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作者:[美]亚当·奥尔特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作者:[美]亚当·奥尔特_第1张图片


内容简介:

欢迎来到“行为上瘾”的时代!

我们中近半数人至少有一种“行为上瘾”:无时无刻盯着手机,不断刷朋友圈,通宵追看电视剧集,没日没夜打游戏,频繁查看邮件,用太多时间工作……

而那些生产和设计高科技产品的人,却仿佛遵守着毒品交易的头号规则——自己绝不能上瘾。乔布斯的孩子从未用过iPad,Twitter创始人没有给两个儿子买过平板电脑,游戏设计师对“魔兽世界”避之不及,数量惊人的硅谷巨头们根本不让自己的孩子靠近电子设备……

这是因为,上瘾行为带来短期的快乐,却会破坏长期的幸福——

智能手机抢夺我们的时间,危害我们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质量。

电子游戏让千万年轻人沉迷其中,失去了正常交流的能力。

可穿戴设备让很多人运动上瘾,出现了运动伤害。

无处不在的高科技让购物、工作、色情变得难以回避。

以大量科学研究为基础,本书揭示出一个惊人真相:行为上瘾的生理机制与药物上瘾相同——沉迷于电子游戏时,你的大脑看起来就和海洛因吸食者的大脑一样。本书将会说明商业公司利用哪些原理设计出诱人上钩的高科技产品,并且会指导我们摆脱行为上瘾、重获生活掌控权,也帮助孩子远离上瘾、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

亚当•阿尔特(Adam Alter)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营销学副教授,同时在纽约大学心理学院任职,曾被评为“全世界40位最杰出的40岁以下的商学院教授”。

他的研究领域侧重于判断与决策、社会心理学、消费行为学等,其研究成果被广泛刊登于重要学术期刊中,并且出现在全世界许多电视、广播和印刷媒体上。《纽约时报》《纽约客》《经济学人》《连线》《华盛顿邮报》《大西洋月刊》等重要杂志都刊登过他的文章。他著有两部《纽约时报》畅销书,最新且最畅销的就是《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译者简介

闾佳 资深翻译工作者,主攻通俗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经济管理及科普方向的非虚构类作品,历年来已出版多部广受好评的翻译作品。


精彩书评:

关于这本书详细的介绍瘾是什么?瘾的戒断,以及瘾如何防治,瘾的利用。

大多数的人都是谈“瘾”色变,在他们的印象中,像毒瘾,烟瘾,酒瘾等等一系列的“瘾”危害性很大。人,一旦有了“瘾”,就像是着了魔一样,丧失了自我。事实上是这样吗?这本书告诉你其实不是这样的。

首先谈及“瘾”,作者在书中就谈到了瘾的定义,“瘾”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一种行为障碍。作者在书中甚至近乎夸张的比喻:呼吸,甚至睡觉都是一种瘾。嗯,听起来实在是骇人听闻,呼吸也是一种瘾?是的,任何行为在某些情况下都会变成一种伤害自身的“瘾”。这种过犹不及的行为对自己造成了伤害,而自己却又几乎停不下来。

谈到“瘾”,不知大家是不是觉得瘾一旦产生就几乎无法回头了,事实上也不完全是对的,连成语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大家都似乎是认为确实如此的,书中讲两个真实案例,它会让我们改变了这个认知。

在越战时期,一大批美国军人在百无聊赖的越南战场上染上了毒瘾。战争结束时,很多官员都非常担心,要是这些毒瘾军人回归社会后毒瘾复发怎么办?要知道,他们可是训练过的军人,要是发生什么动乱简直不可想象。可接下来的后续进程让人大跌眼镜,那些毒瘾军人在通过医生戒断回到社会之后,那些曾经的毒瘾军人中只有5%的吸毒复发率,而剩下的90%多没有复发,他们依然是一个健康的普通人。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数据有些匪夷所思啊。是可卡因不得劲了,还是军人们口味飘了?为什么有这么低的复发率,难道军人的意志力这么强么,强到能克制住毒瘾吗?

许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都觉得政府数据造假。直到一个科学实验出来,实验的内容是这样,科研家们在老鼠的大脑上做了手脚,让那些老鼠在笼子里接受电击的时候,就会产生兴奋反应。如果不去控制这些老鼠,这些老鼠大多会主动去电击而力竭身亡。然后,科学家把“瘾耗子”放回到一个正常的环境里,却发现那些老鼠在那些正常的环境里却变得很健康,即便给他们电击玩具也不玩了,老鼠们几乎没有再回到电击成瘾的状况。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科学家得出结论。瘾,是一种复合型的产物,我们夸大了药物成瘾的效果。瘾君子们若是能摆脱糟糕的环境,回到健康的社会环境中,那么瘾就缺乏足够的连续性动机发生了。就像那些越战军人一样,刚回到有家人,有朋友,有工作的社会环境下,他们就不会再去吸毒了,即使吸毒给他们带来非常好的生理体验。

瘾确实是一种很糟糕的行为,可是它并不是不能控制的,如果自己的生活方式足够健康的话,那么“瘾”是可以祛除掉的。

科学家怎样去控制老鼠上“瘾”呢?科学家们,他发现“兴奋”与“愉悦”在产生时,大脑会分泌一种多巴胺类的激素。一旦分泌出这种“多巴胺”,人(老鼠)都会渴求于这份快乐源泉,追求那些带给它强烈兴奋的目标。

