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永恒的古代玩具非常多非常多。
先给答案:香包、风车、兔儿爷、陶哨、泥哨、拨浪鼓、小锣鼓、手推响、陀螺、竹蜻蜓、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鲁班锁、风筝、捻转、陀螺、傀儡、毽子、花灯、拨浪鼓、空竹、风车……
从古至今,爱玩都是儿童的天性。古代的儿童不光爱玩,还很会玩,他们的玩具五花八门,设计奇妙,很多玩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一直流传到今天。
古代许多儿童玩具往往和节日结合在一起。古代儿童在春节庙会期间能接触到很多玩具,这些玩具大多带有吉祥意义。例如古人认为风车可以带来一年的好运,“春风起,风车转,四时顺,兆丰年”。古人在立春有“鞭春牛”的习俗,用土做成牛的形状,大牛肚中放置许多小春牛,大牛碎后,小春牛被人们争相拾抢,既是吉祥物又是孩子的玩具。端午节前后,大人通常给儿童佩带香包,香包五颜六色,有各种动物形状,还能散发香气,是儿童非常喜欢的玩具之一。
我们现在还可以见到的布老虎也是端午时节大人送给儿童的玩具之一,有驱病避灾的含义。“兔儿爷”是清朝时中秋节的儿童玩具。“兔儿爷”用泥巴塑成,造型多为兔头人身,头戴金盔,有的还插着令旗,骑着鹿、狮子、老虎等,十分威武。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
古代儿童还有许多可以发出声响的玩具,主要有陶哨、泥哨、拨浪鼓、小锣鼓、手推响车等。古代的哨子大都做成动物的形状,有牛形、鸡形等,小孩子吹响时仿佛是牛在叫、鸡在打鸣,非常好玩。拨浪鼓我们现在也可以见到,古代儿童玩的拨浪鼓多种多样,有长形如腰鼓的,有扁形似大鼓的,还有扁圆如烧饼的。鼓两侧的弹丸有的用两粒玻璃珠子,有的用两颗树种子,也有的用磨光的酸枣核。
陀螺至今仍是深受儿童喜欢的玩具之一。现在的陀螺用各种材料做成,一般都是上大下尖,有的还涂上颜色。将尖头着地,用绳子抽它,陀螺旋转时就会形成一圈光环,十分好看。中国早在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类似陀螺的玩具,名字叫做“千千”。它是一种长约三公分的针形物体,放在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撑着旋转,比赛时谁转得最久就为赢家。
竹蜻蜓是中国古老的玩具。它用竹片削成,形状像螺旋桨,中间插一根竹竿,用力一搓竹竿,叶片就会飞起来,从远处看仿佛一只蜻蜓。明朝时,竹蜻蜓传到了欧洲,据说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小时候就玩过竹蜻蜓。也许就是竹蜻蜓的原理启发了人们,促进了螺旋桨和飞机的发明。
那么,古代有类似魔方和积木的益智玩具吗?
