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态度强硬的医生,是什么体验?

遇到态度强硬的医生,是什么体验?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在医院门诊,您遇到过态度强硬的医生吗?病人小心翼翼地说话,分分钟被他给戗回来。

医:“你得的是乳腺纤维瘤,不是乳腺癌!不归我看。”

患:“可是我不舒服啊……”

医:“我们只治乳腺癌,不治不舒服!”

患:“这片子上的阴影没事吧?”

医:“看得懂吗?片子不是给你看的,是给医生看的。”

……

患:“医生,我们在其他医院看的,诊断是恶性的,让我找您做手术。”

医:“手术就说手术!别说什么良性的、恶性的!”

患:“xx主任说,建议我们手术。”

医:“做不做手术是你们决定的事,不要说别人说什么。”

……

这样的对话,在门诊中,比较权威的医生和患者之间比较常见。医生面无表情,冷峻而不近情理,一句废话不多说,那强硬的态度让你分分钟想去投诉他。

医生不知道病人心里很痛苦吗?他们不应该待病人如亲人吗?他们说话就不能委婉一些吗?

态度和蔼,语言委婉,顾及对方心理感受,这些优秀的行为处事原则而备受我们推崇,但有时,在特定的环境下,尤其在面对一个关键问题时,简短而直接的信息表达可能更重要。

-2-

讲一个医疗行业以外的故事。

1997年的夏天,韩国曾经发生过一起空难。一架飞机在降落的时候,遇到大雨,撞上了机场附近的一座山,机上254人共有228人遇难。事后调查,事故原因是机长当天非常疲倦,做出了一系列错误的决定而导致。

那么,问题来了。在当时,机组其他成员在做什么呢?他们是否及时发现了问题并提醒机长?

答案是:他们真的提醒了。

只是当时他们提醒的语气太过委婉,机长在非常疲倦而情况又紧急的状态下,根本没有听出下级委婉语气中的真实信息,最终酿成大祸。

需要说明的是,在韩国的文化传统中,等级意识很强,下级对上级说话是不允许语气强硬的。

有时,强硬和直截了当地语言表达显得更重要。

-3-

病人在面对一个比较重的疾病时,会四处求医。在没有确诊之前,患者和家属都急切地想从医生那里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这个时候,他们的思维往往是混乱和非理性的。

医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面部表情、说话腔调、肢体动作都会成为被病人解读的重要参照。

患者往往会过度解读医生在这些表现中传达出的信息,产生错误联想。

在大医院里看专家门诊,留给每个病人的时间基本就在几分钟内,这就决定了,医生必须要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关键问题上。

很多时候,他需要将一个明确的引导或信息直截了当地传递给患者,让他在“关键问题”上,直奔主题。当患者存在错误的想法或胡思乱想时,要用果断地的语气及时制止。

如果一味地要照顾患者的心理感受,尽力组织语言去关心去抚慰,不仅时间不允许,更会让病人脱离疾病本身而陷入情绪和疑虑中去沉淀,去打转,这不是在真的帮助病人

他们不刻意去迎合患者情绪,冷漠的脸色也让人难以接受,但却很真实。

就像上面提到的医生,直接说你的病不归我看,片子你也看不懂,就是在明确地告诉患者,你得的不是癌症,别瞎琢磨;提醒患者,不要一上来就说良性的恶性的,是在说明,再大牌的专家,诊断都不可能百分百正确。

在对待疾病的问题上,当我们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层面的时候,一定会理解这些医生。

很多病人辗转多家医院,最后来到他们面前,虽然没有得到暖心的话,但心里却很踏实。

就像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欧阳涛主任所说:

医生的态度和方法是术,为病人核心利益提供专业服务才是道。

术有千万,道是唯一。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遇到态度强硬的医生,是什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