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有些小朋友去学写作文,我觉得很有必要。因为写作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实用技能。在当今社会,除了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外,一个人如果既能说又能写,又有组织能力,那么他无论从事任何一个职业,都可以轻松胜任,挥洒自如,要想取得一个中层以上的社会地位,简直就象探囊取物,易如反掌。那么,如何才能写好作文?有没有从一只菜鸟成长为写作能手的可靠途径?其实,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跟着一个方法,只不过我们有没有找到它。在书店里,在网上,谈论写作方法的文章很多,但大多都空洞无物,只介绍一个提纲,干巴巴的几条筋,没有深入细致的分析,也没有告诉你具体的可靠的操作路线,这样的文章不读也罢。因为它不是带着感情和读者交流,它是在教训你,命令你。命令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却不告诉你应该具体怎样做,这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下面,我结合自己几十年来的读书和写作经验,试图给围棋班的小朋友和家长们描绘一幅作文路线图,与大家共同探讨。
我认为,要想写出一手好文章,要做到“四多”:
一是多积累
二是多观察
三是多练笔
四是多修改
一、如何积累?
(一)要多读书。怎么读书?是不是老师让你读什么你就读什么?那可不一定。一般来说,老师介绍给你的都是好文章,甚至是古今中外的名著。但是,并不是每一部名著都适合你读。这就象吃东西,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才是最好吃的东西,也是最容易消化的东西。从我自身来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和《水浒传》只读了一遍(其中《西游记》的第一回、《水浒传》中关于武松、鲁智深的章节多次读过),《三国演义》读过三遍,《红楼梦》试了几次,就是读不进去。这么多年来,对我影响最大的作者主要有以下这几位:庄子、曹操、苏东坡、林语堂、毛泽东、丘吉尔、尼克松、南怀瑾。庄子的哲学著作,曹操的诗,苏东坡的诗词和散文,林语堂的《中国人》、《生活的艺术》,毛泽东的诗词和选集,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我都读过三到五遍以上。上大学以前,我的读书条件有限,没有什么课外书。1982年,我已经16岁了,才得到一部小字本红皮的《毛泽东选集》,一下子就被毛主席那光辉的思想和犀利的文风深深地吸引住了。苏东坡说过:“书到今生读已迟”,我读书虽然比较晚,但还算幸运,在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发现了毛泽东,学习了毛泽东。毛泽东的诗词和文章,曹操的诗,苏东坡和林语堂的文风和士大夫精神,庄子的哲学思想,丘吉尔、尼克松的政治才干和奋斗精神,都对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那么,从我的经验中,小朋友们能够得到什么启发呢?应该如何读书呢?
一是要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精读。《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昆虫记》……,不管是什么书,只要是内容健康的,自己能找到感觉的,对于你来说就是最好的书。如果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作品,那就带着娱乐的欣喜的心情认真地读下去吧,读了又读,反复地读。有的小朋友读书不专一,东看看,西看看,看了很多,读而不精,最后等于零。读书要像下饭店点菜一样,要选择自己最喜欢吃的,这样才有兴趣,才会带着游戏的心情去读书。目前的学校教育之所以失败,就是往往剥夺了小朋友们点菜的资格。读自己最喜欢的书,就是到饭店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吃饭。对于我来说,最有感觉的书、排在第一位的书是《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共100多万字)。1982年通读过一遍,参加工作以后,又通读了三遍,我还准备一直读下去。通过读《毛泽东选集》,我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如果说我目前还有点儿写作能力和工作能力,那主要是托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福。
小朋友们,据我了解,毛主席就是用“精读法”来读书的。凡是他喜欢的书,总是读了又读,反复地读。当然,读书只是毛泽东成就人生事业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是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博览。前面说了精读,这里又说博览,岂不矛盾?不矛盾。世界上的好书虽然很多,但是自始至终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都让人喜欢的不多,所以不需要都拿来精读,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那就采用“跳读”的方法吧!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来读。打个比方,博览就象是开疆拓土,就象下围棋抢占地盘一样,越多越好。精读呢?就象巩固自己的地盘,自己的空里有需要补棋的地方,把空补牢,把自己的江山坐稳。所以,博览和精读都很重要。