有!“华容道”取自著名的三国故事,它与七巧板、九连环等中国传统益智玩具一起被叫作“中国的难题”。华容道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曹操在赤壁大战中被刘备和孙权打败,被迫退逃到华容道,又遇上诸葛亮的伏兵,关羽为了报答曹操对他的恩情,放曹操逃出了华容道。华容道游戏的棋盘上共摆有十个大小不一样的棋子,它们分别代表曹操、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和关羽,还有四个士卒。棋盘下方仅有两个小方格空着,玩法就是通过这两个空格移动棋子,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出华容道。
九连环是一种流传至今的智力玩具,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它在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一说发明于战国时代,另一说认为三国时期诸葛亮常带兵打仗,为了帮助妻子消除寂寞而发明了九连环。明代时,九连环有用玉石做成的,后来以铜或铁代替玉石,成为妇女儿童的玩具。九连环在古代,对于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玩具,还是一种智慧的象征。《红楼梦》中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
传说春秋时期,鲁国著名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六根木条制作了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了。这种玩具被后人称为“鲁班锁”。据说诸葛亮根据鲁班的发明,结合八卦玄学的原理,做成了类似的玩具,称为“孔明锁”。鲁班锁和孔明锁既没有钥匙也没有锁芯,全靠巧妙的木条相互支撑,看似简单,实际上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中国的玩具起源很早,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陶制动物和小石球等器物,就是早期玩具的雏形。如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儿童瓮棺葬中随葬的陶狗,即被学者确认为最早的儿童玩具。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安阳小屯村北的一处殷墟建筑遗址时,于房屋内的一座祭祀坑里清理出1件铜器盖(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75年安阳殷墟的新发现》,《考古》1976年第4期)。这件铜盖为长方形,上铸有铭文“王乍(女丩)弄”4字,似乎是一件小方鼎的盖子。《左传》僖公九年有:“夷吾弱不好弄。”杜预注:“弄,戏也。”许慎《说文解字》“弄”:“玩也。”根据铭文,我们可以推断这件铜器是商王送给女孩赏玩的器物。还有一件铜卣具有与之相同的铭文,见于美国纽约藏家(《殷周金文集成》5102),可能实际的用处更大。
古代陶瓷玩具是古陶瓷收藏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古陶瓷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艺术有着重要的资料价值。
儿童都喜好玩耍,为此制作有很多玩具。中国的玩具起源很早,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陶制动物和小石球等器物就是早期玩具的雏形了。
在我国漫长的陶瓷发展史上,陶瓷玩具曾大量涌现,这些生动而迷人的玩具不仅凝结了历代窑工们的聪明智慧和创造力,也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陶瓷生产的文化面貌。历史上陶瓷玩具的生产也是伴随着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演变而发展的。
从考古发现来看,我国的瓷器烧造起源于商代后期,在此之前,雕塑玩具大部分为泥制或陶制,如新石器时代的鸟、兽、人物等。两汉时期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雕塑艺术品,有形态各异的陶俑,捏制或模制的陶兽,还有陶制的马车、牛车和船等。
