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阿列克谢耶维奇相遇

与阿列克谢耶维奇相遇_第1张图片
阿列克谢耶维奇

        在遇见S•A•阿列克谢耶维奇之前我以为世界是平静的,是一弯未经风雨、不起涟漪的死水,周身的一切都在慢慢、慢慢地进行着,事情的走向总像是蕴含着某种难以明说地暗中注定……遇见S•A•阿列克谢耶维奇之后,看似依旧保持原状的世界变了模样,死水之下是暗流涌动。这个来自白俄罗斯的女人连同她笔下的所有与我出于个人认知而构建的世界发生了一场悄无声息却又惊魂动魄地碰撞。此后,万事皆变。

        初遇阿列克谢耶维奇时的我正坐在偌大的国家图书馆中,四周寂静的近乎神圣,不知不觉间就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了。我坐在靠窗的位置,刺眼的阳光经过一层层通透的玻璃,温柔地投在桌角上。手上那本《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的红色封皮竟似鲜血一般,在无意中暗示着那些虽无名姓却活生生的人们终将面对的惨死的结局吧。

与阿列克谢耶维奇相遇_第2张图片
切尔诺贝利
与阿列克谢耶维奇相遇_第3张图片
切尔诺贝利前后对比图

        作者笔下的切尔诺贝利是静谧安详的,那里有阳光普照、鲜花盛开,有成群的奶牛、欢跳的小狗,有憨厚和善的老妇人会冲着过往的路人露出温暖笑容……但这千般风景皆是过往云烟,一场震惊世界的核电站爆炸事故像是恶魔的手,一瞬之间撕碎了这里的幸福美好,遍地碎片拼凑出的只有死亡与鲜血。看着末日的到来,我以为一切都会结束——核电站被毁了,放射性物质被释放了,人们被撤离了——切尔诺贝利就恢复平静了,然而随着那一声巨响故事才刚刚。在每一处辐射严重超标的地区仍住着成群的老人、孩子,在核电站的废墟上仍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在昼夜不停得清扫废墟,在设有栅栏严禁翻越的地方仍有人趁夜色偷偷潜入……你以为是他们无知,实际上却是因为政府封锁着各路有关放射性物质泄露的消息以“防止”人群恐慌。因此一切还在继续,平静的背后是一场以生命为代价的冒险,当地人连同被派来做清扫工作的小伙子们相继开始死亡,死相及其惨烈­­­­­,大­片大片溃烂的皮肤加上不知缘由的出血现象几乎让人难以辨别出他们的相貌。即便­­­是这样,苏联政府依然保守着“秘密”。

        阿列克谢耶维奇通过被采访者们的口述录音以文字的形式还原了这场灾难。采访中有痛哭、有悔恨、有咒骂、有哽塞,一幕幕真实、残酷的场景直逼人心,让我们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随着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的死亡,我似乎觉得自己成为了那些讲述者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在怒吼、在咆哮、在痛哭、在诅咒,被什么不知名的东西拉着,深深地陷入了悲痛之中,甚至情愿相信这是一个恶意的谎言。但却因为难以接受、因为前所未闻、因为束手无策,所以痛苦中又生绝望。

        后来,又是坐在国家图书馆中那个靠窗的位置上,我翻开了封皮同样鲜红的《锌皮娃娃兵》。虽然窗外不再明媚,冬天特有的雾蒙蒙的感觉正笼罩着整个北京城,但我却陷入了同样痛苦绝望的深渊。

与阿列克谢耶维奇相遇_第4张图片

        《锌皮娃娃兵》的背景是从1979年开始苏联对阿富汗进行的长达十年的侵略战争,苏联为了保证自己能有效控制阿富汗政府而派出军队推翻他们原有的政权,但苏联有一次对那些二十来岁的年轻的即将上战场的孩子们隐瞒了真相,告诉他们,他们去阿富汗是为了帮助当地人建立国家,是一场人道的国际救援。

        在几乎没有任何军事培训的情况下,这群天真的孩子们变成了战场上的娃娃兵。一天天过去,在家中翘首等待的家长们终于收到了军队传来的消息,随后送来的锌皮棺材中躺着的正是他们的孩子。

        后来的人们都认为这场战争是无意义的,人们认定这是“二战”以后苏联最失败的决策,人们用一串串伤亡数字权衡战争的胜。多么可笑,多么残酷。我们是否想过这场战争对于那些甚至都算不上苏联军人的孩子们意味着什么?他们满怀热血地在战场上拼命;他们见过自己的战友被炮弹炸成肉泥,只能用铁桶收尸;他们见过上一秒还在和自己说话的朋友下一秒就变成冰冷的尸体;他们见过失去双腿、双臂的人,小小的躺在病床上……我们是否想过在地狱徘徊过的他们如何回归正常生活?

        躺在墓地里的孩子静悄悄,守在墓地旁的母亲肝肠寸断。即便看过不少有关战争的电影、文献、书籍,我也无法找出哪一部作品能像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这本《锌皮娃娃兵》令人绝望。她的文字能让我们恍然明白战争的背后是一个个的人、是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不是用于计算的数字。每一次的牺牲在换来集体荣誉的同时也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结束,一个家庭的破碎。没有人可以靠着奖章和回忆生存,死去的便不再存在。

与阿列克谢耶维奇相遇_第5张图片
高莽 绘

        面对阿列克谢耶维奇和她笔下饱含血泪的灾难史,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给出了这样的授奖词:“她的复调式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为了了解这个时代难为人知的痛苦、伤痕,为了避免更多“无意义”“失去尊严”的死亡,为了安抚逝去者悲痛的灵魂,我期待着再次与阿列克谢耶维奇相遇。

后记:

        我真的是一个不习惯于写读后感的人,通常只是做一些旁批,但是读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这两本书之后,我发现旁批已经远远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复杂了,于是我写下了这篇文章,既是对情感的宣泄,也是想要致敬这位作家。

        说实话,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真的很难,从翻开的那一瞬间起就注定要接受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打击。好不容易“熬”到了最后,却不成想,那些关于死亡的片段永远留在了记忆中,清晰得仿佛身临其境。也许,这就是她的魅力吧,又或许这就是现实的残酷。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阿列克谢耶维奇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