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十年,九败一胜,那些值得思考的事

这是 公众号:【朱利安笔记】2016年的原创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定期推送AI产品干货 ~

上周开始拖拉看完李志刚写的《九败一胜》,讲述王兴的创业十年。

讲讲自己感受比较深的以及觉得书中比较有趣的几个点


1. 创始人心理素质对团队起步至关重要

王兴在创办校内网前,回国从2004年9月,拉着王慧文和赖斌强三人组团创业,一开始并不顺利。

2004年9月的到2005年9月,项目换来换去,平均两个月换一次。

看到这里,心里是十分震惊的,1年过去,团队没找到方向,团队居然还没有散!而且两个月换一次项目,这样的频次真的太高了。

王兴十年,九败一胜,那些值得思考的事_第1张图片
王兴

虽然书中描述当时大家士气低落,但是王兴的心里素质很强,即使1年过去,项目不断变更后,还能再坚持调整方向,坚信SNS是有前途的,才有了之后的校内网。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没什么,创业么,不就是这样吗,不断的试错。可事实却是,当你有目标的时候坚持是容易的,但是当你连未来在哪里都不知道的时候,坚持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回想起自己在大学大三时候做项目的时候的事情,和朋友四人组了个小团队,看中了O2O领域,各自凑了点钱,想着趁着这波潮流做出点事情(那时候天真的我)。

刚开始的时,大家激情澎湃,但是不到4个月,看到销量上不去,各种营销的方式都试过依旧无果,团队士气低落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前途非常渺茫,那种你看不到头的时候还想着去坚持的行为,只有真正的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非常痛苦和煎熬!

现在再回过头去看那段经历,鬼知道我到底是怎么过来的,时常会无故的感到悲伤,埋怨团队里的人,甚至因为校园保安认为我是校外人士要查我身份时我歇斯底里朝着他咆哮!

坚持不是简单的说说就能做到的,经历了挫折后,O2O的项目我坚持了4个月就放弃了,但王兴1年内换了接近10个项目,不断碰壁,不断调整,内心还能坚持着继续,对比之后才发觉,这是多么强大的内心啊!

如何能做到这样的心理素质呢?我也不清楚,也许与生俱来,但我更相信多经历,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在挑战圈中接受刺激,慢慢的自己的阈值就会提高!

2.方向,团队,资金与产品

看王兴的创业十年,一开始的校内网,方向对了,团队有了,但是没融到钱,卖给了陈一舟;

之后的饭否网,团队,资金都没有问题,方向出了问题,碰了不该碰的地方,一关就是2年。2年对于一个传统行业可能变化不大,但是对于发展迅速的互联网行业,这直接意味着被判了死刑;

再之后的海内网,产品不行,也没能做起来;

10年团购的浪潮来的时候,王兴抓住了,一路狂奔,在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团购领域的老大。

作者结合王兴的经历,总结了互联网创业“兴”法,十分有趣。

王兴十年,九败一胜,那些值得思考的事_第2张图片
方向 团队 资金 产品

方向:把握住时机,懂得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团队: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成功需要的是团队的协作。

资金:确保公司在任何时候都有充足的钱。

产品:产品必须是用户能满足用户真正需求的,满足伪需求的产品终究走不远。

这里主要想谈谈方向,方向简单的说,即在懂得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简单的几个字,做起来却非常的难。

正确的时间,意味着你要把我好时机。

创业过程中,顺应潮流,事半功倍,时机未到,再做努力也很难成功。

早了,成了先烈;

晚了,花再大的力气也追不上;

正确的事,意味着你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书中的例子,王兴在11年千团大战的时候坚持不打线下广告。

2011年千团大战时,竞争对手拉手网,窝窝网的广告确铺天盖地,但是美团迟迟不打线下广告。美团的业务员反馈说,去拜访客户的时候,电梯里都是竞争对手的广告,心里很不是滋味。内部也质疑是不是融不到钱,公司亏损了太厉害了?

但是王兴团队有自己的坚持,他认为面向上交的品牌广告是无效的,在商家端再多的广告投放都不如有执行力的线下队伍。而面向消费者端,线上广告性价比远大于线下广告。

为了安抚人心,王慧文还全国巡回给销售团队讲团购是什么,为什么不打广告。

事实证明,不打线下广告但线下团队强劲的美团,比打广告的拉手窝窝网发展的更好。省下的这笔钱,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美团度过了12年的团购行业的寒冬。

第二个例子,共享单车

王兴十年,九败一胜,那些值得思考的事_第3张图片
摩拜单车

联想起最近非常热门的共享单车,为什么如火如荼的共享单车不打线下广告?

