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 第十章 培养后辈方法多 潜移默化效果好

原创:黄五湖


父爱如山 第十章 培养后辈方法多 潜移默化效果好_第1张图片

“实干为民,律已助人,恪尽职守,奉献社会。”

父亲严格的自律使方圆几公里凡是认识他的人为之感动,也为我们在社会上立足建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基础,更促使我们遵照他的要求努力实践。

我先后在洪濑、罗东、洪梅等信用社工作过,下乡足迹遍及几十个村,所到之处,与那里的干部群众聊天时,每当说起自己的来历,他们便和我亲热起来,夸奖我父亲是多么好,多么疼穷苦人,多么乐意帮助人,这些使我的工作更愉快、顺畅,效率也提高了很多,这种无形资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使得我们更自觉的以父亲为榜样,走正道、办实事、做诚信忠义的人。

现在我们这些后辈,尽管有在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留学的,有在澳洲读研究生的,有教授,有院士,有中学生以及在读小学生,职责各异,大家都能在各自岗位上认真学习、尽心尽职工作,严以律已、善待同事、善待工作。虽然水平不同,但做人的宗旨基本能符合我父亲的要求,这是父亲创建的“家风”(家庭文化)潜移默化的结果。

记得十年前,在我家居住的埔心街,很多邻居向我请教教育孩子的秘诀。他们请教的基本话题是:“你们家现在经济也算可以,有三个小孩,从来没看到,也没听到你们打骂过他们,可你的孩子为什么都那么懂事,读书认真,有礼貌、爱劳动,你们究竟用了什么方法?而我们家的孩子就是不听话,不管打、骂或者许愿奖钱,给好吃的,方法用遍,他们就是不能认真读书,好好做人,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之前也没有好好考虑是什么方法,也确实没用什么方法,我给他们问住了,只好说:“我出门在外多,家里的事我很少管,要问,你们就去问我爱人吧!”结果他们就去问我爱人,同样把我爱人也问住了,因为我们确实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在我的记忆中,要说给孩子最大的奖励就是星期六晚上一家四口打两小时左右的扑克。除此之外,我对孩子没什么多强的要求与许愿嘉奖。

女儿上初中时是全校同年级八个班的前几名。记得在她念高中时,有一天她回家,向她妈要了二元钱,买了三个苹果,花一元五角还没来得及吃苹果,看到妈妈看店做生意,还煮饭给二十几位学生吃,忙得不可开交,就自觉的把那三个苹果退了回去,并说:“赚钱这么辛苦,我还是别吃了。”我目睹这一切,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滋味。我那位在澳洲留学的外甥刘诗艺,因为在那里理一个发要花四元澳币,他总舍不得理,平时自己用剪刀修一修,三四个月才理一次发。我的二儿子在国光中学上高中,因国光中学离他二姑家近,他就吃住在他二姑家,星期六才回家。每星期最多拿家里10元钱,有时他母亲想多给他一些。他说:“二姑对我们照顾很好,三餐吃得很饱,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这就是后辈们在家风熏陶下,从小自觉养成的良好习惯,所以今天我把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在培养子女的过程中有所启发。

我确实没打骂过他们,他们念书也很少花钱,我有时细细的琢磨,一个小孩从哇哇落地要把他抚养成会跑会跳,以至到成人真不容易,也就是要使他们有健康强壮的体格真不易,其中要花费父母多少精力、多少付出?要使他们能认真读书学知识也非常不容易。如果孩子既有健壮的体格,学习成绩又好,还要他们有高尚的品德,走正道,做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益的人更是不容易。所以说:培养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子女需要父母多少的心血?而且父母亲为了子女的成才,哪怕再苦再累、再难也都义无反顾。

“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在有些家庭,父母的苦心子女不理解,上下辈关系出现危机。不少孩子到了青春期干脆我行我素,让父母难于管教。孩子觉得父母思想过时,对子女不信任,老是干预他们、限制他们,于是产生逆反心理,形成逆反行为,父母为此急得团团转,子女在家像受罪……为什么呢?

我想这可能是孩子到了青春期,身体逐步从少年转为青年,从小孩转为成人,他(她)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能妥善处理、安排好自己的事,他们的大多数观点的确也是对的,但由于知识与社会阅历不足或者是环境影响等原因,他(她)们有些观点是不对的,有的甚至是危险的。父母疼他们,怕他们走错路,不成才,总想规范他(她)。也有可能父母自身的水平受局限或方法不对头,顾虑过多,老是唠叨,要求孩子接受自己的管教。孩子听多了,就觉得很烦,这样,距离越拉越大,有的孩子甚至含怒出走。这种现象如没处理好,将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烦恼与负担,影响父母的工作,增加父母的思想压力,影响家庭的和谐,影响孩子的学习,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要处理好这种状况,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处理好的。如子女出现“逆反”心态,父母千万不要靠打或骂来解决。最好是与他(她)一起出外散散心,引发一些共感兴趣的话题,讲故事,先缓解气氛,减少“敌对”情绪。或让子女到同学、到亲戚朋友家去释放、去感悟,然后再沟通。父母不要因为是家长就以为自己的话都对,也不要错了不敢承认,在子女面前要成为实事求是和诚信的榜样。

这里讲两件实事:

