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大纲》读书笔记

我手头有两本书,一本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一本是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不过我喜欢胡适那本,因为我是有商业目的的,是为了从中思考企业管理理念\超大企业或无边界企业的管理理念。我认为中国哲学(老子说孔子说荀子说等)都是理念,有人神神叨叨目的不纯的把这些学说称为国学。我不修心养性,我只研究这些“子曰”对各种事物的看法观点本质。冯友兰是教授教书太学术化,他的大砖头《中国哲学史》非我的目标,而胡适其实不太教授化,从他当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核心人、当北大校长就可见一斑,他其实带有自己的社会治理观点理念。这就是我喜欢胡适那本书的原因。


尤其胡适有汉学的扎实基础,又获得了西方的研究方法论,他的史料收集、辨伪、校勘、训诂、明变(找演进脉络和关系)、求因(从历史社会背景\思潮背景\作者出身经历背景)、评判(对同代或后代学说影响\对社会政治影响\对社会人影响),这套方法论很实用且严谨,值得一看(千万别看那些神叨国学)。而且胡适截断到春秋战国就结束了,这和我的观点一致,我也认同后来汉唐宋明清所谓的思想家哲学家都是对这些哲学的整理和细化(等会我会讲到很多人崇拜的王阳明和这些远古哲学的关系)。胡适也没有像冯友兰讲佛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佛学已经是经过翻译\汉族化的了,很印度佛学已经有很大不同,现在的中国佛学已经融入了儒、道、法很多思想。就如同基督教遍及欧洲也是融入了天主教、伊斯兰教很多学说思想。


我们不谈宗教不谈鬼神,就谈他们宣导的学说思想。胡适也认为全球一体化,人们在哲学思想方面也会产生统一的归一的哲学学说思想。西方,希腊的天主思想、中东犹太的基督思想,逐步在罗马帝国融会发展,再经历文艺复兴、英法德,直到现在的美国清教徒。东方,东南亚佛学思想和中日韩儒学思想融会发展。目前走到21世纪,东西方两大脉络,在全球交通\贸易\金融\政治\信息互联网化的今天,也该有全球化的哲学思想。看来人们需要好好把现在所谓的普世价值整理出来,从普世价值理念衍生出映射出机制、制度。这就把哲学和社会、政治、企业关联在了一起,能够从虚到实转换成价值。


以下是我对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读书笔记,这是东方哲学的一个框架要点。


在总结之前,胡适先把这些思想流派分了一个类:
忧时派(只是叹息现在的种种问题就没有下文了)


愤世派(只抨击不对而提不出建议主张)


厌世派(反正也看不透理不清现在也解决不了不如跳出这些烦恼自己精神世界一统逍遥自己)、


安世派(反正也看不透理不清现在也解决不了,但相信时间会改变一切、人各有命、做好自己小日子、安分守己)


纵世派(反正也看不透理不清现在也解决不了,不如顺应时代识时务者为俊杰也贪图点富贵活的滋润,何必整天愁心)


现实派(有主张,要解决问题,要彻底解决问题,要奔走去影响统治者让他接受自己的主张来解决现实问题)




一、老子


老子比孔子还大20多岁。老子认为现在社会这么乱就是统治者没能力统治却还非瞎统治,而且老子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都有自己的原始本性,不需要你多指挥多管,整个社会、人与人、事与事都会互相影响,都会按照它的规律去走的(这就是冥冥之中的道),就如同东西贵了自然就没有人买了,你瞎控制物价反而更扰乱万物的因果关联影响。


所以老子宣导无为而治,统治者治大国如烹小鲜(做鲜小鱼不能老翻,要小心翼翼得照看)。当然老子宣导的让社会、人们回归到原始社会,人人苦修节欲、只保证基本衣食住行、也不用知道太多这不对,不过他是想解决整个社会都无为而治,所以对统治者提出要求,也对被统治者提出要求。不过老子宣导的让人们靠自己的本心做事理解事这是好的。


老子有《道德经》,分为道、德两部分。老子在道部宣导了自己认为天地社会间有自己的关联和规律,在德部宣导了最关键的道是德这条道。德部花了大量文字来描述什么才是德,这和孔子《论语》大量子曰对话讲述“仁”是一样的。


二、孔子


孔子出身于史官和法官家族,所以孔子认为现在社会糟是人们把老祖宗本来好的东西都忘记了或扭曲认识了,本来老祖宗那些东西就能解决问题,如果大家都遵守那些规章制度,整个社会就天下太平了。


所以孔子根据现实社会需要,重新修编了《尚书》《春秋》《诗》《礼》《乐》以及还有后来集结的《论语》。《尚书》和《春秋》都是假借历史来说明孔子要宣扬的规矩(过去人光看干枯理论还不好理解,所以都是拿事说理,甚至庄子拿比喻故事说理)。该怎么说话、该怎么做事、该怎么待人接物,该怎么奏乐,全都有规矩,每个阶层的人(王侯\贵族、士\大夫、庶人)都有各自对应的规矩。


孔子编写了标准教材,开私塾讲课,并且周游列国希望国君支持他的想法让他大办私塾大力招生来普及教化众生。孔子相信人是好的,可以教育感化的,但必须告诉他正确的规矩,指导他按规矩办事做人。所以孔子开创了教育这个行业,并且把教育动作落到了现实,其他人还停留在学说层面。


