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CSDN.04.10][特别策划]四年过半

四年过半
北京理工大学数学系三年级 陶 文
本意是写一些回忆的文字,与同龄朋友一起分 享。数次尝试失败之后,我决定把内容改成一些蜻 蜓点水般的感想记录,穿插一些个人真实经历于其 中。不期望所记之文字,能够被多少人详细阅读, 只愿能够对那些刚进大学校园的师弟师妹们产生些 许积极影响。
迷茫
第一个想到的词是迷茫。我想这样的感受你我均有 感受。一谈迷茫,可以牵扯出太多的东西了,我当然不 愿把所有内容都归于这一个带有灰暗色彩的词的统领之 下。那就只简单对迷茫本身谈一谈吧,不去引申出更多 的内容。 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是迷茫的。迷茫的来源有很 多,人各有不同。而我的迷茫,大抵也就是俗人的那 种,并无新意。从初中开始就是一个标准的computer fans,以至于可以说人生因为计算机而变得苍白。高考 的第一志愿填报的全部是计算机系,录取的结果却是天 不遂人愿,虽然走进了在当时看来还算不错的北京理 工,但是领到的课本却是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之类的教 材。除了专业方面的问题,还有情感方面的问题。高中 的时候,虽然也是蛮孤独的,但是周围还算有一两个一 样狂热的fans,依稀记得高三时一起钻研文曲星汇编时 的情景,依稀记得共同切磋讨论编程技术的情景。但是 走入陌生的环境,什么事情都还模不着头脑呢,何谈寻 求一二技术上的挚友?孤独,对于我这样除了计算机就 变成白纸一张的人来说,有特殊的含义。此外,踏入大 学校园,还意味着大把大把的自由时间。高中的时候, 由于学习的紧张,有时间上的限制,所以对于计算机科 学的各个方面都没敢涉猎,只能小心的选取几个特别有 意思的东西来把玩。现在一下子变得“闲暇”起来,面 对丰富的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工程方面的 知识,仿佛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诸多因素,使得我一 段时间比较消沉,可以称之为迷茫吧。再加上几周数学 专业课上下来,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对于现状的不满, 又带来了对未来前途的迷惑。比如说一个糟糕的数学系 毕业生,毕业了还能干什么,??。 这些迷茫,后来想想,其实应该只能说是成长的 困惑,并不能算得上是什么真正的迷茫。归纳起来也就 是几个词:专业,朋友,方向,前途。
专业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两方面都有人存在困惑。对于 像我这样的围城外的人,向往着计算机专业。而对于围 城内的人们,或许还在向往着围城外的生活呢。 对非计算机专业的人来说,一边热爱计算机,热爱 程序设计,一边又有这是不务正业的想法,个中感觉我 是很清楚的。一个方面是自己专业的课业负担问题。一 个是在周围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问题。一个是害怕 学出来以后也比学这个专业的朋友少一些什么,比如那 些理论知识,结果低人一等什么的。对于这些问题,部 分我看得很透了,而部分我做得很糟糕,部分直到今天 我才刚刚意识到那是一个问题。所以,作为一个普通平 凡的大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我并不能给出什么灵丹妙 药,我只能告诉你一些我的想法。 我首先要说的是,不用羡慕计算机系和软件学院的 朋友,原因很简单,就是你不用指望在现在的高校环境 下学到你要学的和满足你想学的。比如课业负担问题, 计算机专业同样有很多课,这些课同样负担很重,而且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会承认那些是浪费时间的说法。 比如朋友的问题,只要稍加了解就能知道计算机学生中 两种CS(Counter-Strike和Computer Science)fan的 比例,想要从你八个人的寝室或者百来号人的一层楼中 找到一二能秉烛夜谈的知己,何其难也。比如理论知识 的教与学,只要你去了解了解大四毕业生对于这个问题 的看法,我就不用在这里做什么可能引发争议的“过 激”言论了。结论其实就是一个,不要羡慕计算机专业 的学生的唯一原因,不是说单单计算机专业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高校现状的问题。你想要学到实用知识, 你想要打下理论知识,无论是什么,只要你想要学到你 要学的,你就需要自己去努力,学校老师能够给你的帮 助甚少,即便是有,也需要你“自己”去挖掘,去寻 找,去争取,去发现。 