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

一、计算机网络功能

资源共享(首要)
通信媒介(天生)
电子商务
娱乐
普适计算

二、模型

client-server model(c-s) 客户服务器模型
硬盘服务器->文件服务器(不用客户说明从哪里读取信息)->数据库服务器(解决并发访问冲突问题)->应用服务器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1张图片
peer-to-peer(p2p) 对等通讯
种类小于客户服务器模型,但数据量大于客户服务器模型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2张图片
Some forms of e-commerce: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3张图片

Wireless & Mobile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4张图片
移动(mobile):在不同位置使用同一ID

三、网络硬件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5张图片
  • PAN(Personal Area Network):个域网(蓝牙)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6张图片
  • 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企业网络,每台计算机与接入点相通讯)
    WLAN:无线局域网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7张图片
  •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网(有线电视)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8张图片
  • 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拓扑结构:网状网,主机+子网(subnet))
    最大的广域网是互联网(Internet)
    节点(node)为主机或路由器(router)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9张图片
    • 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连接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10张图片
    • 使用ISP网络连接(子网不由公司负责运营,由网络服务提供商(ISP)运营)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11张图片

网络传输:
传输技术分为point-to-point links(点对点链路:方向独占,可为单向or双向)及brodcase links(广播式链路:一个点传输,连接的所有点都能收到)
两种广播式网络/拓扑结构:bus、ring
天生的以太网是bus,现在都是star,不太会用tree
局域网中用以太网,广域网中用ring比较好
自愈环分为外环和内环,跑的方向相反,缺点是时间同步很难。

store&forward:存储转发(一般边收边发:cut through)
packet:分组(包)
包交换(packet switch):以包为单位进行交换(与此相对应有电路交换、分组交换、信息(报文)交换)

四、网络软件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12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所有结构都为分层结构(layer),层次均为对等关系(水平)
Host:主机or路由器
接口(Interface):层间关系,具体,在同一机器内部
服务(Services):各层向它上层提供的一组原语(操作)
协议(Protocols):定义同层对等实体之间交换的帧、分组和报文的格式及意义的一组规则,涉及不同机器间的互操作

六种不同类型的服务: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13张图片
面向连接(connection-oriented):按照电话系统建模。可靠性较好,实时性较差
无连接(connection-less):按照邮件系统建模。可靠性差,实时性好(传输多媒体,音频等)
数据报服务(datagram service): 不可靠(意味着没有被确认)的无连接服务(不给发送方提供确认的反馈信息)

服务原语: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14张图片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15张图片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16张图片

五、参考模型

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17张图片

OSI 模型有 7 层。适用于这 7 层的基本原则简要概括如下。

  1. 应该在需要一个不同抽象体的地方创建一层。
  2. 每一层都应该执行一个明确定义的功能。
  3. 每一层功能的选择应该向定义国际标准化协议的目标看齐。
  4. 层与层边界的选择应该使跨越接口的信息流最小。
  5. 层数应该足够多,保证不同的功能不会被混杂在同一层中,但同时层数又不能太
    多,以免体系结构变得过于庞大。
  • 物理层(PH)

    • 关注在一条通信信道上传输原始比特
    • 物理上直接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由物理实体(媒介,有限or无限)相连,在物理媒介基础上由物理层进行增强,向更高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二进制流的通讯服务。
    • 物理层在物理媒介之上,并非物理媒介(物理媒介不属于物理层)
    • 物理层的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用一定方式表示0/1,早期有电流环,用电流来表示)、功能特性、过程特性
    • 基本传输单位:比特
  • 数据链路层(DL)

    • 将一个原始的传输设施转变成一条没有漏检传输错误的线路。
    • 在物理上直接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在物理层基础上由数据链路层进行增强,向更高层(网络层)提供面向数据块(帧)的、基本无错的、平滑的服务。
    • 基本传输单位:数据块(帧)–> 可以被称为DLPDU
  • 网络层(N):(最重要!)

    • 控制子网的运行
    • 在数据链路层基础上,将一段段数据链路(逻辑通路)串接起来,使得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可以不直连)可以通讯
    • 工作:路由选择、踪迹、网络互连
    • 基本传输单位:包(NPDU)
  • 传输层(T)

    • 接收来自上一层的数据,在必要的时候把这些 数据分割成较小的单元,然后把这些数据单元传递给网络层,并且确保这些数据单元正确地到达另一端。
    • 弥补通讯子网,装在主机上,N to N关系
    • 协议数据单元:PDU
    • 基本传输单位:TPDU

以上四层(网络结构的下四层)解决通讯基本问题
以下三层(网络结构的上三层)均为端对端的关系

  • 会话层(S)
    • 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
    • 在运输层基础上对端对端的会话进行管理
    • 基本传输单位:SPDU
  • 表示层(P)
    • 关注所传递信息的语法和语义
    • 基本传输单位:PPDU
  • 应用层(A)
    • 包含了用户通常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协议(如HTTP、FTP等,数据库操作原子性由应用层解决)
    • 向网络应用提供一种通用的应用服务。
    • 网络应用不属于应用层,并非网络体系结构(类似物理层与物理媒介的关系)
    • 理论上来说应用层可以囊括会话层和表示层(这样就只剩下五层)
    • 基本传输单位:APDU

TCP/IP 参考模型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18张图片
  • 链路层
    • 主机与传输线路之间的接口,描述链路必须完成什么功能才能满足无连接的互连网络层的需求(如串行线和经典以太网链路)
  • 互联网层
    • 将整个网络体系结构贯穿在一起的关键层。对应OSI网络层,定义了官方的数据包格式和协议(IP,因特网协议;ICMP,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 传输层
    • 允许源主机和目标主机上的对等实体进行对话。定义了两个端到端的传输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 应用层
    • 包含所有高层协议,包括虚拟终端协议(TELNET)、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协议(SMTP)、域名系统(DNS)、HTTP等
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参考模型比较

OSI

  • 3个主要概念:服务、接口、协议
  • 协议有很好的隐藏性
  • 产生在协议发明之前
  • 共有7层
    • 网络层:连接和无连接
    • 传输层:面向连接

TCP/IP

  • 没有明确区分:服务、接口、协议
  • 产生在协议发明之后
  • 共有5层
    • 网络层:无连接
    • 传输层:面向连接和无连接

六、网络实例

IMP:接口信息处理器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19张图片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Chapter 1. Introduction_第20张图片


一些缩写:
IMP(Interface Massage Processors):接口信息处理器
NAP(Network Access Point):网络接入点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网络服务提供商
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
POP(Point of Presence):ISP存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Computer,Net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