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曾国藩的家教想到的
――――略谈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
曾国藩是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在清朝末年,他既是湘军统帅,又是朝庭重臣。在近代史上,他是一位很有影响又颇有争议的人物。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可谓一代鸿儒。其开创的独特的家庭教育模式,更为后世效法,行之有效,传颂百年。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大富大贵之家,常难以为继,由盛转衰。而曾氏家族却英才辈出,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不能不归功于曾国藩那套独特的汲取传统文化精粹,开拓进取的家庭教育理念。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他实现了儒家所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事业,被后人赞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虽属溢美之辞,但真正能够做到如他这样的确实寥若星辰。
他是用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楷模
曾国藩为人子,能使父母欣慰;为人兄,能悉心关照弟妹;为人父,能做儿女的楷模。他著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世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象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曾昭抡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
曾国藩天资不聪,但他志向远大、性格刚强、意志坚毅,勤学好问,非常人所能及。他从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拔于流俗”,每天坚持写日记自我反省,一生中没有一天不警醒自己,鞭策自己。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谦逊自抑,豁达大度,一生朋友遍天下,受人敬仰;他守着“拙诚”、埋头苦干,虽屡战屡败,挫折连连,却从不气馁,反而愈挫愈勇,屡败屡战,再接再厉,坚持到底。这应是他一生多有建树的成功秘笈!
读他的家书,我觉得他对传统文化是既传承又发展,既融合又创新。
读曾国藩的家书,一点感想聊记如下:
一.做父母的要真正担负家庭教育子女的责任。
当代社会,物欲横流,不少人常求钱财之富裕,却不忧才学之贫乏。一旦名利双收,便觉志得意满,忘乎所以,怕儿孙受苦受穷,一意迁就;或忙于工作,忘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责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曾氏是参透了这一道理的。他一生高度关注家庭教育,把教育子弟视为自己的重要义务和职责,这与他的人生态度是密切相关的,这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看重自身的社会作用,追求“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生价值,他是按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来规范自己和家人的。他深知家族要兴旺发达,要长盛不衰的道理:“……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知其不可而为之”出自孔子的《论语》,它是儒家思想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永不服输的进取精神,一种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成为曾氏应对变幻莫测的社会人生,复杂诡异的宦海官场的至理箴言,也是他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要树立终生学习的信仰,虚心向学。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有知识学问是能体现一个人的见识修养的。有人说,人生有“三不等一不留”:“教育不能等,孝顺不能等,成功不能等,遗憾不能留”。“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曾国藩的博学源于他毕生坚持不懈的读书习惯。他自幼励志学习,广泛阅读,且勤作笔记,数十年如一日,不辍书卷。读书是他每日必作的功课,如此勤奋研读古代书籍,如此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得他能博览群书,遨游于书海之中,源源不断地汲取传统文化之精粹,善于思考,治学数十载,建构了他的独立人格品位的人文思想体系,兼收并蓄传统文化精粹是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之源。
三.要言传身教,严以律己,“诲人不倦”。
曾国藩认为:“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即使在戎马倥偬、甚至生死未卜之际也不忘写信回家,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体现了他“怜子如何不丈夫”的儒雅一面,十分难得。
我们要学习曾国藩对待子女的循循善诱,要言不烦,严以律己,率先垂范,“诲人不倦”。正人先正己,作好子女的榜样,身教更胜言传,不溺爱子女,晓以大义,明以事理,长此以往,何虑子女不成才?
四.要注重子女的品格修炼,做德才兼备有理想有信念的人。
我们要经常教育子女要有同理心:待人宽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古人说:“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曾国藩也曾说过:“德若水之源,才即其波澜;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叶。”
正所谓:“有德有才为精品,无德无才为废品,有德无才为成品,无德有才为毒品”!
儒家历来就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注重气节与操守,讲究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强调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逐渐形成了一个长远而深厚的道德教育传统。为人父母,要言传身教,一言一行,均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故自身须注重品格修养修炼,万不可误导了孩子的一生。要教育子女:心怀天下,脚踏实地。
要教育子女知书识礼,孝敬仁爱。
要教育子女爱父母、爱自己、爱他人、爱国家。古人说:家和万事兴,家严出孝子。家庭和睦、国家安定才有社会和谐!孝敬和友爱是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的基础,是家庭和睦祥瑞的体现,是家庭能兴旺发达的根本。孝敬父母是博爱的起点,而拥有一颗博爱之心不仅是一个人培养善良品质和高尚情操的内在要求,更是他能否成就一番事业的品格前提。 常怀忧国之心,恪尽富民之责,才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立大志成大业!
五.要教导子女肯吃苦,节俭朴素,力戒养尊处优
俗话说:“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贫莫贫于无才,贱莫贱于无志”;“家败离不得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一个逸字”。“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更有诗云:“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
观古可鉴今,读曾国藩的家书,反思当今的家庭教育的种种误区,对我们做家长的,有着无限的瑕想和深刻的启迪。
(注:作者:聂振亚 作于200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