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几年前买的一本心理学书籍,作者M·斯科特·派克是一名杰出的心理医生。当时我正处在困惑当中,对好多事都想不明,看不开,于是读了很多此类的书籍。
再次翻开这本书,仅只是在序言中引用的爱默生的一句话,“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将会被某个陌生人一语道破。”就让我想要仔细的再读一遍。作者说,“读者之所以被感动,并不在于我提供了多么新鲜的东西,而是因为我的勇气,我说出了他们长期思考和感受的东西,他们自己却因缺乏勇气,不敢说出来而已。”
有多少人敢于直面自己?在种种问题和痛苦面前不退缩、不逃避?有这么多人都得了懒癌、拖延,真正的病因我们自己不知道吗?我们不过是在逃避,逃避长大、逃避成熟、逃避责任。
一切心智成熟者,他们的人生之旅都是从直面问题开始。
全书根据主题分为四个部分:自律、爱、成长与宗教、神奇的力量。
第一部分:自律
人生苦难重重,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缺少了自律,你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困难。局部的自律只能解决局部的问题,完整的自律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为解决问题而付出的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唯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
然而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一旦习惯逃避,也就由此失去以解决问题推动心灵成长的契机。
唯一的解决方法,只有自律。自律包括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到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如,吃东西时,是从最喜欢的部分开始享用吗?学生时代,是主动先做完功课,再去看电视吗?
从这一点来说,我是个完全没有自制力的人。吃饭时,我总是先吃最喜欢的东西;工作中,不喜欢的事情会拖到最后一刻;看韩剧,一定要连着看完,不然一颗心就出不来,做什么都心不在焉。
一旦喜欢上什么事情,就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废寝忘食。对此,我原本引以为豪,以为是专注,其实是上瘾,是被“满足感”控制着,而不是我的理智。
文中指出,那些缺乏“先吃苦,后享受”意识的少年,很容易成为“问题学生”。他们说话和做事,全凭一时冲动,不愿思考,缺乏耐心。
孩子有无自律性,基因的作用并不明显,家庭教育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如果父母本身难以自律,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还有我们在孩子身上付出的爱和花费的时间,都会影响到孩子自律性的建立。
承担责任
勇于承担责任,是自律的第二个原则。人生一世,正确评估自己的角色,判定该为何人、何事负责,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无法逃避的问题。
评估责任归属必然让我们感到痛苦,从而产生回避倾向。于是为远离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力,实则是逃避自由。
作为成年人,整个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我们接受这一事实,就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变成自由的人。
尊重事实
尊重事实,是自律的第三种原则。我们越是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越是得心应手;对现实了解得越少,思维就越是混乱。
道理很明显,但是多数人仍然漠视事实。因为通向事实的路并不平坦,我们出生时,并不带着地图来到世界。为在人生旅途上顺利行进,我们需要绘制地图,为此付出努力。我们的努力越大,对事实的认识越清楚,地图的准确性就越高。
然而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他们原有的地图狭窄、模糊、粗略,对世界的认识狭隘而偏激。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意味者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以生气为例,不加控制的生气无疑是有害的。但是要获得正常的生存,生气又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反击方式。从来不会生气的人,注定终生遭到欺凌和压制,直至被摧毁和消灭。
要使心智成熟,就必须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责任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自律就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其中必然经历放弃的痛苦。只有放弃,才能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
但相当多的人都没有选择放弃,他们不想经受放弃的痛苦。
第二部分:爱
爱是自律的原动力。
这里的爱的定义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爱,不是感觉,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需以全部身心投入和奉献,使爱的对象得到成长。
从这个角度,对婴儿的爱、对宠物的爱,对热恋中的情人的爱,都不是真的爱。因为这样的爱,不是意志选择的行为,对于心智的成熟也无助益。
