诚于父母。
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
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
我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
我将用我的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
这个男孩叫泽清,14岁,初二,辍学2个月。他是【镜子】中三个孩子中年龄最小的,但确是表现得最平静的,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
他沉迷于网上下军棋,面对母亲的关心,男孩竟然骂她“贱”,甚至动手、动刀。
图片来源:www.91yys.com
纪录片中这个男孩的母亲,流着泪的讲述,和他这样一段在训练营结束时的台词,有着触目惊心的反差。
母亲的口中少年那样的恶行,没有一样不是捅到母亲心头上的刀。
父亲甚至在去父母训练营之前说到:“我觉得我没什么需要改变的。这个家要改变的话,我觉得主要要改的不是我,最起码没什么要大改变的。”而这段独白的视角,却像是打开了父母的另一只眼睛,去反观自己。
这对夫妻之间,充满了冷漠和暴力。
“我妈脾气暴躁,讲到最后都是她对。我爸在一边躺着,受不了了,就会使用暴力。”而当儿子向母亲动手甚至拿刀相向时,父亲竟然也还是厌烦的躺着,直到情况危急才起身阻止。
他“拯救”父母的方式是不再上学,成天待在家里上网、下军棋。
他在自己房里的墙上贴着他撕心裂肺的呐喊;父母却无法理解,他暴躁得把家里的门狠狠得踢到破烂。
父母看得心急如焚,不得不联合起来处理他的“问题”。他们想尽各种办法,将他送进“特殊学校”接受81天的“改造”。开始,他不愿意。当得知央视会全程跟拍,便同意去接受“改造”。问及为何会这样。
“存在感。”他说。
图片来源:www.91yys.com
他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与他的父母是如何的相似。
02.
“我是一面镜子,
我将用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
【镜子】这个纪录片提供了一个深入透视中国的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的视角,90分钟的片长无法提供更深刻的分析,只是事实的呈现而已。但如果我们仅仅将观察停留在孩子的问题都是家庭的问题这一点上,则未免又太过于表象和宿命论。
节目中的咨询师说,当律师要拿证,开车也要拿证。当父母呢,却不需要证书,就那样做了。这一做就是一辈子。不用学习,不用考试,不用拿证,却要做一辈子。
我们的学校从来就没有告诉过人们要如何做父母、如何做夫妻。只是事到临头,碰上这些角色了,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罢了。
犯下一些错误,或许也并不知道是错误。
图片来源:www.91yys.com
我们都想要爱自己的孩子,这种爱和亲密关系的本能,在上个世纪就被精神分析特别是依恋理论以及哈洛的恒河猴研究所证实。
但是爱之切却不一定能得。
求不得,怨憎会的原因不是不愿意给与,而是不知如何给与,或给与的尽是一厢情愿的伤害。
为何不知如何给与?因为自己也从未得到过健康的爱。
这是解释家族中代际传承的问题关系模式和创伤的理由,但人类又怎可看做是一面简单传递代际遗传基因的“镜子”?
早就有研究通过中国人和西方白人的脑成像研究发现,与西方人有显著的差异,中国人的“自我概念”是与“母亲”、“家族”等取向联系更加紧密的。
也就是说,生而为中国人,如果仅仅将父母视为创伤的始作俑者,然后简单地否定父母,把自己的问题都归因到父母身上,而自己只是躺在童年的创伤上不愿前进,那么实际上我们也是在否定自己,切断自己的亲密关系。
我有一对来访者,一位近50岁的女士A和她20出头的女儿。
这位A女士从小是外婆带大的。母亲与外婆是仇人,自己与母亲也是敌对到互不往来。现在寻求帮助是因为她与女儿B的问题。
她不想重复自己绝望的家族式的代际伤痕,给与女儿近乎玻璃罩一样的绝尘保护。然而换来的是女儿冷漠的隔离。
A女士对女儿殷殷的期盼,从一开口就开始止不住的眼泪中可见一斑。然而女儿B始终是冷淡的。即使有时候发言,也会在母亲叨叨不休的反驳中逐渐闭嘴。
后来了解到,女儿小时候,A女士由于独自负担她的生活而没有余力亲手照顾;女儿青春期后家里经济好起来,才和妈妈同住。这时妈妈对她的近乎疯狂的干涉、追逼,让她非常崩溃。
童年到少年,多年的不闻不问,为何你要么拒我千里之外,要么炽烈如火要把我烫伤?
她无法接受这样分裂的妈妈。
母亲的步步逼紧,让她时刻想躲回自己十几年来已经熟悉了的那个冷淡的壳。
然而疗愈的起点,我始终认为把握在女儿的手里。不是说,让她多理解妈妈多年的含辛茹苦;或是要求她去忍受妈妈的洪水一般要将人淹没的狂躁情绪。
而是因为,阻止这个家族的代际创伤传递的钥匙,就握在这个年轻人手里。
03.
“我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
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和父母和解,我们才能真正强大
作为咨询师,我们陪伴着她们,一样一样,细数伤痕。清理创口。
让她看见“坏妈妈”的部分,能够正视现实。将那个坏妈妈还给母亲,而不再自己背负着妈妈对她犯下的错。也不再隔离自己的感受。面对回避,去找到回避后面的原生情绪。
那隐藏在冰冷、不耐烦、厌倦后面的小女孩是谁?——是害怕,是绝望,是呼唤。
对于“好妈妈”的部分,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欣赏和肯定,我们陪伴她去寻找。去看见。
然而没有比愈合一个创伤更难的——它需要学习新的体验和行为模式,需要莫大的耐心、勇气、力量和爱,需要自己不断内省。
这是一条异常艰巨的整合之路,然而只要往前一步,就能有一步的欢喜。
受伤的孩子将可以从“全或无”的世界中逐渐走出来,看到另外一个更广阔而真实的、有阳光也有阴影的世界。
或许,这样的世界,她暂时无法全部接纳,但这样的尝试,是值得的。
创伤治疗有句话:走得慢,到得早。
有理解,就有包容,包容之后生长出力量。
前南非总统,著名的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英雄曼德拉,在离开囚禁了他将近30年的监狱时,深深的向狱卒敬礼,他说:
“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生而为人,何人不是带着伤痕在世上生存?
与父母和解,不代表背叛了童年的创伤,更不等同于认同上一辈的教育方式。
与父母和解,是因为我们已经成长到有力量去面对、审视过去的自己和与父母的关系;是因为我们已经生长出力量,比我们的父母更有爱和表达爱的能力。
与父母和解,不再囚禁于怨恨的囹圄之中,从我们这一代开始,生长出一口可以滋养我们的孩子的活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