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中,公关是什么样的存在?

记者跟公关大概是相爱相杀的一对。我平时接到过最多的cold call,不是来自于房产中介,而是公关。

在业内混就了,认识的公关多了,跟不少人也成了朋友。

客观地说,跟记者这个行业一样,公关也是同样鱼龙混杂,业界顶级高手让人拒绝无法,但是大量长尾也令人无言以对。站在自己的角度捋一捋碰到过几类公关,不在于吐槽,而在于增进彼此了解,为了是日后更好地改进彼此的KPI吧。

第一类,强买强卖型。随着整个公关行业的职业化程度的提升,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了。然而我近期还是遇到过一次。这类公关最大的特点就是直接吧:XX老师,你好我是XXX。我这里有一篇稿子,您看能发么?多少钱?一般这样的电话我都直接拒绝然后果断挂掉。后来仔细一想,既然这样的电话还能存在,说明市场依然不小。

第二类,腼腆拖沓型。一个自我介绍哼哼哈哈半天,有效信息就只说了我是XX公关公司的,请问能请你参加XXX活动吗?尚且无法做出proper自我介绍的人,我对于TA所介绍的项目都是没有信心的。请问你的姓名?你是负责什么公司的?为什么这个活动要请我们媒体?为什么要请到我而不是别人?(你是否希望我能够找到更合适的人选?)哪些话题是采访时可以分享的?这些信息对于我判断这个活动是否有价值,显得非常重要。倘若通过我们的对话,我可以获得上述信息,那么这次交流就是有效的,未来的转化率-包括出席率和出稿率-也就会相应提升。

第三类,KPI导向过度型。“请问能发多大的版面?请问什么时候可以给我采访提纲?什么时候出稿?给我看一下好吗?“第一个问题,在没有完成采访之前,我也无法预判被采访人会释放多少有效信息,也不知道在当刻会有什么适合的主题,我只有预估可能性,却无法保证“多大”的版面。第二个问题,其实记者是没有义务提供采访提纲的,但出于大家工作的便利性,我可以提供一定的采访方向,但绝不会在采访的时候严格按照问题提纲来提问。其实公关也可以按照这个反向对记者做判断,如果只会按着提纲照本宣科提问的,八成不是一个好记者。第三第四个问题,如果是付费合作的软文,请直接找特刊部。在我所供职的媒体,是严格区分付费广告文和正常的采编路径的。如果是前者,在你的合同文本里,对于哪天刊登,多大版面,彩色还是黑白,放不放照片,都可以按照你的意愿来走。但如果是后者,那么很抱歉这些都不是媒体的义务。

但我也碰到过超牛的公关,感觉边聊天就边把事情给办妥当了。总结一下大概有这样一些特点:

第一,前期沟通很重要。尽量杜绝无事不登三宝殿,平日就要有意识的积累你所负责的企业/或者客户所可能涉及到的媒体和相关的联络人,不要再问“你们是周刊还是日报”“你们中文版之外还有英文版吗?”这类通过互联网简单搜索就能回答的问题。公关的核心是沟通,沟通的核心是人和人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第二,懂媒体也懂业务。理想状态下,好的公关一定是业务的助推器,能够扩大声量,加强正面形象。那么,能够成功抓住媒体痛点结合业务来发挥,就是最好的尝试。好的公关一定是要避免”自说自话“的,什么意思呢?比如我经常收到大量无用公司新闻稿,说的是这个企业获得了XXX奖,那个企业内部改造流程完成。我简单粗暴就问一句,so what? 和我的受众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建议,这类内容就认真发一个internal letter就得了,毕竟最休戚与共的是员工本身而不是外部观众,甲方这些预算多多少少都可以省下来做点别的事情。

但是,反过来说,在”关键时刻“就一定要能站出来了。比如发生了重要的政策事件,需要企业微观层面发表观点,若平时就已经时刻追踪热点并且是content-ready的状态,那么及时作为正面的KOL的形态发声,是省时省力省钱的做法,效果又特别出彩。当然我知道,难点就在于内部沟通,尤其对于大企业和外企而言,给出的通常是不痛不痒的回复,有时候给个回复居然要几周时间,那还是新闻么。。。

第三,甲方知道什么时候用公关公司,什么时候必须自己上。坦白说,甲方还是需要手上“有活儿”,才能更好地指点agency 和他们更深度地合作,而并不只是outsource一些执行层面地的任务。如果idea本身也都是agency想的,内容也是agency做的,那么in house对于活动本身的贡献程度非常有限,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因为再好的agency经过再透彻的briefing,收到的毕竟是多次转手的信息。如果自己不能做到议程设置,全权委托给agency, 然后再把半生不熟的briefingbook象征性地端到老板面前,老板根本是不看的。

多年采访的经验让我一眼就能看出,哪些采访对象是真的了解过这次采访,哪些也是临时”赶鸭子上架“的。对于这种没有被properly trained的老板,最后如何怎么启发都好不了,稿件效果不佳也谁都怪不了了。

无奈,甲方的PR都是公司的成本中心,无论是话语权还是接近核心的能力都不强。业界in-house PR做到最好的正面教材,毫无疑问是阿里巴巴。(我说的最好是在针对媒体的practice上,具体效果见仁见智)所有的PR都认识你所负责的条线的记者,甚至知道他们最近去了哪里,最大的喜好,这样见面有的聊,不生分;团队的执笔能力是真心一流,更重要的是时效性又非常强——比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一结束,阿里巴巴角度的立场稿就已经发送到你的邮箱,可以直接采纳其中的有效观点;另外,几乎毫无时差有求必应,哪怕是没有回复也会第一时间告知你“没有回复”。这背后当然是挖掘了大量前媒体人分不开,更和马老板天生自带流量,本身就是公司头号发言人的企业风格密不可分。

当然跟这样“面面俱到”的公司怎么打交道,媒体人也是要警惕落入“甜蜜的陷阱”哦,这个话题我会下回单独讲一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者眼中,公关是什么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