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事 / 故事 / 反垄断的故事 / 大公司垄断的故事
曲创(原创)欢迎关注 竞争者的垄断梦
去年夏天里的一天,上午出门还是大晴天,下午瞬时就下起了雨,挺大的猫狗(cats and dogs)那种,没几分钟道路上就积起了水。
我在外面,要赶去另一个地点赴约,交通成了麻烦。
出门时没开车,在这个全国堵车排名第一的城市开车是受罪,能不开就不开。公交当然最靠谱(不考虑舒适性),但从起点到终点没有直达线路,需要换两次车,不可行。
只有拿出手机打开滴滴,试了试出租、快车,都没车。当时的专车还承诺一定有车,等了一会儿显示加价5倍,同意。
手机显示司机已接单,距我3公里多,对于这个“大”城市而言,这距离算远的了。
司机打来电话,告诉我路上都是水,行驶缓慢,让我不要着急,我告诉他慢慢开,大雨滂沱中安全第一。
密密的雨帘中我的专车来了,上了车顿时有很温暖的感觉。
突如其来的坏天气造成需求大增,同时供给锐减(很多司机担心出事故选择停驶),短缺是显然的。
路上极其有限的车辆让谁来坐?加价这种分配方式依据的是乘客的支付意愿,也就是这个时候出行对你有多重要。
“重要”的度量,就是愿意出多少钱。
这事和公不公平没关系,我对于这种鬼天气还不得不出门其实很郁闷,内心十分羡慕此时此刻可以不出门的人。
他们的支付意愿为0,我的支付意愿是100,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我没办法,幸福指数显然比他们低不少。
或许只有在医院里我们才能清醒的分清钱和钱能买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后者。
没钱感觉不好,拿着钱无处可买的感觉更不好。
问题来了,当东西不够的时候,怎么分呢?市场的方式是按价格,谁愿意出钱多就优先分给谁。
你可能觉得这种“嫌贫爱富”的方式“不公平”,相信我,其他方式只会更“不公平”,你被分到短缺资源的可能性更小。
其他方式我们又不是没试过,不仅试过还用了很多年,后来不也是转型了么?对的,我指的就是那个叫“计划”的方式。。。
市场当然不是最好的分配方式,它只是目前可行的最不坏的分配方式。
我们还经常“莫名其妙”的一件事是,消费本应该是自己的事,却和别人扯上了关系。
一个东西标价5块,你觉得不错,值这个钱,于是掏钱买了,挺好。别人同样的东西花4块钱就买了,你立马觉得自己受骗了,十分愤怒。
嗯?好象哪里不对。
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你还是那个你,你对东西的感受还是那个感受。
为啥因为别人,就从挺好变成愤怒了呢?你的消费体验为何受到了别人的影响?你花钱买东西值不值这事怎么就和别人发生了关系?
来看看这个网红例子:
这趟出行服务标价52.1元,买不买呢?这取决于你在步行、公交、单车、自己开车等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综合权衡,最重要的两个考虑是速度和舒适性。
你不会考虑52.1元这个价格本身有什么问题,你权衡的是这个价格值不值,不值就不买。
现在旁边出来另一个手机,上面的标价是46元,刚才那个52.1元立马就变得不公平了?你的出行决策就要因此而改变?
根源不在东西,也不在价格,在于你和别人比较产生的心理不平衡。
看到自己比别人多花了1块钱,觉得”吃亏了“,至于到底亏在哪里,自己也说不清。
有句话叫“没占到便宜就感到吃亏了”,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吧。
走在路上,旁边的人捡到一块钱,你顿时感觉自己丢了一块钱,心情忿忿然。。。
照这个想法,马云、马化腾、马斯克、马克·扎克伯格的小学同学是不是早就集体郁闷了?
都是一个学校毕业的,凭什么差别这么大?!
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么?多累啊。
两部手机离的很近,起点终点都一样,可这两个价格就应该一样么?
背后是两个不同的消费者,没有可比性。
“价格不一样”的例子太多了:
同样的电影,上午的电影票是晚上的一半。
同样的酒店,有会员资格就可以打八折。
同样的东西,买两件就可以九折。
同样的机票,早几天买就是六折。
这些我们都司空见惯的事情都是“价格歧视”,“歧视”两个字带点感情色彩,那我们换成“差异化定价”吧。
这些“传统的”差异化定价行为和“大数据杀熟”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差异化的依据不一样。
“传统的”是消费时间、以往消费经历、是否提前购买、购买数量,互联网平台依据的是大数据体现出来的消费者偏好。
以前企业无法得到但做梦都想知道的有关消费者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喜欢到什么程度(愿意花多少钱)的信息,现在借助于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积累,全知道了。
因此基于大数据的差异化定价更加精准,更加彻底,也更加“肉痛”。
咦?我们好像从来没有听过晚上买全价电影票的人抱怨不公平,也没见过谁因为不是会员享受不到优惠在酒店里闹,更没有听过哪个乘客到了机场现买票还要求六折的奇葩事吧?
别告诉我真的有啊,那我只能说正常思维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其实我们都知道和别人比没道理,和别人比是很多烦恼痛苦的根源,是不理智的,可又总是不自觉的在比较。
这就是现实中的人啊,我们并不是经济学中经过高度抽象后的“理性的经济人”。
我们经常不理性,也不只是经济人,还是道德人、法律人、感情人、情绪人。。。。。。
不要问我为什么,没有为什么,不这样就不是人了。
“消费者永远是上帝”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消费者永远是对的,而是说钱在消费者兜里,消费者自己可以决定把钱花在哪。
如果消费者不爽,就不买你的东西,就这么简单。至于为什么不爽,可能是东西不好,可能是态度不好,可能是环境不好,也可能是天气不好,一切皆有可能,这不重要。
不要和消费者论对错,人家是自己钱包的上帝。
So,面对大数据杀熟上帝该怎么办?只能伸着脖子挨宰?
当然不是。
今天天色已晚,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