孔子想做类似德鲁克之于管理学的集大成者,希望建立一个统一框架来指导未来,而不拘谨于自己建立的那点标准。所以孔子也修编了《易经》。《易经》的核心是:易、象、辞。易是由简到繁的种种变化、象(同相)指的是基本的64个原型(类似于原子模式),辞是对于种种变化的推导解说。大一统的思想学说往往都是比较虚的需要意会的,这和《道德经》的道是归一的。


至于后来的朱熹,更把规矩发扬光大。但朱熹融入了老子的规律本性一说,认为万物都有其本质,你要观察分析思考透每件事物(这叫格物)的本质规律你就悟透了(也有点佛学的开悟涅槃意味),朱熹也融入了孟子的思想,认为只有认清了万物的本质规律才能灵活应用而不要一个规矩死板传代沿用(孟子也不赞同死板规矩而希望灵活应用,只要能守住百姓大义,统治者有点其他毛病还是可以容忍的,无须统治者成为圣人般道德要求)。所以朱熹修编《大学》“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你再看,朱熹很讲究规矩、德。所以他是孔子和老子的融合,他也讲究本质、规则、推理论证、应用,所以他也是孔子和孟子的融合。所以元明清以朱熹的修编四书五经作为标准课本和科举考试也是有原因的。


三、墨子


墨子出生于士阶层(功勋战士),但墨子却讨厌战争。战争是实战的,所以墨子的导向也是实战的、灵活的,要有原则和模式,但需要根据当时当事来灵活应用。墨子出生时孔子已经五十多岁了,墨子和孔子都是鲁国人,所以墨子有自己学说思想时正值孔子学说在鲁国大流行,而孔子宣扬的要教育人心、要标准规则很厌恶。他认为面对混乱和战争已经不能对狼教育了,只能抗争(不是战争),而且不能刻板规则,必须灵活。


墨家信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所以你看墨子信徒们都是结成一派,这个派有严格的岗位角色和分工。这有利于组织抗争。墨子信冥冥之中总有公正的天(老子思路),墨子信徒们是替天行道,他们到各国救世解放众人。墨者需要苦修自己,就如士兵一样,他们讨厌儒学繁杂不实用的礼仪、奏乐、墓葬,因为他们是战士。所以他们要互助(兼爱)、非攻(防守\纸上谈兵)。


墨家讲究去做、灵活应用(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应该怎么变形应用,不像儒家要这样做那样做才叫标准仁才叫标准德)、在实战中成长(而非读书成长)。孔子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努力做,墨家却非要求证一个结果。


墨家讨厌礼仪、奏乐、墓葬、苦修经历、敬畏公正的天、追求大小强弱都平等,和佛学的小乘佛法思想很类似。


四、庄子


庄子出生的更晚一些,他已经到战国时期中期。春秋时期五霸还把周天子假奉、还在平衡诸侯,而战国时期就完全把周天子扔一边相互打仗侵略,只为资源没有正义正名,拳头说话。


到这个地步,庄子认为无能为力了,老子还想让国君明德、无为而治、让人民恢复最简朴生活,庄子也不同意墨家的纸上谈兵说服论证的思路,庄子认为秀才遇见兵根本没法说理了。忧时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自己内心逍遥,所以庄子属于厌世派(其他还有忧时派、愤世派、安世派、纵世派、现世派)。


庄子认为就让时间和冥冥中的自然规律来改变一切吧,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五、荀子


荀子不同意庄子的逃离,他相信人一定能改变天以为人用。荀子承认人心本性(要随本性来导来利用,而不是像佛家老子墨家禁欲望)。但荀子认为人心天性是坏的,所以要引导要有节制甚至要限制要法度。因而荀子的学生如李斯、韩非更是把法典推向高潮。


荀子要规则(儒学),又要灵活(墨家),又要法度(墨家\法家),又承认人本性(老子),但又承认人本性恶(相对儒学孟子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是思想集大成者。出世与入世、现实与浪漫,各派别已经都百花齐放了,所以荀子生得逢时。并不是秦统一六国才灭的百花齐放(焚书坑儒主要是焚烧阴阳方术和骂秦国的书)。


荀子是儒学发展的最高级别,儒学是东方哲学思想的代表,经宋元明清整理细化,就成了我们现在的样子。当然近现代的焚书坑儒把我们的这些本来面目又扭曲改写了,所以我们需要读读上一代思潮留下的产物。


六、总结


看完《中国哲学史大纲》,知道了每一家学说的核心导向思想和产生背景以及给社会给人留下的影响价值。但中国哲学仍然缺乏清晰的映射到机制再细化到制度流程,这是看不到的。虽也看过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但制度和哲学思想的对应关系还是没有找到。我们的哲学思想书籍变成了科举工具,成为精英进入政治体系的敲门砖,但敲完就和政治制度建设无关了。也看过吴晓波写的《中国历代经济改革得失》,里面各位政治家进行经济治国和政治制度改革,号称法家,但和咱们的哲学思想也没有关联。


还得返回来再看我过去写的那篇《基督宗教\清教徒、英国制度\美国制度》。那是有层层映射落地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