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深层解读这个被“溺爱”包裹的孩子,终于叛逆了!

2017-05-10 转自漠说 石榴超市

家明:15岁/高一 辍学1个月

家明爸爸:私企管理人员/大学本科

家明妈妈:国企职工/大学本科

刚刚参加完中高,准备高一的家明,一开学就辍学在家,突然不上学,“一提上学就烦,说要唱歌,要画画,要自由”,父母觉得他受网络诱导,要做背包客。父母不同意,就在家里睡的黑白颠倒。爸爸妈妈急的要死,希望老师能改变孩子的想法。

而家明面对来接他的老师说:“我告诉你们最好不要抓 我,你们抓住我,我是控制不了我的,因为我也控制不了我自己”。

最后在家明一声声撕心裂肺的“放开我”中,站在门外的家明父母心痛的掩面而泣。

这一幕上让每一个观看的人都心碎。

机构要求每个参加这个培训的孩子父母都必须参加6天的家长课堂。家明爸爸说自己很忙,老师说:“半天都不能耽误,孩子的钥匙掌握在你手里。”他质疑:“要改变家长,难道让我改变,放弃孩子不上学吗?这永远做不到,这是不可能的事……”

这是多少父母真实的“心声”?

而妈妈也觉得老师太夸张,说什么爸爸不去,孩子情况会更严重。

又有多少父母,是这样在看“孩子的问题跟父母有什么关系?”

家明爸爸妈妈认为,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就是平时给他信任太多,自由太多,就是过于信任他了”。真的是“信任”而产生“放纵”的结果吗?

这边的家明却提到父母“信任”,就气的发抖,哭着痛斥父母。

“我就算把自己伤害了,他们也说我不能照顾自己。我只想告诉 他们,我从来都不怕痛。我本来就是一个坚强的人!”

我就想让自己不断的遇到 困难,要是没困难,我就感到超级的不舒服……

我要是一直在他们这种想法下(活着),我一直去上学,我有什么用,我什么事都做不好,我永远都没有自己的想法,我什么都按他们的想法做!无论干什么都必须经过他们的同意”

他对父母如此“痛恨”,然而当他听到老师读爸爸妈妈给他的信,说他有多么好时,这个大男孩像个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

这是一个多么想被父母“看见”的孩子!

看了孩子视频的爸爸妈妈,决定提前接家明回家,并满足他的愿望——养宠物,在武汉先做一天背包客。看得出,爸爸为了改变和孩子的关系,不难经常回看家长课堂上老师讲的笔记,并且把业余时间都花在儿子身上,陪他玩,让他体验作主的感觉……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上发展,家明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然而,好景不长。慢慢的,家里照顾狗成了父母的事情,家明骗父母又去打游戏。

爸爸无奈的说:登陆中注定就是一场劫难,花了这么多心思还是没有改变他。 我对生活已经没有乐趣 了,就是那个希望的种子已经慢慢在熄灭”,看到这样说的丈夫,妈妈哭着说,他消极了,这家就完全没有希望了,就散了。

为什么还是不能“改变孩子”?这大概是家明父母最为困惑的。

在这个家庭中,家明一直是被父母溺爱的孩子,父母对他的要求应该只要学习这一件事,他所有的生活都在父母的安排之下。高中之前,他是一个乖孩子,所以父母很吃惊不知道为什么中考之后,突然变成这样。

然而却不知道,一个被“控制”的孩子,在他一次次被父母否定,被父母干涉,就在心里不断的积压一种反抗的力量,终于有一天,这股力量爆发了——以坚决不上学,要去做背包客的形式,他要“自由”要“权力”,要过自己说的算的生活。

受过培训之后的家明父母,希望能够通过满足他的这些要求而让他回心转意。然而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信任了孩子,也并不是真的想给孩子权力,只是想作为让“孩子最终可以放下这些,回去上学”的条件,希望他回到学校。尽管他们认同老师的观点,但却并没真正理解,因为在爸爸的心里,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能不上学!人生一定要不断的努力。

从视频中可以了解到家明爸爸小时候家境并不富裕,上大学前没喝过牛奶,人生一直靠自己不断努力才有了今天。也许他会认为上学才是改变命运的机会。认为孩子的理想,是需要“纠正的”。所以他也听不到孩子说的那句:“我要是一直在他们这种想法下(活着),我一直去上学,我有什么用,我什么事都做不好”

大概很多人看到这里,会更加迷惘。觉得从营里走出的孩子并没有多少改变。有人问:“片子最后父母的改变难道不是妥协?比如打钱买宠物。比如背包客,他们真的是有能力过这种自己想过的生活吗?”

没错,这确实是父母的妥协。可是没有人会因为别人“妥协”而改变,但人会因为被“接纳”而改变。如果父母不相信他有能力过自己想过的生活,难道在父母的控制和安排下就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父母不相信孩子有能力,所以宁愿让孩子过上父母认为应该过的对的生活。可惜孩子是一个独立意志的人。

家明这个被溺爱淹没的孩子,他的反叛就是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能行”。他缺少的就是被肯定,被赋予尝试的机会。我们可以看出,家明并不是一个懦弱的孩子,他在内心深处是坚信自己可以。这完全可以成为他成长的一个动力。

首先,家明父母没有从心底接受孩子的决定,满足仍是为了“改变”。

其实家明的父母也可以通过和孩子协商,让家明一边上学,一这在空余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把“顺从满足孩子”不是当作“补偿”“妥协”甚至是“改变孩子的手段”。如果真的从内心接受,就会真心鼓励他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关注他在这个过程中处理各种问题时的想法、做法,给予及时的引导。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且是真正的“人生教育”。比如做背包客,他在这里能够学到东西远远比在课堂上的多,因为那些是生存的技能,远非书本上毕业之后就可能无用的知识 。

然而当你只是把“满足”作为一种让孩子重新听你话的条件,最终一定还是会回到原路上。因为这不过是另一种带着满满期待的隐性“控制”。

其次,家明父母一味的“补偿式”的满足,仍然是“溺爱”,因为没了界限。

家明父母的妥协,仍然是没有摆脱带着恐惧的溺爱,因为这时的他们从原来严重侵犯孩子界限,到了自己完全没有界限。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满足了儿子的愿望,却没有给他为自己选择”负责“的机会,比如养狗是家明的选择,那么家明就应该承担喂养狗的责任。他先把当背包客,那就坚决给他独自上路的机会,让他在路上去体验真正的“困难”,而非美美的有爸爸陪着吃喝玩乐。

再者,家明父母并没有改真的放手,让他去面对真实的生活

被溺爱的孩子,反叛时大多觉得自己能干,想用尽一切力量去证明给父母看,但到了现实 中并不一定真的能承受现实的打击。所以我们恰恰需要给他提供这样受挫的机会,让他在错误中去成长学习。

当“背包客”是一个很好的挑战,也只有当他经历过之后,他才能发现原来自己的想法有些简单,才可能会去思考父母的建议,甚至也许会去思考上学的用处。又或者即使不上学,也能明白自己欠缺什么,该学习什么,从而走上“自主学习”。这是一种顺势而为的教育。

所以,爱是一种能力,要学会真正的“爱”,父母需要成长的路真的很长。

最后片尾说了家明的最新状况——爸爸支持他做了背包客,他真的开始了自己的旅行。我们祝愿,爸爸真的接纳了孩子。如果他真的是“接纳”,那么“溺爱”就变成了“真爱”,因为“溺爱”是基于恐惧,而“真爱”是基于信任。

你可能感兴趣的:(《镜子》深层解读这个被“溺爱”包裹的孩子,终于叛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