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会比较长,也不太容易理解,请你扶稳做好平心静气,让我们开始下一段艺术旅程。
正式开始之前咱们先说点别的。
还记得之前讲到的毕加索的作品吗?对,《格尔尼卡》,一幅控诉战争暴行的作品。还记得画面中的那个人物吗?ta拖着伤痛的躯体,抬头向往着光明。
后来我又讲了《我们的身体》,目的就是提示你时时去关注自己的身体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微妙反应。人类的头部一直被视作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指挥我们行为的司令部就在脑壳里,最敏感的感觉器官——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也都集中在这里。我们看不见自己的头(除非看镜子)却能看到躯干和四肢。有人认为,大脑是灵魂的居所而四肢是仆人。
古埃及的法老去世后就会戴上黄金制成的面具。古埃及人相信通过这种办法能够让法老的灵魂实现永恒。
同样是距今3000多年,在成都的商代金沙遗址中发现的黄金面具。有些专家认为这可能是祭祀的用具。
在佛教的传统中也有给佛像(或佛面)贴金的文化。信徒们认为这会有很大的功德。
再来看我们的波依斯,他把自己的头先抹上蜂蜜,贴上金箔,然后抱着一直死兔子给它讲绘画。
这就是他的另一次重要艺术表演《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
这件作品实施于1965年,波依斯脸上贴金箔,怀里抱着死兔子,右脚鞋系着一片钢板,左脚鞋系着毛毡。他把自己关在一个房间里,所有人都只能通过窗户观察他的行为。波依斯很认真的在给怀里的兔子讲挂在墙上的画,还时不时让兔子头和耳朵触碰画面,仿佛是让兔子去闻去听。整个过程持续了三个小时。最后,门被打开。当观众涌入房间里的时候,波伊斯抱着那只死兔子静静地背对着观众坐着。他具体跟死兔子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很多人都觉着这作品极其晦涩难懂,但却轰动了世界。
有人说整个过程是一个萨满教的巫术仪式。让我们先把那些理论和标签放在一边,用我们的直觉去感受和体验。
波依斯的表演中有几个要素:头贴金箔、涂抹蜂蜜、抱死兔子、脚踩钢板和毛毡、讲解绘画、封闭的空间。我来分别细说。
黄金
我们经常把什么比做黄金?时间、阳光、心灵等,说明黄金给人的印象是珍贵的、永恒的,纯粹的,同时也象征财富和地位。上文说过,人类认为黄金有一种不朽的价值。
蜂蜜
我们的祖先就认为蜜蜂是神圣的动物,蜂蜜的治疗作用很早就被人类认识到了。波依斯对蜜蜂做过深入的研究。他发现蜜蜂并不具有个体的功能,只有作为集体成员的功能。他觉得单个的蜜蜂仿佛一个细胞,在整个蜂群这个“机体”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这样看来一个完整的蜂群就像我们人体一样,蜂后像是大脑,不同分工的蜜蜂则像是人体的各个器官。蜂蜜就像血液,为整个机体带来营养。作为蜂巢的材料蜂蜡则像人体骨骼。在波依斯的许多作品中经常出现蜂蜜和蜂蜡。
怀抱死兔子
人类将兔子作为图腾也有很久远的历史。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古代日耳曼人以及我们中国人的祖先,都把兔子作为一种有神性或吉祥的动物。西方的复活节会用兔子和彩蛋来象征(据说兔子与耶稣复活有关)。中国的古人则认为月宫中住着兔子。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动作,还有强大的繁殖能力,这些特征都使可爱的兔子成为动物世界里的主角之一。波依斯有一次说:“我是一只异常敏锐的兔子!”。
你不会恰好是属兔子的吧?
