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的是音乐还是音乐带来的体验

我从小五音不全,每次跟朋友去 KTV 除了玩骰子没别的事干。除了基因,这恐怕也跟我对听音乐的方式有关,印象里过了青春期我就再没有过歌手这个概念,所有音乐——只要不是太过刺耳,对我来说都是无差异的,反正也就只是为了放松嘛。

我相信我绝对不是个例。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信息爆炸顺手就扩大了人们获得音乐的渠道,这导致垄断变得愈发困难。超级明星——尤其是那种经典歌曲多到足够开演唱会的明星,越来越少,人们更注重歌曲本身的质量,而不是这首歌曲来自于谁。当然你也可以用脑残粉的例子来反驳我,但我指的是沉默的大多数。

这带来的当然就是电台类 App 的兴起。以豆瓣电台为代表,它们表面看上去跟传统电台节目无异,采用的都是“你很难猜准我下首歌会放什么,却也总不会偏得太远”的随机模式,但骨子里却是个兴趣学习的算法。这恰好是豆瓣最擅长的,用的越多,它就越懂你。

这一切的前提自然是人们对音乐态度的转变,从传统唱片时代的“我非要把这张专辑从头听到尾”,到 iTunes 时代的“我只会购买我喜欢的这一首单曲”,再到现在的“我只是想有个不那么刺耳的背景音乐而已的”,代表了大众音乐品味的成熟——注重内容本身是成熟的标志之一,也代表了碎片化时代我们对所有文化品的消费方式的转变。

当然,这个例子多少是有些过时的,毕竟豆瓣早已不再是文艺青年的标配。兴趣算法除了本身的精确度外,最大的问题在于冷启动——假如不能在两分钟内抓住用户的心,你就不会再有机会收集任何个人数据了。

但 emo,这个源自独立音乐先锋落网的情绪音乐 App 却走了另一条路。

首先,你一定会被它有趣的启动方式所吸引——通过前置摄像头捕捉你的表情,分析出高兴、悲伤等情绪,再据此推荐给你音乐。顺便提一句,这项技术的背后是一登,一个致力于刷脸的公司。

其次,你无须担心这些音乐的品质。毕竟落网是业界口碑最好的一个。最起码,只是想要放松一下的你可以放心,这里基本没有中文歌曲。

最后,理所当然,情绪识别只是个噱头,这款 App 骨子里做的还是是情景音乐。无论从什么方面来看,情景都是比兴趣更有效率的筛选标准,毕竟这个时代,你真的很难明确描述自己喜欢什么,但却可以轻松地说明自己在干什么。

再精确一些的话,emo 做的是情绪音乐。仔细想想,人们的使用场景似乎也真的没那么复杂——有的时候,我们真的只是想通过音乐找到情绪的共鸣而已。

这带给我的启示当然不只限于音乐。

这两年移动互联网前所未有的火热,任何产品都渴望成为大而全的平台,最好能把所有路都堵死,不给对手任何机会。但实际上,科技的未来必将是专业化的,健康的市场下绝不会存在整个行业的寡头垄断——你看,即使是 Facebook 这样的巨头,也无法阻止 Snapchat 这样公司的生长。因此,抓住最本质的需求往深了做,比一个能够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平台要容易生存的多。

这就好像又回到互联网的初期阶段,每个工具只专注于解决一件事,就好像村上春树在那本被文艺青年奉为圭臬的跑步书里也曾提到:

“现时的我,还不想将音乐和电脑搅合到一起,就好像不将友情、工作和做爱搅合到一起一样”。

科技的未来,想必大致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需要的是音乐还是音乐带来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