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爱情是什么?
是童话里掉了水晶鞋的公主和一脸蒙圈的王子不远万里来相遇吗?
还是青春年华里,香车宝马嫁入豪门?
或者两小无猜裸婚蜗居的真爱?
街角的霓虹灯下,是我们一次次在爱情滑铁卢中沮丧、失落和形单影只的怅惘。
为什么,荧幕中、憧憬里的亲密爱人总那么伟岸,而现实中的“死鬼”总那么不可爱?
难道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完美,需要改变,改变,再改变才能把握住爱人?
“很多自认为修行很好的人,其实也过不了亲密关系这一关”。
这一句书评可以击倒一片躺枪的人。
美国作家芭芭拉 安吉丽思的《如何在爱中修行》一书
就是用全新的观念和案例来引导读者解决这一旷世难题。
首先,我们用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在爱情中的本来面目:
“我们每个人在进入亲密关系的时候,大都退化到了孩童时期,
这是因为我们的脑部构造:
旧脑(爬虫类的脑)、新脑(哺乳类的脑)和大脑皮质(人类独有的理性脑)。
通常进入亲密关系之后,大脑皮质就不工作了,
旧脑(掌管直觉反应)和新脑(掌管情绪)就开始运作,
并且不自觉地退化到孩童时期的模式,用和父母互动的方式和伴侣互动,
或是下意识地让伴侣用父母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你——因为大脑是有惯性的,
潜意识会寻找自己最熟悉的情感方式去应对,无论外在发生的是什么。”
看到了吧,爱情让人变得愚蠢,这句话是如此科学!
爱情,是一门亲密关系相处的艺术,是一门科学。
它需要我们像学自行车、学驾驶一样,用技巧、用练习来掌控它。
芭芭拉 安吉丽思的观点里,有几个核心关键词:父母模式、直觉反应、情绪。
爱情修行姿势一:走出父母模式,重新摸索和学习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模式。
我们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爱,并学习爱。
然而,从原生家庭到自己的家庭是一个巨大的转换。
这其中有两种环境需要我们来适应。
一个是外部环境,比如一个温暖的家、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一个和谐家庭氛围,
这些都需要男人打拼,女人营造而来。需要经营二字,细细打磨。
一个是内部环境,就是我们心灵的适应。
父母爱的模式,是否能在我们之间一脉相承?双方的父母模式有多大的差异?
我与他之间的个性、本能是否能在摩擦中相互退让、妥协,
腾挪出一个彼此舒适,又相距温暖的距离来?
这就是爱情步入婚姻后的1.5年,两性相处最关键的两个因素。
爱情修行姿势二:撩开直觉的面纱,看看自己真正的需求,大声说出来!
在爱情中,我们都是直觉动物。
问一问大街上所有单身的俊男靓女为什么宁愿一个人?
众口一词:没感觉!
在直觉中,我们以貌取人,我们理所当然,我们将爱拒之门外。
躲藏在心墙之后的结果只有一个:隔阂。
《如何在爱中修行》揭示了:
情感隔阂是绝大多数人最主要的心理问题,也是很多人伤害自己或别人的主要原因。
对于很多人来说,情感隔阂就像一种慢性疾病。
再极端一点说,这种隔阂在各国之间的紧张政治局势中都会有所体现。
信息高速公路给我们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
但同时也让出轨、小三等诸多负面信息更多地呈现在普通人视野里。
在你的客厅、茶水间、咖啡厅,都是让我们直觉地筑起心墙来保护自己的信息。
然而,你与伴侣之间的关系越亲密,就有越多无法表达和压抑的情绪浮出水面。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你有一段很糟糕的经历,糟糕到你都麻木了——直到你看到一位朋友或是亲属,
便立刻嚎啕大哭,搞得你两都特尴尬。
因为这种被爱着的感觉让你感到很安全,所以才会将内心的情绪释放出来。
破除错误的直觉,让爱的真相流露出来,仅仅需要你准确如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为什么《如何在爱中修行》的书名要用到修行一词?
因为最简单,最朴素的东西反倒是人生需要修炼的最高境界。
我永远记得,曾经84岁的黄永玉老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的镜头前,
盘腿坐着,双手抱膝,像孩子一样旋转打滚,乐呵呵地,好不快活自在。
人活到一定程度,将最终回归到天性阶段,如婴儿一般人见人爱。
我们要想得到正确的爱,并用正确的姿势付出爱,
需要关掉害怕受到伤害的直觉,向爱人袒露自己的真实需求。
芭芭拉说:
坦诚和袒露完整真实的感受是有很大不同的。
我们以为自己最坦诚的时候,其实只表达出了部分的想法或感受。
我们将别人可能无法接受的部分排除在外,或是忽略掉连自己都不想面对的那一部分。
这并不算真正的撒谎。我们只是将一部分容易承认的事实说了出来而已。
如果想让爱情持久,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沟通时袒露完整真实的感受。
爱情修行姿势三:亲密相处,破除情绪对抗。
《如何在爱中修行》一书剖析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本质:
每当你跟人打交道时,其实都是在跟他们的情绪层次打交道。
情感地图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善于跟别人沟通的人。
人们都希望你能理解他们的感受。这样有助于他们信任你。
当你跟别人打交道时,请问问自己:
“这个人的真正感受是什么?我怎么才能表明我是知道他的感受的?”
我们与亲密爱人的所有冲突、争执、不快的情绪,无非都是渴望爱和沟通。
恋爱阶段,我们可以要怎么作,就怎么作。
到婚姻阶段,长久地亲密相处,还要保留爱的初衷就需要我们在任性之后,理性地运用相处技巧。
此时,进行情商管理、情绪管理,就是值得更深入学习的课题。
当然,关于爱情的正确修行姿势,我仅仅打开了一扇门。
要想了解更撩人,更私密的两性相处学问,就得静心坐下来,
打开书,一点点打开心扉,让作者与你促膝长谈。
我收获的,并不一定是你所需要的。
你吸收的,才是你能拥有的幸福密码。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