我个人要承认的是,我在自身专业和计算机之间, 处理得并不很好。如何在时间、精力方面取平衡要看个 人自身的实践了。我要谈谈我对此的一个看法就是—— 你如何做,完全取决于你的目的。如果你的目的就是完 全投身于计算机方向,以后去做IT(甭管这词是褒义还 是贬义),你对于自身专业不抱任何希望了,那混张文 凭,提早出去实践就是你应该取的“平衡”。当然,我 相信两者之间是有更好的平衡的,只是我没有那种坚韧 的素质去做一些找寻。 关于计算机专业的人如何去挣扎,如何去使自己从 讨厌它变成能接受,我个人对此没有任何体验。但是我 诚挚地向大家推荐曾毅(微软2003,2004连任MVP)的 经历(见本期《昨天,我的大学学习》),我想对于这 个方面的任何疑惑都能从他的身上找到答案。 方向 论坛上有关“是学Java好是学.NET好”这样的帖 子,似乎永远都是“潜力帖”。各路大牛小牛也不止一 次地告诫我们后生晚辈,不要去争论这些无意义的问题 了。我头脑里面大致可以想到这么两种腔调,比如有某 位大牛如是说“学什么分层架构啊,什么J2EE啊。计算 机是科学,Computer Science,我们要打好基础,学好 科学。数据结构,编译,操作系统,数据库??这些课 程一定得好好学,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然后又有一 位前辈如是说“大公司推什么技术都是有目的的,我们 要看看利益,看到价值”。 我想所有初学编程的人,都曾经有过或者目前正在 经历这样一个不知道何去何从的阶段,知识、技巧、技 术、工程,太多太多。要是不找一个师哥来问方向还 好,要是“有幸”找到了这么一位热心的师哥,那你就 可以听到最精彩的相声了,从“J2EE到J2ME”,从 “AOP到元编程”。毋庸晦言,我曾经当过那样的师 哥,也曾经是那样的初哥。 本人学习程序设计,是初三的时候,但是学的是 C + +。高中的时候学习了D e l p h i ,6 5 0 2 a s m , win32asm??尤其是大一的时候,最热衷于画什么技术 总表,什么语言概览之类的图表。从无方向到狂热,从 狂热到冷静。我想或许任何没有经历过个狂热阶段的 人,是没有办法冷静地对于技术有一些想法的吧。所以 我对我下面要写的一些个人感受也不抱什么希望,只是 希望大家不要像我一样在一些真正是计算机科学的细枝 末节之上耗费如此多的心神。 我现在唯一相信,而且非常相信的原则是,“你做 什么完全取决于你的目的”。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 基础科学与实用技术之争,到底是该花四年学计算机 “科学”,还是花四年学计算机“技术”。这样的辩论 的热闹程度从来不在语言之争之下,也是轻易就可以上 升到宗教、人生、信仰的高度的。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 很简单的问题,你要学什么完全取决于你想要达到什么 样的目的。如果你想要去微软研究院,去IBM做研究, 或者更夸张的,一心想着美国科学院院士,那还用疑问 吗?有这样的志向的人,应当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果 你甘心在国内的小公司里面操着各式工具,做装配工 人,骗骗政府企业的钱,自己接接私活什么的,那也没 什么好疑问的,学什么编译原理、操作系统干什么啊? 生活既然不可避免地变得庸俗,我们能作的只是把它变 得更加庸俗一点。那这样的疑问从何而来的呢?很明 显,提出这样的问题的人,对于自己并没有明确的规 划。虽然说人生变化无常,你计划了未必能够按你计划 的来。但是如果没有规划,那很有可能大部分的时间就 耗费在对于这样的问题的徘徊之上。要是立志于做科学 家,怕吃不了苦;去做所谓的“软件蓝领”,又不甘 心。结果到头来,什么都耽误了。以此来看,像具体的 技术选择和学习,实在是不值一提了。无非就是要清楚 自己的目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另外一个防身法宝就 是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了。
朋友