东汉人王符在《潜夫论》中曾提到汉代的泥玩具:“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俳,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上世纪70年代,在淄博及周边地区的北齐墓葬中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陶俑,还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陶猪、狗、牛、马、羊、鸡等模制动物,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淄博地区陶塑玩具已十分普遍,但还没有发现类似的淄博寨里窑青瓷玩具。唐代,瓷塑玩具的生产渐趋成熟,淄博磁村窑等很多窑口开始批量烧制。
唐代社会的繁荣直接影响着瓷塑玩具的发展,不仅数量猛增,题材也十分广泛,成为这个时期淄博窑产品的一大门类。宋、金则是淄博窑瓷塑玩具生产的繁荣时期,淄博磁村、巩家坞、颜神店、坡地各窑口普遍烧制,各类玩具式样纷呈,造型稚拙敦厚、和谐简练,为当时人们所喜爱。这时已出现了专营玩具的集市和挑担沿街叫卖玩具的货郎。元代开始,淄博各窑瓷塑玩具的质量和品种远不及唐宋时期丰富多彩,但生产仍然十分兴盛。到了明清时代,尽管其它种类的玩具不断涌现,但陶瓷玩具并沒有被取代。在淄博的陶瓷发展史上,民间陶瓷玩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宋金时期淄博磁村、颜神店等各窑陶瓷玩具的品种很多,主要分为动物、人物、生活器具等,形制不大,有手工捏制的、有模制的,多利用窑内剩余空位烧制。动物类玩具五花八门,造型生动逼真、色泽明快、熠熠生光,最为当时人们所喜欢。有穿行于山林之间的狼熊虎豹和畜养于村舍里的猪狗牛羊,也有游嬉在水中的鸭鹅鱼龟和鸣唱在枝头的鸟雀飞禽,在人们的理念中它们是大自然的精灵和人间和谐美好的象征,在创作上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夸张,因而更容易唤起孩子们的童心,引发他们的好奇感和购买欲望。
在这些琳琅满目的动物玩具中,不得不提的是数量众多的单色釉瓷龟。我国古人对龟类是崇拜有加的,并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龟文化。在古代,龟堪称位尊身贵,被人们看做是吉祥如意、先知先行的动物。李时珍说:“介虫三百六十,而龟为长,介虫之灵长者也。”龟(玄武)与青龙、朱雀、白虎合称“四灵”、“四神”。乌龟上面的壳是圆的,下面的身子是方的,符合古代“天圆地方”的观念,因此,古人觉得乌龟通灵,能沟通天地,可以用来占卜,并由此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曹操的著名诗句《龟虽寿》,直到今天仍然是哙炙人口的名作。
但后来,龟却被编入了骂人辞典,成为人们最瞧不起的动物之一。这样一种既被人崇拜,又被人作践的现象实属罕见。同一个物种,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现在看着这些活灵活现、憨态可鞠的小瓷龟,既令人爱不释手,又让人遐想联翩。另外,还有不少单色釉蟾蜍玩具。蟾蜍原本名不雅(赖蛤蟆)、貌不扬,但它生命力极强,能一产多子,有能承载相当于身体十倍、二十倍的重压的“神力”,古人认为有灵性,对此倾慕不已,崇拜之心油然而生。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月亮中的阴影被看作蟾蜍,月宫又称蟾宫,这样蟾蜍就成为历代文人求取功名所钟爱的吉祥物。匠师窑工们便将其制成各种瓷玩具,供孩子们玩耍,寓意明确,让很多父母都在孩子身上寄托了“蟾宫折桂”的期望。
除了动物造型外,宋金时期淄博窑烧制的人物造型玩具也非常生动。巧手窑工们在雕塑手法上善于表现人物外貌的动态特征,赋予了这一团团瓷泥鲜活的生命和灵魂。人物造型玩具中最多的为“磨喝乐”,就是一些小人形的玩偶。这些“小人物”雕塑刻画得惟妙惟肖,不仅反映了民间人伦道德、风俗习惯和美好向上的意愿,为了达到玩耍和娱乐的目的,还着意在形象上追求一种滑稽可笑的韵味,造型、表情、发髻、服饰等各有其异,即诙谐又幽默。有的慈眉善目持物独立,有的手足张扬击鼓打锣,有的怒目而视赤手相朴,有的骑在马上吹胡子瞪眼,还有的坐在狮子上斜眼看人很是孤傲,都以视觉夸张的艺术魅力博得儿童们的欢喜。在稚拙简洁中透露出一种自然天真,活泼优雅的趣味和情致,让人们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记。