真正的爱的滋养,远比一般意义上的抚养复杂得多。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不是凭直觉,而是依据理性的判断,必须经过认真思考和周密计划,甚至做出令人痛苦的决定。
不合理的给予以及破坏性的滋养,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给予者以“爱”做幌子,只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却从不把对方心智的成熟当回事。
在我们的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
我们常常指责那些早就成年该自立却还在啃老的青年,而同情他们的父母,多么不容易,辛苦了一辈子,到老还不能解脱。却没有想到,真正错的不是孩子,而是这些含辛茹苦的父母,是他们不合理的给、给、给,让子女直至成年都断不了奶。
我们会羡慕那些那些嫁得好的女性,婚后被丈夫宝贝,不用再奋战职场,只要专心享受人生就好。但事实却是,在爱的名义下,妻子不再独立,开始依赖丈夫,心灵因此而停止成长。
爱,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私的,最终的追求是自我完善。但,自私与否,不是判断爱的标准,唯一的判断标准是:爱——永远追求心智的成熟,除此以外,都不是真正的爱。
第三部分:宗教与世界观
由于天赋以及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人生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常常有着天壤之别。对人生的认识和了解属于宗教范畴,有着或或广阔或狭隘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人都有自己的宗教。
我们的宗教和世界观,常常取决于童年经历的影响,这就构成宗教与现实的对立,也就是小宇宙与大宇宙的对立。
我们无法超越自身文化、父母乃至童年经历的影响,我们只能依据狭窄的人生参照系来待人处事。
我们都熟知“盲人摸象”的寓言,其实我们就像那个摸大象的瞎子,没有人知道这个“怪物”真实、完整的面貌。我们一味坚持自己的小宇宙,不惜与别人对抗。
为摆脱童年经验的小宇宙、文化教条的小宇宙、父母似是而非教导的小宇宙,我们必须怀疑自以为了解的一切。
所以,要建立与现实相适应的宗教与世界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增进对世界的认识。我们必须突破自我界限,涉足更广阔的领域,修正我们的地图。
心智的成熟,其实就是摆脱昔日经验的限制,从小宇宙进入大宇宙的历程。
第四部分:神奇的力量
这一部分,写的是生活中某些不能用常识解释的特殊情,其实也就是潜意识的力量。
关于潜意识,我曾很感兴趣,并买过这方面的书,但就是读不进。只能说我和它的缘分还没有到,也就不强求啦。
有兴趣的朋友,只能自己去看了。
另外,再推荐5本有关认识自己、成长的书。
这是心理学家及心理分析专家弗里兹•李曼(1902-1979)最有名的一本著作,作者提出了四种人格类型: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由四种人格而深入四种恐惧的原型: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害怕做自己、害怕改变以及害怕既定的规律。
可以说,这本书是为每一个人而写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多了解自己与他人,有助于探索自身恐惧的来源,抚慰我们受伤的身心,并在四种恐惧之间取得健康的平衡点。
作者,丹尼尔.克莱恩,美国作家,毕业于哈佛大学哲学系。这本书起源于他年轻时候的一本摘录“金句”的笔记本,所记都是一些哲学家讲过的名言短句和自己的评论。目的是为了“从那些伟大的哲学家身上寻找到一些启迪,让我明白如何才能更好的生活”,然而最后发现“你左顾右盼做着各种打算,却不知道生活已然过去大半”,于是不再记录。直到40年后,丹尼尔才重新打开它。
经过40年人生的洗礼,再回过头来看,却越发觉得这些伟大哲学家所提炼出来的那些关于生活的观点,是那么货真价实、鞭辟入里、历久弥坚,是那些大众媒体上的所谓灵性导师或者励志演讲家所远远不能比的,所以丹尼尔才写了这样一本书。
作者,维克多.弗兰克,著名的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本身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在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辽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
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这一本并非心理学著作,但却同样是有关成长的主题。
本书精选学术大师季羡林对读书、治学生涯,对平生师友的回忆文字,以及探讨做人处世之道的散文、随笔共计六十余篇。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德国留学期间一个人在图书馆里的读书经历,以及如何做摘记并整理成文,其实完全可以现学现用,用在我们今天的读书和写作之上。另外大师对语言非常有天赋,掌握多种语言,文中仔细详述了如何学习外文,和《学会学习》中提到的外文学习法如出一撤。这让我相信,多看多读总是能够遇到精髓的。
在书中,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说,他没有学过什么西方的哲学,正因为如此,才敢写这样一本关于哲学的书,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只想表现个人的观点。故而书中所述全为大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
“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配角。”——林语堂
我本顽石~用读书和写作认识世界~喜欢请点❤️~~转载请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