你在童年的时候一定有心爱的玩偶吧?也许是芭比娃娃,也许是毛熊,也许是木偶,那时的你是不是经常抱着他们,给他们讲故事,跟他们玩,抱着他们睡觉?你知道玩偶没有生命,也不会听到你说什么,但是你会给他们无私的爱,就像你的妈妈给你的爱一样。你会说,因为是小孩子嘛!其实,成年人也是从孩子过来的呀!而且大部分成年人丢失的就是孩子的纯真。不过也有例外,就像下面这位。
看了上面的文字,你再设想自己像波依斯怀抱一只死去的兔子,给它讲着你感兴趣的事情……你会是什么感觉?无奈、哀伤、孤独,是不是觉得虽然事已至此却又想尽力而为最后再为兔子做点什么?
脚踩钢板和毛毡
钢板即是工业化生产的标志性产品,又给人一种冷漠无情的感觉。我认为在波依斯的这件作品中,钢板象征的是人在现代文明的生活中那种冰冷的理性,那种过度的逻辑思考给人们带来的精神负担,同时也暗示工业的发展对于以兔子为代表的自然界造成了灾难。而毛毡是波依斯的又一件标志性创作素材,他认为毛毡这种用动物毛制成的产品能够给人带来温暖。毛毡既代表一种温情的存在,又暗示仅仅同情是不够的,还要做出必要的行动。
讲解绘画
波依斯15岁的时候就显露出惊人的绘画天赋。大学时他又选择了学习雕塑。也就是说他受过传统艺术的严格训练,但他没有沉溺在原有的表达方式中,而是提出了“社会雕塑”这个理念,将艺术行为扩展至更大的范围,除了日常用品还包括人的语言、行为等(这一点我们会在以后细说)。波依斯给兔子讲绘画的这个行为已经构成了他的艺术作品,那么绘画就变成了他作品中的一个素材。我想这里是暗含着波依斯意图突破传统之意,将那些画框里的艺术,那些所谓的高雅扩展至我们生活的日常行为之中。
封闭的房间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波依斯没有让其他人参与,这跟他别的一些使观众充分参与的作品不同。我想这是波依斯有意让大家不必去关注他具体说了什么,而是让人去思考这个行为本身的含义。波依斯是孤独的,因为跟他同时代的人很难理解他。波依斯也直面这样的孤独,他拿这样的一件作品告诉大家:通过一扇窗的角度——象征局限的视野——观看、理解都只能是片面的。你想想,我们看待任何事情不也同样是有局限的吗?不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理解问题?承认这种局限并不可怕,有了这样的认识才会包容和善待那些你一时理解不了的人、事、物,我们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加博大。
我们再整体观察这件作品,波依斯呈现的形象又让我联想到了《格尔尼卡》中的那个人,一样是步履蹒跚,一样是在一个压抑的所在,一样是守望光明。波依斯在那个房间里做的所有事情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他的这件作品只留下了图片、文字等等这些记忆的碎片,却仍在被现在的人们讨论着思考着,也载入了史册,他的思想还在滋养和启发着年青的你们。
总结:我认为在《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中,波依斯并非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是在做什么宗教仪式,是在布道,是给人们设置与自然交流的谜团。他给死兔子讲绘画,无论对方是否能听懂,是不是人,信息是否能有效的传递,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讲”这个行为本身。他把金箔贴在头部——这个灵魂的居所,代表精神的神圣、永恒和纯粹;头上抹蜂蜜,代表像蜜蜂那样消除自我无私服务的奉献精神;怀抱兔子,代表超越身份、种族甚至物种而实现平等;死亡的兔子,代表超越生死和时间的概念;脚踩钢板和毛毡,代表降伏坚硬的理智和节制温暖的柔情,不做人为的分别;他讲的是绘画艺术,是人类追求美好和崇高的精神结晶;禁止人们参与其中只能通过窗户围观,代表让人们不必关注他所讲的内容和细节,只要知道他在做着这样一件事就够了。波依斯就是要告诉大家,人类的存在就是用行为去承载一种永恒的精神。什么精神?就是超越偏见的平等、看破生死的博爱和消除概念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