三是“不动笔墨不读书”。什么意思呢?就是做好读书笔记。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边读,一边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摘抄下来。摘抄的时候,字要好好地写。这样,既读书,又练字,可以一举两得。抄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深印象,加强记忆。次一等的做法,就是在书上划线。再次一等的做法,是只读书,不动笔。至于不愿意读书,不喜欢读书的人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这样的人也能活,但能不能活得精彩就很难说了。此外,还有一种动笔方法,就是在自己读过的书里面写批注。所谓批注,就是在自己有想法的地方写下感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做得久了,自己就会成为一个有着清晰的思想的人,写文章就不愁没有观点了。当然,小朋友们可能要到上中学以后才会有这种能力。做完以上的事情之后,要经常翻看自己的读书笔记,加深记忆,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不这样做,就象烧水烧到90多度,最后还差几度没有把水烧开一样,达不到读书的最佳效果。
(二)要多背诵。背诵什么呢?一是中国古代经典,像《弟子规》,《三字经》,《千家诗》,优秀的古文等等,中国古典文学有很多极其优秀的作品,我们都应该继承下来。二是注意收集一些名人名言,歇后语什么的,经常看,争取背诵下来。对于古代经典,可能有些内容小朋友们还不太懂,这没关系,要趁着记忆力强的时候多背诵一些。青少年时代储存的多了,将来会让你受益终生。当然,也不是别人说什么好自己就背诵什么,总要自己喜欢、有感觉才行。如何得到这些东西呢?一是到书店买。二是从网上下载,下载出来以后打印出来。或者是给孩子专门弄个文件夹,经常看。网上好东西真是多的很,不用白不用。因特网的存在,确实为我们提供了自学的无限可能。
通过读书,通过读名人名言,背诵中国古代经典,一是可以砥砺自己的思想,提高人生的境界。人有什么样的境界,就会写什么样的文章。如果一个人格调低下,庸俗猥琐,是不可能写出有情趣、有思想的文章的。古人说“作文先做人”是非常有道理的。二是可以为写作积累雄厚的基础。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万卷山积,一篇吟成”。“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郭沫若写过这样两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说的都是平时多积累的意思。
二、多观察、多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范围。小朋友的生活圈子小,并不代表就没有自己的生活。也许有的小朋友说:“我的生活三点一线,非常简单,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可写的。”实际上,只要一个人还在呼吸,他就是在生活;每天早晨一睁开眼睛,他就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在生活中,要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并从生活中发现闪光的东西。虽然,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很平凡,不可能充满了激动人心的英雄故事,但要善于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东西,平凡绝对不等于平庸。大家要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比如说:小朋友到公园里去玩,会看到有些大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讨不讨厌呀?讨厌完了,你再想一想,这些人是否就是坏人呢?不一定。有些大人这样做,主要是从小所受的教育不好,养成的习惯不好。那么,应该如何改变呢?我们小朋友应该做些什么呢?观察了这个现象之后,再经过一些思考,就可以写出一篇比较有内容的作文。再比如说,我们有时会看到麻雀,肥嘟嘟的飞来飞去。但是,黑河的麻雀好像不怎么怕人呢!要到人走得很近的时候才飞走,想过这是为什么吗?又想起来,听爸爸说他小时候经常用弹弓打麻雀,有时还吃麻雀,麻雀见到人就跑了。那再想一想,现在麻雀为什么不那么怕人了呢?一是说明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二是说明大家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文明程度提高了……这样发挥下去,一个很平常的现象也能写一篇作文,是不是呀?因此,只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边读书边思考,边观察边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就能够从平凡的生活中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写作文时就能够不断地翻空出奇,就会有写不完的素材。
三、多练笔
