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五分钟学算法”,选择“星标”公众号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去年3月15日,ACM 计算理论年会(STOC)Danny Lewin 最佳学生论文奖揭晓,获奖论文作者为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陈立杰和来自 Weizmann Institute 的 Roei Tell。
ACM STOC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 即计算理论年会)是理论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顶级的国际会议,也是世界公认的难度最高的会议之一,在整个计算机科学领域都享有崇高的声望。
今天,数据汪要讲的就是这位来自中国的获奖者——陈立杰。
陈立杰
1995年8月1日,陈立杰出生于安吉梅溪,从 2009 年初开始参加信息学奥赛(OI),多次在 OI 上取得举世瞩目的好成绩,短短两年的时间,陈立杰便成成为了中国最著名、最有实力的 OI 选手。
更为重要的是,他几乎没有借助任何外界的力量,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各种暴虐 OI、ACM 赛事,在全国OIers行业几乎无人不知这位超人。
并非从小是优等生,曾是重度网瘾少年
年少称霸 OI,如今享誉世界,陈立杰小小年纪就活成了无数学子梦想的样子。或许大家会认为陈立杰不是天赋异禀就是智力非凡,其实不然。
小学的时候,陈立杰的整体成绩其实并不算突出,唯独一门数学还算是不错。学习不上心,反倒是对信息技术特别感兴趣,说得通俗点就是喜欢玩游戏,而且还是个魔兽世界的小迷弟,小学就能自己制作魔兽世界的地图了。
右一陈立杰
上了初中之后,陈立杰开始转战音乐节奏类游戏,疯狂沉迷于一款叫做“OSU!”的游戏,为此他还创下三天两夜不睡觉的记录,就是为了挤进世界排名 TOP100,据陈立杰本人回忆,当年和他水平相当的人,如今都已成为了世界 TOP10。
数据汪觉得没差,反正现在陈立杰在理论计算机科学领域也是 TOP 啊~
陈立杰
后来陈立杰恍然大悟,天天玩游戏也不是个事儿,整天玩电脑不学点啥,指不定哪天就被送去“电疗戒网瘾”了。
于是他便开始自学编程,并自告奋勇地去参加了不少信息学竞赛,但在众多科班出身的参赛选手当中,陈立杰半路出家的自学水平根本不够看的,所以他在编程初期,一直没取到什么好名次。
后来,那段时间成为了陈立杰人生中的第一个迷茫期,编程道路屡屡受挫,学习成绩又上不去,当时的陈立杰和“优等生”这三个字没有半毛钱关系,甚至就连他的爸妈都开始劝他放弃了,不停地暗示他换条路走。
然而谁能想到这名十几岁的初中生有着如此坚定的信念,陈立杰不仅没有轻言放弃,还愈战愈勇,用成绩证明了自己。
高一被清华录取,高三委拒谷歌offer
上了初三之后,陈立杰依然是每天都泡在学校的微机室里,吃喝拉撒基本上都在里面,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陈立杰几乎放弃了他钟爱的游戏,开始不断地刷题、实操。
遇上不懂题目或知识点,陈立杰就跑到“Verycd”等网站上找教程,偶尔还会求助于网友们(计算机高手),他还因此认识不少高手呢。
陈立杰
为了学编程,有时候陈立杰甚至会把自习课都给逃掉,然后偷偷跑到机房刷题,如果遇上“不好说话的”机房值班老师,他就跑到天台一个人静静地想题目。
当身边的同学朋友都在偷偷用手机跟女同学聊天的时候,陈立杰的手机里却只有 OI 和 ACM 的题目;当大家都在绞尽脑汁地去约女生吃饭、看电影、逛公园的时候,陈立杰却在机房默默啃着泡面刷着 WA(wrong answer)。
“如今,我的朋友们跟女同学都过着幸福的生活,不过我觉得我跟我的电脑过得比他们更幸福。”
也正如他所说的,“那时我还很年轻,也没有想到以后会怎么样,就是想要呆在机房里,为了做出题目这样纯粹的感动而活下去。”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了高中,而且他的高中老师万春彬被他的毅力给折服了,还给了他一项“特权”——把翘课变成了请假。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立杰挥洒在机房里的汗水没有白费,从他 15 岁那年开始,陈立杰仿佛跟开了挂一样,一鸣惊人,势不可挡。
2010年8月,全国信息学竞赛在线赛全场第2名;
2010年11月,全国信息学联赛浙江赛区一等奖;
2011年5月,亚太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2011年5月,中国队选拔赛,非集训队第2名;
2011年11月,全国信息学联赛浙江赛区第1名;
2013年2月,全国信息学冬令营全场第1名;
2013年7月,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第1名。
从此之后,全校都重新认识了这位“泡”在机房里的天才,与此同时,陈立杰这个名字在信息学竞赛圈也沸腾起来了,与他较量过的人都对他赞叹不已,“一位可敬又可畏”的对手。
2011年,高一刚开学不久,陈立杰就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这位大神表示并不着急,想跟着同学们一起读完高中再去上大学。
到了高三,陈立杰又收到了谷歌的实习邀请,但他觉得现在加入工作为时过早,甚至还会影响到他的学习,所以陈立杰委婉地拒绝了。
被天才打击,再次陷入迷惘
高中毕业后,陈立杰应邀来到了清华大学,就读于交叉信息研究院(清华姚班),在别人看来,陈立杰年少成名,前途无可限量,但谁又能想到这位天才刚入学就迷失了自我。
对未来感到害怕了,在当下迷失了方向,不知梦想在何方,以后的路又在哪儿?该怎么做才能不负韶华,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和许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一样,陈立杰离开了熟悉的机房,失去了当初在机房刷题的那份感动后,一切都让他无所适从。
来到天才云集的姚班后,让陈立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惘,最让他难受是,昔日舍友兼好友范浩强利用军训的闲暇时间,已经在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了,而他还在操场里徘徊着思考人生...
