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大彻大悟的孔子传道给颜回

【南怀瑾老师】大彻大悟的孔子传道给颜回_第1张图片

大彻大悟的孔子传道给颜回

本文摘录自 《列子臆说》

【“曩吾修诗书、正礼乐,将以治天下,遗来世;非但修一身,治鲁国而已。而鲁之君臣,日失其序,仁义益衰,情性益薄。此道不行一国与当年,其如天下与来世矣?吾始知诗书礼乐无救于治乱,而未知所以革之之方。此乐天知命者之所忧。”】

“曩吾修诗书、正礼乐”,他说我当时周游列国回来,把中国文化整理起来,目的是“将以治天下”。不但是为一个国家的人好,更使世界上的人都得救。这同释迦牟尼佛的心情一样。“遗来世”,不只是为了一个时代,而是遗传给后世千秋万代用来教化。“非但修一身,治鲁国而已”,我不只是为了自己修身成道,也不是为了我鲁国的安定,而是为了天下人、全世界的人。他说结果我看文化的整理没有用啊,“而鲁之君臣,日失其序”,鲁国的秩序一天比一天不对,“仁义益衰,情性益薄”,社会时代越来越退步,人的道德一天比一天差,人性都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道义感情都不懂了。“此道不行一国与当年”,如今在我们鲁国我都没有办法影响,所以啊,真正的大道不能起作用,“其如天下与来世矣”,还能希望后代将来吗?可见教育失败了。释迦牟尼佛教了四十九年,何尝不失败?!他过世以后,门人弟子们分成了几十派。

“吾始知诗书礼乐”,因此我晓得,诗书礼乐、仁义道德的教育对人没有作用,“无救于治乱”,世界要乱的时候,没有办法挽回。你现在问我为什么烦恼,我想改革这个世界,“而未知所以革之之方”,但找不出方法,不知道如何可以救人类。有人天天讲革命,革得了谁的命啊?时代的命革不了,历史的命革不了,“此乐天知命者之所忧”,这是乐天知命的人所担忧的事。乐天知命是悟了道,悟了道的人大悲心更重,更痛苦。所以《法华经》里有位常啼菩萨,一天到晚在哭,悲痛世上众生痛苦不能觉悟,此菩萨之所以常啼也,有位同学跟这位菩萨一样,动不动就哭,我看到哭就讨厌,哭有什么用?要么就发一顿脾气,当然发脾气也没有用,一切都救不了世界,孔子说这就是我现在所忧心的。

【“虽然,吾得之矣。夫乐而知者,非古人之谓所乐知也。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故无所不乐,无所不知,无所不忧,无所不为。诗书礼乐何弃之有?革之何为?”】

【颜回北面拜手曰:“回亦得之矣。”出告子贡。子贡茫然自失,归家淫思七日,不寝不食,以至骨立。颜回重往喻之,乃反丘门,弦歌诵书,终身不辍。】

“虽然,吾得之矣”,他说告诉你,我现在是大彻大悟了。这是孔子真正大彻大悟的话,你不相信吗?我告诉你这一段经文,你拿《涅槃经》、《法华经》来一对,完全一样,当然你们读书不多,不懂。孔子说我懂了,大悟了。“夫乐而知者”,释迦牟尼佛早期教育的方法,对小乘说无常、苦、空、无我,讲修苦集灭道而解脱证果。他到了八十一岁涅槃前讲《涅槃经》,完全反过来,讲“常乐我净”,讲证得毕竟寂灭就是涅槃。所以得了道的人,证得涅槃,那个乐不是这个小乐,是“乐而知者”。得了涅槃道的大乐的人,他的智慧般若成就,“非古人之所谓乐知也”,并不是古代一般人所谓的禅定之乐。那个乐只是相对的,因为你不入定就不乐了嘛!如果是那样的道,有什么用呢?道不属于定,定是一个静态,不敢动,不敢入世。要能出世,也能入世,动静一如,无苦也无乐,所以“无乐无知”。生命是般若的成就啊,所以般若无知,智慧到了最高处变成最平凡,就如同老子所说“大智若愚”,这才是得道人的“真乐真知”。

可是诸位同学不要考试答不出来就说老师啊,我得了道,“无乐无知”。不是的,那是要“真乐真知”以后才能“无乐无知”,实际上,真到了无为境界,无所不知。所以达到了这个境界,“故无所不乐,无所不知,无所不忧”,就是般若成就,真正的菩提心发起,证得佛说的正等正觉,并不是不来世间,而是大慈大悲在六道三界永远度众生,以百千万亿不同的化身度人,不过凡夫不知道而已。“无所不为”,这一句话不是说可以偷可以抢,而是像下雨一样,处处慈悲平等。因此反过来说,“诗书礼乐何弃之有”,一切文化也应该保留,不需要拋弃。所以真悟了道的人,反而要读书了,佛能通一切智,彻万法源,世出世间法没有不知道的。“革之何为”,何必革除,一切顺势自然而来,好的固然保留,坏的也要知道。

“颜回北面拜手曰:回亦得之矣。”孔子传了颜回的大道,颜回听了说,我悟了,感谢老师的接引。他对老师等于对帝王一样,向北面跪拜,拿佛经来说,就是涕泪悲喜,五体投地顶礼。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怀瑾老师】大彻大悟的孔子传道给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