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清单】《魔鬼经济学》(十)

01 霍斯利了解不同客户群体的情况。西非移民是支票伪造高手,而东欧人则是最出色的个人身份信息窃贼。


02 人类的表现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崇高,但也没有那么邪恶。


03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即悲剧事发时如果有多个目击者,反而会导致他们无动于衷。


04 在观看大量电视节目(即便是适合家庭的毫无害处的节目)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从事犯罪活动的概率更大。


05 或许,花大量时间看电视的孩子,从来就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或从来就没学会自娱自乐。或许,那些出身贫穷的孩子看了电视节目后,也希望拥有有钱人的东西,即便是偷抢也在所不惜。或许,也可能与小孩看电视毫无关系;或许,当小孩父母发现看电视比照顾小孩要有趣得多时,就懒得去管孩子了。


06 探望父母次数之所以增多,是因为家中子女意在遗产。看上去似乎是家庭成员之间传统的关切、照顾之情,严格说来,或许这是一种预付的遗产税。


07 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重申了上述观点的重要性。“验证所有学问的方法就是实验,”他说,“实验是检验科学真理的唯一标准。”生活中用的电,你每天吞下的胆固醇药物,你读到和听到的这些文字的载体——纸张、屏幕、扬声器,通通是历经大量实验后的产物。


08 行为经济学倾其全力要做的就是将传统经济学和心理学结合起来,彻底弄清难以捉摸、让人困惑不已的人类动机。


09 鉴于特定情境下所能做出的选择及受某种动机的驱使,似乎只有那么做才是最有利的。这也被称为理性选择,经济学家张口就来的就是这些东西。


10 大多数的给予行为,按照经济学家的说法,是不纯的利他主义或温情式利他主义。你行善不仅仅是因为你希望帮助他人,还因为行善让你看上去善良,或让你感觉没错,抑或让你感到不那么糟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清单】《魔鬼经济学》(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