玩具的口哨功能,构成了淄博窑玩具的一大特色。玩具哨子的历史相当悠久,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就出土有单孔和三孔埙(哨)。淄博窑哨子玩具在造型上有橄榄形、兽面形、鬼脸形、禽鸟形、鞋靴形、蟾蛙形等,其特点是造型浑朴小巧、洗炼大方、声调悦耳。多在头上、背上留有一个或两个孔,一吹就响,注入水后更能长时间发出吱吱的声响,并能不断吐出水泡,它们都成功地将陶瓷工艺、造型和声学原理进行了完美结合,吹起来声情并茂、情趣幽然,因此倍受孩子们的青睐。很有意思的是用鞋靴造型作的哨子玩具,说明我国古代也有鞋崇拜。传说晋文公重耳避难周游列国时想吃肉,介子推就割股献肉,后来重耳复国,封赏后才想起介子推。介子推躲到了山里不出,便放火烧山逼他出来作官,不料将介子推烧得仅剩下一只鞋。他拣起这只鞋永作留念,终生难忘,后来人们对话写信尊称“足下”,即来源于此。
此外,还有一种人物与动物结合的瓷塑玩具。这些玩具大部分带有吉祥祝福的寓意,如“人马平安”,塑一武将或文官骑在马上,寄托着人们祝福亲人出征平安归来的愿望;“马上封侯”,塑一猴子骑在马上,借“猴”与“侯“同音理念,寓意即刻就要封官加爵,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武将骑獅”、“武士骑驼”则表达了人们驱恶辟邪、祈求平安的殷切期待。陶瓷十二生肖玩具则更加普遍,窑工们将代表某一年份的动物形象制成各式各样的玩具,孩子们将其挂在胸前、戴在身上、捧在手里,象征着一年的平安成长和幸福美满。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做工精细、釉饰考究的陶瓷玩具中,有很多用绞胎泥烧制的小圆球,表面光滑、球体规整,有的施色釉,有的素胎无釉。资料记载,在宋、金、元时期,曾流行一种与现代高尔夫球玩法相似的体育运动——打“捶丸”,在元朝初期还出现了记述这方面的著作《丸经》,它源于由马球派生出来的“步打”,比赛以击球进洞定胜负。这些小圆球就是小孩玩的小型化了的“捶丸”,宋代的文献中称其为“击角球”。2002年4月,泰安市博物馆专业人员在清理岱庙西城墙遗址时,在地表下发现了一组宋代石刻,其中的一幅《捶丸图》尤其引人注目。图中儿童右手拿着一个球,左手持棒上举,棒端呈弧状弯曲,棒柄自上而下逐渐变细,球棒整体呈“L”形,极像在打高尔夫球。专家鉴定后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有关捶丸运动的图像记载。捶,意为击;丸,意为球,捶丸的意思是用球棒击球。在淄博窑宋金遗址上大量发现这些绞胎捶丸,说明这一时期打捶丸的体育活动已非常盛行。
宋金时期淄博各窑陶瓷玩具装饰艺术的突出特点是单色釉为主,白地黑花次之,兼具三彩色装饰。具体来说,宋代前期以青釉、酱釉为多,白釉次之,后期兼有三彩装饰特点,以黄绿彩为多;金代以三彩釉为主,黑白釉次之;元代以白地黑绘花为主流,而且增加了红绿彩装饰。
古代淄博窑陶瓷玩具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情趣味吸引着今天的收藏者。流传至今的林林总总的玩具也让我们看到,古代窑工们在紧张的劳作之余,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力,随性而作、信手捏制或模制出这些充满童趣的小玩艺,在换取一定的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工作增添些许的乐趣。也正因为如此,这些陶瓷玩具往往不像其它生活瓷器那么精致,而是具有随意化的特点,纯朴、稚拙,其自然天成的美感反而构成了巧夺天工的艺术,并使很多玩具之作逐渐发展演变为民间瓷器甚至官窑瓷器的美术装饰热点。
淄博各窑陶瓷玩具的生产与古代中国南北方各窑口的陶瓷玩具发展历史基本一致,它所生产的陶瓷玩具虽然缺少文献记载,但从目前存世的品种、数量和美学程度来看,其作为民间工艺美术瓷的特征是鲜明的,具有清晰的美学个性,凝聚了地域文化深厚的内涵,浸透着中国北方地区独有的审美情趣和美学意识,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古代淄博地区的文化艺术风貌。淄博窑的匠师们以勤劳和智慧为人类创造的这些境界独到、风范高雅、魅力永恒的陶瓷玩具,无疑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百花园里的绚丽奇葩。
因而在年代较后的古代玩具中,数量最多的民间玩具还应属陶瓷制品。唐宋之际为中国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陶瓷玩具的发展亦是这样,如青釉瓷骑马人形和一件黑釉瓷狗。
再有,明定陵出土的万历刺绣百子衣,距今已三百八十余年。百子衣上绣满形态生动的童子嬉戏图案,图案中出现的多种儿童玩具,真实地记录着明代玩具的基本特征。百子衣中有风筝、捻转、陀螺、傀儡、毽子、花灯、拨浪鼓、空竹、风车等23种玩具,可见古代的玩具还是挺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