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刻都不应该忘记独立思考

全文 1511 字 | 建议阅读 3 分钟
文 | mickjoust

最几天,跑马又被大家热议,先是各种大V发文说跑马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已益,再后是昨天11月25号的浙江绍兴马拉松比赛现场,一位跑者两度昏厥,被医生救起来以后还要坚持跑……

这样的故事,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不要去跑步,要珍惜生命。

可为什么还是会有这么多人坚持要去跑马?

我想,可能除了真心热爱的人群外,大部分人还是随大流。

同时,大多数人,在没有独立思考的情况下,盲目的跑马。

从现在论坛,贴吧和各种群聊中攀比跑量和配速的现象里就能看出端倪。

为什么而跑步?

能够静下来心来认真回答这个问题的人都知道,跑步不只是移动双腿,气喘吁吁这么简单。

跑步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很多人心里想的是——

身边的朋友都在跑,我怎么就不能跑?

我要比他跑得更快,不然怎么显得更厉害?

我要挑战不可能,只要想就能做到?

……

而不是想的——

跑步需要哪些科学有效的方法?

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跑步?

什么情况下可以挑战自己的极限?

……

说到底,还是因为平时缺乏学习和思考。

实际上,很多人对跑步细节并没有兴趣了解,或者说,他们的兴趣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移动腿和记录最终结果上面,比如,多少时间完成了多少距离,配速达到了多少,而对这门非常需要刻意练习的运动其实了解很少。

为什么大家对游泳的认识反而要清晰一些?

因为对于游泳,违反原理的惩罚是迅速的,更明显,姿势不会,就是游不起来,呛水就是感觉难受到死。

而跑步则不一样,惩罚反馈来得更缓慢,更隐蔽。

很多人以为全程马拉松更容易有猝死的风险,实际上,现在最流行的半程马拉松才是风险最高的。

因为很多人都在进行错误的咬牙坚持。

就像上面新闻中说得那个男子一样,他已经完全陷入了思维混乱中,缺乏独立思考,认为只要意志力够强,就能坚持完成比赛,而距离不过就是几十公里而已。

因为——

低估的心态 + 错误的认知 + 超出极限的身体状态 = 高危险

马拉松之所以是高风险运动,是有原因的——

据医学专家的研究,跑马拉松死亡,并不能简单用体质问题总结。马拉松猝死个案中,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心脏病发死亡。运动性心脏猝死的发病机制可能是:人体在进行紧张激烈的运动时,体内代谢速率加快,心肌需氧量增加,此时易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缺血若超过半小时,有可能发生心肌缺血坏死,直接导致心脏骤停,从而使运动者发生猝死。

简单说,长跑时身体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温度湿度和当时的状态都会左右体感。

2010年蒙特利尔的加拿大心血管峰会上公布过一项研究数据表明,虽然经常锻炼能降低30-50%的心血管病风险,然而如果是马拉松,心血管病发的危险会提高7倍。研究者发现,在马拉松途中心脏过半数部位都会因为血液流动下降和炎症介质增加而停止活动,这种暂时性的心脏受损现象,可能是造成猝死的原因之一。

而大多数人并不没有这样正确的认知,认为自己平时没有任何问题,跑步就是简单的算术加减法,只要咬牙坚持,总能完成。

正是这样的线性思考方式,导致了各种悲剧的发生。

身体的变化是很微妙的,特别是运动这件事,为什么我一直强调有条件的跑友一定要买块心率运动手表?

因为心率能从很多侧面反映你的身体状态,特别是在跑步过程中,也是比较直观的一个监测,当你身体疲惫又想加速时,心率是不是一定会飙升?甚至步伐明明放慢了,为什么心率还是居高不下?

这些都是身体疲惫的表现,而要是平时没有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在比赛中怎么可能靠咬牙坚持就能做到?

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去了解,慢慢改变的。

可偏偏很多人就是不学习,就是不以为然。

作为一个菜鸟跑者,我明年的目标是,完成半马,似乎在这里说了解自己的身体还不太合适,毕竟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

但是,我坚信,学习加持续践行是性价比最好学习跑步的办法。

因为持续践行是一以贯之的原则。


持续践行,我们一路同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任何时刻都不应该忘记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