关于朋友,我有太多要说。尤其是,我有太多人要 感谢了。没有他们,我想我一定要费更多的努力,一定 会遇到更多的坎坷。言及此,我由衷地有一种优越感, 因为有些经历即便你知道了,也无法复制,因为这些机 会,这些朋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我想还有一些 东西是你也许并不知道的。 要想在一个寝室内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全靠造 化了。在这个方面,我并没有什么运气。大一入校时, 全寝室就我一台笔记本,其余从贫苦山区来的勤奋学生,甚至连电脑都没有见过。但是我确实见过幸运的 人,一个寝室里面三个computer fans,一起学习一起写 东西,真是莫大地幸福。 为了找回缺失的幸福(指上文中的遗憾),我 从大一到大二上学期都一直在全校范围内寻找着 “革命同志”。甚至有了发展一个计算机社团的想 法。期间有各种寻找的方式,比如挨家挨户串门, 比如贴出一些告示,比如论坛上刷板,比如网络上 留言,比如社团的招新??,因此我也曾经自诩为 新时代的间谍。寻找的结果还算差强人意,北理工 虽然各方面氛围并不太好,某些方面甚至可以用蒸 蒸日上的反义词来形容,无论如何,写写程序娱乐 一下自己这种男生天生而来的爱好还是没有在沉闷 的校园文化中完全消亡,甚至还发现了一两个热血 分子,并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但是,整 个努力的结果是极其不理想。大家除了搞些践踏草 坪的活动,几次讲座之外,并没有什么交流。而失 败的原因也就在于互相之间缺乏交流,而阻碍这种 交流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比如没有好的网 络条件啊,忙啊,没有共同的时间啊,场地啊)。 总体来说, 我现在留存的一个比较极端的想法就 是,如果你在你的寝室这种没法不交流的环境中找 不到同志,想要在校园内比这更疏远的距离之外找 到能够彼此鼓励,一起成长的知己,而又能保持经 常性的交流的概率是几乎没有的。当然,我非常希 望有人能够严厉地批评我的这个极端想法,这样能 让我好过一些,至少我知道了,中国现状的高校校 园之内还是能够发展起积极向上的学习型组织的。 但是当视线不再局限于大学围墙之内时,我看到的 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第一个要感谢的人,是gigix。是他 让我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就知道了,哦,业内还有myan, 虫虫,cber这样的牛人。第二个要感谢的人,是licher, 是他给了我一个实践机会。第三个要感谢的人是 robbin,是他组织的那两次聚会,让我认识了icecloud, 更让我听到了o6z和陈岩的高论,正是这次“洗脑”彻底 地改变了我对很多事物的看法。第四个要感谢的是 icecloud,我们的组织会不断前进的。第五个要感谢的是 徐昊,良师益友的典范,相信他会更强的。当然对于这 里的人具体是谁,知道的会会心一笑,不知道的也没有 什么好深究的。我只是想说,如果你正困惑于校园环境 和知己难求,那么应该勇敢的“走出去”。
前途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先推荐两篇文章,读过之后 你或许对于未来和现状都能有一些新的想法。一篇是孟 岩老师的《放弃理想,未必能成就现实》(见《程序 员》2004年第9期),一篇是李建忠老师的《直面现实, 坚守理想》(见本期杂志)。 在推荐了两篇极好的文章之后,我还要告诉你一个 事实——很多事情台面上的说法,是没有错的,是正确 的。但是台面下的说法,似乎更加真实一些。参加什么 程序人生之类的讲座会之类的,就不要指望能够从嘉宾 口里得到完全真实的想法,进而让你告别平凡。相反, 要是有幸能够与一二位过三十甚至四十的程序员同桌共 食,你就或许能够听到一旦错过或许就要后悔一辈子的 东西了。一来是我和你一样,经历苍白如纸,二来是杂 志撰文是正宗的台面上的交流,所以我想与其列举一些 看上去很美的东西给你做个画皮,不如就此打住,剩下 的部分让我们用各自体验去补充完整吧。
结语
浮光掠影般地谈过了个人的一些想法。很抱歉, 我没有告诉你如何在C#和Java之间抉择,很抱歉我没 有告诉你我一天的起居安排,很抱歉我没有告诉你我部 分的真实想法,比如关于未来的。但是,我想就我所记 录下来的这些,应该已经是有许多你不曾听到过或者想 到过的内容了。而我个人,还仅仅是四年过半,通过写 这篇文章,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需要我用很大 的决心和勇气去做一些修补(比如我那苍白单一的人 生,比如我那浮沙之上的高台)。此外,有任何批评建 议, 或者想认识我这个朋友, 欢迎寄信自 [email protected]
附 作者自述与电脑情缘诗一首:
自初一与她坠入情网,
便痴迷难以自拔。
经来已有数载,
却无成果可供显摆。
全怪朝三暮四,夕秦暮楚,
蓦然醒悟,
写下星点感触,
愿与君同寻前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2004.CSDN.04.10][特别策划]四年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