1、我们小时候,大队书记叫黄奚水,他与我父亲是好朋友,经常在我家门口聊天到下半夜,两人无话不谈。可是到了社教运动,黄奚水再也不能当书记了,他横下心移民到了闽北的宁化县。但在70年代他患了病,在宁化无法医治,就回到泉州治疗,然而他妻儿仍留在宁化,在老家他只有一个堂弟,家庭也较困难。父亲就叫他住在我家,由于奚水的胃开了刀,天天要少吃多餐,母亲已经够忙了,家里生活也非常困难,每天奚水要吃六餐,还不能像我们吃的那样差。可是父母并没有怨言,还是热心照顾他四个多月,直到恢复了健康才让他回宁化。回宁化之时,怕奚水路上不便,还借钱让我一路护送他。虽说药钱基本是奚水自己的,生活费却没收他一分钱。他的妻儿有几次来看望,他们有时说要借钱还我们,父母都坚决不收。

2、父亲勤学好问,以前林青仙、黄奚水等都懂一些民间秘方,特别是用青草药治疗疑难杂症,父亲从他们那儿学了不少,有些人得了像慢性咽喉炎、膝盖上生牛头风、乳肿痛之类的病,花很多钱去大医院也治不好,知道父亲会用青草药治病,就纷纷找上门来,父亲再忙,他都尽力一一给予帮忙。人家给钱,他坚决不收。有人送酒送猪脚等,他都婉言谢绝。有的人把送来的东西放下转身就跑,父亲就让我们追到大路上把东西退还给他们。最麻烦的是有时候追不上送礼的人,在我们放学后还要专门送到他们家去。直到90年代,父亲意外中了风,一脚不能着力,要拄着拐杖走路,人家去请教他时,他照样拄着拐杖,带人到田埂上用拐杖指着药草让其自己拔下来。我们很怕他摔倒,劝他不要再这样帮人了,可他说:“人家生病很痛苦的,我小心一点就是了,没事的。”

几十年来凡有求助我父亲的,他从来不推托,不知道他帮了多少人治好了病,父亲从不图报,但他的崇高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感染了我们,也得到了社会上对他的高度评价和尊重。他的高尚品德是造就他的晚辈走正道的主要原因。因为一个孩子,除了要有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品德。有的人自己不孝敬父母,到他的孩子不孝敬他们的时候才再三骂孩子,又有什么用呢?有的人老爱占人家的便宜,损人利己还沾沾自喜。导致他们的后辈在单位、在社会总不会与人很好相处,做事老是不成功。单位的人讨厌他,有的甚至犯了罪,像这样的子女父母有多担心、多烦恼!但他们从小已从父母那边学到了坏思想,要改变谈何容易?

拿破伦曾经说过:“孩子的命运是父母创造的。”确实很有道理。上世纪90年代,我看过一篇报道,令我至今感受很深。说的是一位美国妇女,为了鼓励她的两个男孩多锻炼,拿出一大一小的苹果让两个小孩赛跑,谁跑得快就可吃到大个的苹果。赛跑结束,老大跑得快,这妇女把大苹果给了老大。可老二就撒娇,在地上闹,哭着也要大的苹果,这位妇女就劝老大把大苹果让给了老二。

事隔二十多年,老大当了州长,因当年他听母亲的话,把大苹果让给弟弟,使弟弟转泣而笑,母亲欢喜,他心里高兴。过后,能让人的地方他尽量让,养成了克已待人的好习惯,因而人缘很好,加上有本事,群众拥护他,就选他为州长。老二为某软件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按说很优秀吧,然而,老二却因偷盗行为被送进监狱。在狱中,他深感后悔莫及,写信给他母亲,说是母亲害了他。信中大体意思是:当年他赛跑输了,但他耍小“聪明”,虽然才几岁,可他当时想,体力虽比不过哥哥,但能不能用“脑”要那个不该属于他的大苹果。结果想出了闹的办法,而母亲非但没批评教育他,还让哥哥把大苹果让给了他,在他幼小的心灵上,他慢慢滋长着用“办法”取胜的意念。在学校,他也使用该“办法”,每每如愿以偿,这种占人便宜的“坏种子”在他脑海中生根发芽,而且等候机会再“发挥”。直到他当了软件高工后,他认为他是全国一流的技术水平,如利用他的“技术”想“办法”,轻巧可得到10亿美元,而且不易被人识破。所以他巧妙地做了手脚,而且认为做得天衣无缝。而真的让美国出动众多专家,费时费力许久才破了案。他在狱中悔恨莫及,他的母亲哭得死去活来,但又有什么用?从这个报道中,我想大家应能得到一些启发。我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家长。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家长要多做善事,多积德,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先学做什么样的人,这是最省心的。孩子的成长进步需要经常的鼓励与引导,而不是唠叨,唠叨常常起反作用,要养成与孩子互相沟通的习惯。”

子女做错了事(哪怕是占了人家的便宜),或萌发错误的念头,要耐心帮他们分析错在哪里?怎样纠正?及时纠偏。重要的是家长不能一个批评,一个偏袒。子女要理解“天下父母心”,老虎都懂得护子,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要从小立大志,懂得孝敬长辈,做个认真学习,为家为国争光的人。父母给了自己的身躯,付出有多少,即使有再大的不对,只能当面沟通交流,帮他们提高认识,不能抱怨,更不能不孝。

在这里摘录《论语》的一段与大家分享: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父爱如山 第十章 培养后辈方法多 潜移默化效果好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爱如山 第十章 培养后辈方法多 潜移默化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