摩拜和ofo都拿了超过1亿美元的融资,按理说,线下打广告推广是有足够的钱。

然而在深圳,却没有看到任何的地铁公交站台等的广告。

为什么不花这部分的钱?是因为没钱吗?吝啬吗?

都不是,是因为打广告“没用”!

有人可能要质疑,怎么可能没用?看到了之后,不就有人知道了共享单车了吗?不就有人扫描广告的二维码下载了吗?

这里的没用,指的是性价比太低。试想下,当在推广阶段打一堆的广告,确实能带来大量的新用户,但单车数量不足,带来的体验是一堆人下载了app,但是基本找不到车,因为铺天盖地的广告带来的人流,单车数量没跟上,那么这部分用户很快就会流失!

铺天盖地的广告→尝鲜用户→大量用户找不到单车(用户体验差)→流失

用户还没真正的激活体验摩拜单车就流失了,可见这样的线下广告用处不大。

相反,线上部分,app自带的分享红包功能,成本很低效果却很好。一来是用户自己主动发送的,相当于用户为app背书向朋友推荐,二来优惠券能刺激新用户下载体验,拉新效果比较好。

另一方面,在朋友圈分享单车的骑行,本身就能给用户带来优越感(看,我在用共享单车,我多潮,生活多健康),所以用户在使用出于炫耀推荐等心理,会自发的分享。

线下是不是完全没有广告,其实也不是,明亮的车身,整理的摆放成一排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本身就是很好的广告。

线上的用户优惠券和骑行记录分享及线下明亮车身的广告,都是性价比很高的广告。

但投放公交,地铁等广告就是性价比极低的方式,有这部分钱,还不如用来多生产一些单车投放到线下,让更多用户看到,体验,自发分享。

所以如何做正确的事,特别是在竞争对手都这样做的时候还能保持理智的分析,这点王兴做的非常的好。


3.产品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抠像素,不是用户体验,而是决定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不做!

有人说王兴是美团最好的产品经理,这话对了一半,王兴起到了产品经理最关键的作用——决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又不是纯粹的产品经理,主要是一个管理者的身份。

我觉得产品是要满足用户需求的,你要明白到底得满足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需求,这是核心的事情。

具体的做法有很多路径,大家可能完全风格不同,但都很好。

我觉得很多人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会舍本逐末,他忘记说这是帮什么人解决什么问题,他会被一些小的花絮所干扰。——王兴

这句话深以为然,自己做产品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深深体会了决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重要性。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句话的意思并非人人都可以成为产品经理,而是人人都应该去学习产品经理的思维模式,分析用户本质需求,能对需求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等等。

大多数人认为产品很简单,无非是简单的画画线框图而已,写写PRD文档,而对于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总能提出一两个优化点。所以会有很多人觉得产品的工作自己也是可以胜任的,实际不然。提出需求是最最简单的事情,抠像素,位置,颜色这些事件,即使一个没有毕业的大学生也能有自己的想法。

王兴十年,九败一胜,那些值得思考的事_第4张图片
PRD

但是最最重要的绝非提出需求,而是思考背后的用户需求,明白需求的本质,在自己的分析之后,懂得去拒绝需求,降低某些不重要的需求的优先级,保证对产品有重要影响的需求获得更多的资源,让正确的事情持续的发生。

这点和之前所说方向——做正确的事,是一样的道理。

做的事情如果本身就是错的,抠像素,讲用户体验等等,都不能挽回产品最终的失败,产品经理更应该关注的是业务层面,决定哪些正确的事该做,哪些不该,该做的事情中哪些优先级更高,之后才是关注针对某个具体事情的细致体验。

当然,快速迭代试错本身就是敏捷开发模式所要求的,并不是说产品经理不能犯错,产品经理也并非神,而是产品经理应该懂得利用需求分析来少犯错误,懂得利用MVP模式来减少犯错时的成本。

# 推荐阅读

《5千字干货——解决手机号二次使用导致的帐号问题》

《微信、QQ、新浪微博等第三方登录,你想知道的都在这了》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朱利安笔记】,定期推送AI产品干货 ~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兴十年,九败一胜,那些值得思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