一是先说后写,从易到难。一般来说,小朋友们普遍都觉得说比写要容易些。那就先“说”作文吧!经常练习讲一些小故事。然后,说一句写一句。这样,可以克服对作文的胆怯心理,做到不怕作文,觉得作文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说得不好没关系,只要肯练习,一定会越说越好。这样做,不仅练习了作文,还锻炼了口才。“说”作文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够确保说的都是人话,不是鬼话。什么意思呢?因为我发现有些人一到写文章时就不能正常说话了,把人的正常思维都丢掉了。在我们地税系统,有的基层干部为了把一个人的事迹写好,写精彩,几乎一句人话都没有。以为自己很有文采,其实写的都是不符合人性的事儿,不像正常人干的事儿,好端端的一个人让他描绘成了神经病。当然,“说”出来的作文不可能很系统,层次也不会很分明,那也没关系。胆子要大,千万别觉得是在写作文,就当放屁好了!有话就说,有屁就放。说什么,写什么呢?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写爸爸,写妈妈,写老师,写同学;写自己最熟悉的事儿,自己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玩、怎么学习,甚至是怎么上厕所……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熟悉什么就写什么。写不好也没关系,但一定要坚持。要相信自己,相信以后经过修改一定会越来越好,放心好了。
二是要经常写。写日记,写随笔,写自我介绍,写书信……能力不够时,就写豆腐块的小文章。日记可以只有一两句话,时间多就多写点,时间少就少写点儿,一篇文章今天写不完,明天再接着写,最重要的是坚持。通过多写,多练,主要是克服对作文的恐惧心理。
三是要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建议小朋友们有时间的时候,多和自己的好朋友、围棋班的小伙伴通过QQ打字聊天。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加深友谊,二是可以练打字,三是可以锻炼小朋友的书面语言组织能力。在打字聊天时,你会为了说明白、说清楚一句话而着急,而动脑筋,否则小伙伴就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而且,我还建议小朋友在网上建个博客,自己不会弄的,老师帮你弄。博客建好以后,有时间就更新一下。在博客里,小朋友们可以写随笔,可以写日记,可以对其他小朋友博客里的文章发帖子,写评论,可以放名人名言,可以摘抄自己喜欢的作品里面的精彩部分,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放进去……这样做,主要是让小朋友觉得写作其实是很好玩的东西,从而提高写作兴趣。
四、多修改。
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根据我的经验,修改的时间要多于写作的时间。我在写诗词的时候,一气呵成的时候也有,但多数作品至少要改五到十次。文章写完了,先大概理顺一下,放一放。过一天,再理顺一下,再放一放。这样“折腾”几次,一篇文章就折腾得差不多了。我曾经看过毛泽东的一些诗词原稿,包括一些很伟大的诗篇,原来也都是挺平常的句子,经过他老人家的反复修改,最后成为了雄伟的诗篇。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写文章,作诗词的胆子越来越大。我的经验,就算是一篇流水帐式的、狗屁不通的东西,经过一改再改,也能改成一篇不错的甚至是优秀的作品。最起玛,也是一篇看得过去的文章,不会不及格。
怎么修改文章呢?我的体会,改文章就像是收拾屋子。见到没有用的垃圾就扔掉,看到哪一个家具、哪一样东西放的地方不合适,那就调整一下,挪动一下。那么在修改文章时,看到哪句话没用,就毫不留情地、像扔垃圾一样地删掉。看到哪句话放在这个地方不合适,就把它调整到合适的地方。看到哪个段落的位置不恰当,就把这个段落调整到恰当的位置。看到哪个小标题不够规整,那就修理一下、美化一下。当然,病句,错别字在写的时候就要尽量避免,发现了马上就改。通过上述修改,逻辑也通了,句子也顺了。
除了改错别字,改病句,改结构,还要改意境,改文采。什么叫意境?意境就是一篇文章的思想境界。观点一定要正确,这是最基本的。意境越高越好,越新越好,文风越自然越好,越流畅越好,并不是把很多华丽的辞藻堆在一起就算是有文采了。最好的风格,要让人感觉就像一条小溪自然地向前流淌,直奔大海……依我看,在中国作家中,论散文苏东坡的最好,论政论文毛泽东的最棒。马季和他的几个徒弟曾经说过一个相声,叫《传谣》,段子的大概,有人造谣马季下了个蛋,刘伟说下了个鸡蛋,赵炎说下了个鸭蛋,姜昆说下了个鹅蛋,谣言越传越邪乎……但用来比喻修改文章的意境和语句却也贴切,意境要越拔越高,语句要越修改越流畅。从鸡蛋变鸭蛋,从鸭蛋变鹅蛋……。当然,这和吹牛不是一个概念。一篇文章的立意十分重要。意境高了,再加上比较好的形式,就是一篇好文章了。
说了半天,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我既没有谈语法,也没有说修辞。为什么呢?我是觉得,如果抛开大量地读书、大量地积累去学这些东西,就象让一个营养不良、骨瘦如柴的人去跑百米一样,能跑得动吗?请小朋友们相信:书读得多了,话说得顺了,逻辑、语法、修辞……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一个人如果没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写作这件事儿上就一切免谈吧。如果一个人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再加上老师关键时刻的点拨,那就很容易写出好文章。最后,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如果按照语文教材上讲的那些臭规矩,莫言(中国作家,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里面全都是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