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ming
编辑:芊芊
图片:网络
官网:iterduo.com
这几天最火的热点是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消费电子展(CES 2018)。每年一度的CES是全球智能硬件厂商“秀肌肉”的一次“摸底”考试,在CES的新品将预示着每年智能硬件趋势。离展会开始(1月9日)开幕不到24小时,耳朵君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年展前新闻都是蛮雷同的,“中国公司入侵CES”。
今年参加CES2018的中国公司多达 1551 家,撑起了本届 CES 三分之一的江山。其中,有482家厂商都是来自中国深圳,超过了展会10%,除此之外还有78家东莞厂商、44家北京厂商。而相对比之下,美国只有94家公司参加此次CES展会。
其实,不仅今年如此,有关数据显示过去两年参加CES展会的中国企业都保持在1300家所有,甚至2014年的第47届CES,也1200多家中国企业参展。
为何中国公司会如此青睐CES展呢?对于这个问题,耳朵君稍后回答。不过显然这次CES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行业是新兴和热门的话题,众多智能硬件和机器人产品会在展会上出现。
我们先继续讨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行业的危与机。
1
人工智能的危与机
过去两年人工智能领域的高速发展,许多科学家拿到了VC投资,涌现许多AI的初创企业。许多科学家甚至预言十年后世界上90%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对于人工智能的2018,耳朵君有以下三个观点:
第一,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本质是抢夺人才之争。这点BAT和京东都看得很清楚,所以真正有技术“大神”的初创企业,很可能在发展过程中就被BAT给收购了。
第二,人工智能跟互联网最大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和进化,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洗牌,形成新的巨无霸企业。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提高效率,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对AI是刚需。李开复曾说,很多互联网公司一旦到了上千万的用户规模可能需要考虑用人工智能了,因为那么多的数据不用多可惜,所以中国有望成为人工智能最大的发展地,虽然今天美国远远技术上更领先。
第三,人工智能在落地商业应用的过程中,2018年恐怕成为一个泡沫期。特别是在语音识别领域。作为语音识别领域最早的领袖级专家,李开复在去年就曾预言:语音识别是所有技术里面最不成熟的,99%的初创企业会死掉。
以智能音箱为例。亚马逊Echo和谷歌home都在国外卖得很火,这给了国内硬件厂商一个“新风口”到来的错觉,开始蜂拥而至进入智能音箱行业。在阿里的天猫精灵双11价格做到99元之后,许多小工厂的智能音箱成了炮灰,智能音箱在仓库里积压无法卖出去。显然,对于许多AI的初创企业来说,2018要面临人工智能的泡沫期或许更加残酷。
尽管如此,耳朵君还是认同“语音交互”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另一个特征。
从2007年到2017年,人类从互联网时代走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用了十年。在手机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里,刚需来自人类对信息、知识的渴求,对这个高速发展的世界的迷茫,以及对娱乐的无法抗拒。在下一个十年里,科技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将人类从“手机黑洞”拉开。取代智能手机的,很可能是一个无处不在的“智能助手”。与“智能助手”的交互模式,是从过往的打字输入,触摸输入,进化成语音交互。当然,有人认为多数人类“随波逐流”的本性,会使其沦为“智能助手”的傀儡。
如果说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是从0到1的进化,那么从移动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时代则是智能硬件从1到无数的进化。“智能助手”的应用场景本质上也是物联网IoT,智能交互+智能硬件=物联网IoT。这样说起来,智能音箱也好,智能耳机或者智能翻译器也好,只要是植入智能语音交互功能的硬件产品,包括传统的黑白家电产品,都属于万物智联的物联网(IoT)。
人工智能和智能硬件始终逃不脱的一个大环境:苹果、谷歌、微软、Facebook、亚马逊和国内的BAT这些巨头会在行业的金字塔顶部,给出行业标准。他们都会打造自己的平台,利用自身大数据优势和资本优势,牵头各个垂直的独角兽,进入每一个领域。只是阿里是买买买的“帝国模式”,腾讯则是不断入股的“联邦制模式”。
华为总裁任正非最近在一次研讨会上讲到华为的愿景:从过去的“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变更为“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其实也是华为对物联网未来的准确描述,以及非常务实的布局。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2018年的两个危机。一方面是找不到落地应用,形成合理的商业模式的AI初创企业将遭遇危机。另一方面则是AI的部分危害恐怕会成为现实。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无人机“杀手”的视频,从技术角度来说,将无人机改造成自动猎杀目标的“杀手”,只是植入一个功能模块的事情。所以国家在不断从法律和监管层面加强无人机的管控,同时“反无人机”的设备也开始火起来。
2
机器人的未来在哪里?
机器人是“智能助手”的最佳智能硬件。这两年机器人行业的崛起也非常快,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估值超过10亿的机器人企业都有超过十家。不过机器人行业同样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人们心中的机器人还停留在科幻电影和小说里,而目前的产品显然功能还远远没那么强大。
机器人的现状,跟手机的进化有点相似。手机从1973年功能手机(Feature phone)被应用于商用,进化到2007年苹果推出智能手机(Smart phone),这其中整整跨越了34年。目前市场中的机器人,多数是儿童(或者老年人)陪护机器人,玩具(娱乐)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显然,机器人现在还处于功能性质的机器人时代,离真正的智能化机器人,这条路还很漫长。
对于机器人的创业企业来说,2018年要面临的问题很严峻。如何找到或者创造消费者对机器人某些功能的”刚需“,打造“爆款”产品,至关重要。如果说对于手机的需求在于”即时沟通“,那么人类对于机器人的需求是什么呢?是”智能助手“?还是超越信息、知识、娱乐,实现”情感“上的伴侣?对于后者,耳朵君并不看好,因为恐怕还要克服恐怖谷心理现象吧。(恐怖谷心理现象:如果把机器人做的过于和人类逼真,可能会使人产生反感)
既然是功能性质的机器人,那么”创造“某种功能来赢得用户,那么即使是”人工智障“型的机器人,消费者能够接受的可能性要大很多。比如,扫地机器人就成就了科沃斯这样的企业。
3
结束语
最后再回答一下CES备受中国企业青睐的原因。抛开”公费旅游”的原因,耳朵君认为另一个原因是:深圳硬件企业需要”国际化“的平台来推广产品。
深圳拥有强大的硬件产业链,从ID设计,模具工厂,到方案公司,以及数以万计的贸易公司。尽管BAT巨头们在制定”游戏规则“,但”深圳模式“可以快速复制国内外智能硬件产品。通过国内外电商渠道销售,将产品货通全球。
事实上,CES展会的费用也没那么高。业内人士称,拉斯维加斯酒店馆的中国馆及亚洲产区,展位9平方米,大概需要3万元,来自中国的大部分小企业都在其中参展。
——这里有一张你的神秘邀请函——
[扫一扫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