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富 | 四十而知惑

“通常情况下,人一旦形成了某段记忆、某种观念、某些知识,就会深入印刻入大脑,之后形成条件反射,但凡遇到和这些记忆、观念、知识相违背的论点,第一反应是反驳,或者感觉不舒服。”


20年 一转眼

青岛大学94级市场营销专业毕业20周年聚会的启动仪式昨晚在云上精舍举办。我的母校青岛医学院于1993年并入青岛大学,因此杨雪莲博士邀请我以校友的身份去为自己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同学们说点什么。我深感荣幸,也觉得自己天命已知,有了比他们多活的十多年时光垫底,唠叨几句也算是具有资格。

人家聚会的主题是“青春未泯,相聚不惑”,而我却围着“四十知惑”这个题目啰里啰嗦,当然,重点不是在中国语境下有着特殊象征意义的“四十”,而是作为行为(动)的“知”和作为目的的“惑”。

我先讲“惑”,试图说清楚“惑”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惑”。

从说明(explanation)的层面,这并不困难。作为一名中国禅的弟子,我知道“‘惑’就是无明,无明是因为有个‘自我’”。但若从解释(interpretation)的层面深入浅出并让大家有所体悟呢?那就只能靠我个人的理解(understanding)了。

没错,只有理解才能在说明和解释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个人的解释能力——艺术的表达和人文情怀的呈现,不可能超越他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李克富 | 四十而知惑_第1张图片
蝉不知冬冷 蛙不知天大

我从“井底之蛙”说起,对那个蛤蟆给予了投情的(empathic)理解,试图以此让大家体会思维方式和认识论在心理学领域的更新,不再“局限于精神的物质基础和直线性因果决定论这种传统生物学的认识论范围之内”(许又新文集,第248页),进而从一个侧面呈现为我们“日用而不知”的“理解的心理学”(understanding psychology)是个什么样子。基于此,我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井底之蛙”之“惑”?

接下来我又说到“盲人摸象”,从“大象像什么”这一古老的问题(question)说到这个提问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problem),想到“大象不像什么”可能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而真正的智者不会在大象“像什么”或“不像什么”上纠缠,而意识到自己是个盲人,自己的认识有限。

自然,这就引出了我想表达的本意:四十岁后的人生不该再被外境裹挟,而我们追求的自由却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在想“不干”什么的时候能够戛然而止。

《易》曰:“文,明以止。”

《大学》中也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凡事不知“止”,比如贪得无厌、挥霍无度、大吃大喝……定是“惑”者所为,也常常导致后半生的大祸。

李克富 | 四十而知惑_第2张图片
世界普现 无力普见

在我看来,“知惑”之“知”就是自知,而自知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即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

盲区是任何人都无法克服的,也就成为人生永恒的存在。比如眼睛长在我们的脸上,我们也就无法知道自己长什么模样,即使照镜子也只能看到我们反着的模样。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对此保持自知呢?当我们对那些没有自知的人说“人永远不可能知道自己的模样”时,他们恐怕会惊讶地认为我们不是人!

“认识你自己”!德尔菲神庙上的这句箴言已流传了千年,但少有人能够读懂。

自我认识是心理学中一个永恒且最为重要的话题。本来,我想跟这些功成名就的校友们分享一下什么是“自我”,告诉他们心理上的“我”其实就是“时间”的,但遗憾的是这一想法又止于时间的有限。


我师父的新著

最后,从我师父的《道德经玄机》中摘了两句话相送,我希望与大家共同去参:

“因为自我延续的需求,创立了时间。因为自我扩大的需求,创立了空间。这些都是人为创立的,人既然能创立这一切,就能超越这一切。”(第195页)
“人之谜,是心迷路,心本来明明觉觉,无所谓迷惑的,因无明妄想,迷失了清净的本心,这就像走路时找不对方向一样,再积极努力,也是南辕北辙。”(第196页)

当然,“通常情况下,人一旦形成了某段记忆、某种观念、某些知识,就会深入印刻入大脑,之后形成条件反射,但凡遇到和这些记忆、观念、知识相违背的论点,第一反应是反驳,或者感觉不舒服。”(第216页)因此,当您觉得我所讲的内容让您不舒服时,很可能是……而不是……

倘若让一个已入不惑之年的您还不舒服,那我只能说声抱歉!

祝青岛大学94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全体校友们越来越好!

感恩邀请!

相识是缘,欢喜遇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克富 | 四十而知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