范浩强
范浩强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奥数,12岁开始学习编程,小学刚毕业那会儿,他仅用两个星期便速成 C 语言了(自学),就在两周内自学速成C语言。高一的时候,范浩强代表中国队(共四人)前往泰国芭提雅参赛,并以599分(满分600)夺得第23届IOI金牌第二名,回国之后直接就被保送到了清华,与陈立杰不同的是,范浩强在上大学之前就选择了一些专业相关的工作:跟随信息学总教练唐文斌加入了视觉智能公司旷视科技实习。
虽然陈立杰无心与他人比高下,但两人作为朋友,成长轨迹有如此雷同,无意间总会让陈立杰形成心理落差,甚至让他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立杰旁听到唐平中教授的《博弈论》,却无意间让他顿悟,重新找到了学习的动力、奋斗的目标:从竞赛模式转变成科研模式。
后来陈立杰更是在唐平中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人生当中第一篇学术论文:《受限图灵机的有限理性》,成功踏出了科研生涯的第一步。
慢慢地,陈立杰便找回了中学的学习状态,大二的时候,他不仅提前修完了大部分的计算机理论课,还选修了一门研究生课程《高等理论计算机科学》,为此,他每周至少花 20 个小时在这门课程上,后来公布考试成绩的时候,陈立杰是唯一能到 100分的考生(满分为 80,其中 20分是Bouns),让学长学姐们一度陷入尴尬。
拿到成绩单的陈立杰激动不已,他终于又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我要成为一名理论计算机科学家!”
惊艳 MIT 的中国交换生
到了大三,陈立杰便开始大展身手了,不仅在 COLT 2016(理论计算机科学领域顶级的国际会议)上发表了文章,还亲自前往纽约会场作了两篇口头报告。
回国不久,陈立杰再起收拾行囊,前往 MIT 进行交换学习,师从量子信息著名学者 Scott Aaronson教授,毫无疑问,陈立杰刚来报到不久就搞出“大动作”来了。
Scott Aaronson 教授有一个习惯,每次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总喜欢多留一道附加题(他本人正在研究的问题),目的不是在于要求学生去解答,只是想鼓励大家开动脑筋去思考,当时陈立杰就对教授留的附加题特别感兴趣。
有一次,教授留了一道自己和团队探讨了一年都没有成果的问题,被陈立杰仅用了三个星期就解答出来了,为此教授还专门表彰了他,果然,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
陈立杰与Scott Aaronson教授
后来的日子,陈立杰先是在 FOCS 2017(计算机科学基础年会)上发表了论文,成为了首位在计算机科学基础年会上发文的中国本科生。
截止陈立杰大学毕业之前,他已经在各个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四篇学术论文,一篇获得 ISAAC 会议最佳学生论文奖,还有一篇获得了 ACM 计算理论年会(STOC)Danny Lewin 最佳学生论文奖(文章开头有提到)。
从那以后,陈立杰在圈内的名声是越来越大了,慕名而来找他合作搞科研的小伙伴也是络绎不绝,而这一切都正合陈立杰的意愿,对于一直单打独斗的他来说,有队友一起并肩共进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2016年,陈立杰在参加清华特奖(清华大学荣誉最高的奖学金)的答辩时,他向大家展示了一张”姚班论文合作网络“图,在他的带领下,姚班有越来越多的同学都立志要从事理论计算机科学行业了,其中 33 名同学一共发表了 23篇 paper!
陈立杰左(左一)
当答辩评委问及他将来的人生规划时,“你想解决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核心问题 P=NP ?”
陈立杰是这样回答的:
对,是这样子的!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计算机学界,可以说是从计算机这个领域一开始以来就有的问题。我现在作为一个大四的学生,可能确实暂时还没什么想法,但我相信随着我的知识的拓展,在我有生之年我能够看到这个问题的解决。
当时陈立杰的答辩现场视频 ▼
PS:
2017年,陈立杰大学毕业后,又来到了昔日奋战的 MIT,继续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师从Ryan Williams副教授(一位计算机科学界的大牛,三十多岁就当上了斯坦福的教授)。
虽然如今陈立杰离自己的目标(理论计算机科学家)已经越来越近了,但将来的挑战也必将接踵而至,毕竟我们都等着你早日把图灵奖收入囊中呢~
-----------------------
公众号:五分钟学算法(ID:CXYxiaowu)
博客:www.cxyxiaowu.com
知乎:程序员吴师兄
一个正在学习算法的人,致力于将算法讲清楚!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和你一起领悟算法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