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堂随笔录『读经随笔』

    虚云的“戒”字让后辈佛子参透了脑壳,都想从中悟到玄机,但见性者有几人呢!时移势易,佛家文明传到东方近2千年历史,但真正发生巨变是在五祖弘忍时期,弘忍在当时彼受争议,但弘忍决对是前所未有的纵横运筹的高僧,五祖派六祖捧《金刚经》入岭南,派神秀大师捧《椤伽经》入长安,但祖位传承给慧能,五祖已洞察到六祖的成功,同时也希望参佛者别忘了《椤伽经》的修行证悟之学。

      慧能从岭南入黄梅,闻《金刚经》便见性。一偈本来无一物,何事惹尘埃,更是传唱千古。而神秀大师却奉行《椤伽经》的宗旨,实践着他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的教义。二种修行方式其实无高下之分,只是五祖能审时度势,因势而教。

      当时岭南为蜚荒之地,民风淳厚,本性近佛性,便出现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六祖慧能,所以五祖命六祖捧《金刚经》入岭南,只须点拔当地民众,便可使民众见性成佛。而北方的长安为繁唐之都城,民众受社会习俗染之甚深,自性埋沉,难见自性。于是五祖命神秀大师北上传授《椤伽经》,让民众参悟证道,依戒、定、慧方式严格修行,除沉疴见自性。

      二种宗义在南北方同时传授,南方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于是见性成佛的禅宗教义风靡全国,一花开五叶,几乎传遍东土,《金刚经》几乎是佛家唯一教材,但时势星移,地理易变。因势利教的方式没有普遍惯彻,反如成了一言堂。随着社会的演进,物貭的繁多,人心蒙尘更深,单凭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义,很难拂净蒙尘,见性成佛,所以便流于促膝谈心性的流弊,大家只以嘴谈而不用道证。特别是清后期,随着列强侵略,物资丰繁,战争频频,民心诡诈,自性深埋,难见天日。于是当时有识之士便重提戒、定、慧的修行方法。弘一大师修南山律,虚云大和尚教义重戒。戒为先,戒显性之物见,戒内性之意识,控制自己的一点一滴的漏习,让自己一点一滴的清静,这便是虚云的“戒”偈。

广域堂随笔录『读经随笔』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广域堂随笔录『读经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