大脑生产这些多巴胺的方式却是有规律可循的,作者列举了大概有几种方法,

第一种是药物,某些药物(类似毒品),它可以刺激人的大脑,强烈产生多巴胺。

第二种是人类从古至今的思维模式,比如玩游戏,完成目标时的喜悦感,奖惩机制,某些事情产生的正向反馈,某些随机性行为,觉得这些都会让我们的大脑多分泌出一些多巴胺。如果有人能发掘出这些要素,那他就可以影响别人。某些无良的厂商就是用这些方法,制造出让人上瘾的游戏。

第三种则是:社交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一些交互场景,人的大脑会多分泌出一些多巴胺。

要注意的是,不仅正向反馈上瘾让人嗨的停不下来,某些负反馈同样也会让人上瘾。我们都是不断的规避那些糟糕的体验,逃避不间断的挫折带来的痛苦,我们这些逃避的行为与其他的习惯发生挂钩时,瘾也会产生。

除此以上的方式让人上瘾,生活中也有很多其他行为让人上瘾。最最值得注意的是大脑一旦生成过多的多巴胺之后,它就很难回复到正常的样子。是的,这似乎又跟上面的“瘾的可逆性”矛盾了,可其实并不冲突。“瘾”能够治愈,不要过分担忧,但“瘾”很可怕,对人的精神也有着永久性的损伤,例如“低潮”“虚无”“压抑”“爱无感”情绪等等。

当然,糟糕的生活状态,不健康的行为,光有以上这两个成分,这还不构成“瘾”的全部条件。毕竟很多事情都是有意义的,只是做着做着,把它变成了恶意了。而这种行为如何发酵成为“恶意”呢?

记得很久之前,有一个很悲伤的人这样跟我说过:人越往后活着,就会觉得生活极其绝望。他每天都是极其悲哀的活着,活着的他一直觉得是被强迫着活着。生活中的他有意识强迫着自己,自己的有意识的反强迫,还有生活无意识的强迫,这些混杂的翻腾的意念让人飘飘沉溺,让他极其痛苦。上瘾根源来源于心理痛苦。很多时候,瘾被他们误以为缓解心理痛苦的解药,即便是这些瘾给他们带来了痛苦。

举个例子,你能让某人染上毒瘾吗?

最直接的方式当然可以让他去吸毒,又或是强迫他去吸毒,甚至不惜让他有很高的药物依赖性和戒断反应,但这些无法称之为“毒瘾”。只有让他自己在自由的情况下出于自身意愿吸毒,“毒瘾”才会产生。最极致的“瘾”怎么产生?首先在强迫他的环境下让他自己去吸毒,不过在这同时,也需要让他意识到是出于自己意愿去吸毒,那么在不强迫他的时候让他也去吸毒。然后一种错误的思维机制会让他误以为是吸毒能缓解痛苦,让他既渴望吸毒,又厌恶吸毒。然后你再强迫他去吸毒,让他处于痛苦的吸毒的环境,不让他脱离这种不健康的状态。只要他无法脱离这种状态,他就会不断的一直吸毒下去。

听起来有些复杂,我们把“毒瘾”换成“赌瘾”,或是“其他瘾”,可能稍稍的好会懂一些。他们以为吸毒可以缓解他们的痛苦,因为吸毒会让他们分泌的更多的多巴胺,他们很快乐。这种错觉的思维机制是很糟糕的。动机伴随着行为,但行为不一定会产生好的结果。因为动机在发酵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变味”,这些敏感脆弱的“动机”将行为推至极致,就变成了很糟糕的行为障碍。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的是,“瘾”绝不是处于“真心”的,它可能出于“真心”,它类似于“拖延症”“强迫症”,它是一种坏的行为,“瘾”会伤害我们的。

我们确实可以去借此改善自己遗憾的某个不足,就像是“游戏化”和“目标激励”等方式培养目标兴趣,但是它很危险,过犹不及。

好,我们怎么防治“瘾”呢,

如果我们都知道它是一种行为障碍,他分三个因素,就是上面提到的,环境,外在因素,还有内在动机,那我们就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改变它。

首先是环境因素,

成瘾环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类似是拖延症,所以我们需要打断它的连续性,跳出这个不断累积的过程,从而进入一个健康的环境,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让“瘾”从累积的痛苦中获取力量。

那第二就是外在因素了,像思维习惯,药物这类的,这就可以使用“替代法”。俗话说得好:世界上有什么兴趣爱好是替代不了的。可以在保证自己目标和结果都不改变,尽量的把过程改变。例如想吸烟就嚼口香糖,想咬指甲你就去抠核桃,想打游戏了就去看书看电影。用这种替代的方式去改变“成瘾”的不良后果,减少内疚自责这些负面情绪。

那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就是内在动机,动机成瘾机制很复杂了。因为上瘾的根源是心理痛苦,而生活本身就是痛苦,所以我们应该去接纳那些痛苦,而不是去逃避。这就需要一些经历和时间去个人成长了。最直观的方法就是时常反思自己的事情,比如:看开童年的偏见,对苦难一笑置之,做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寻找人生意义。

总结一下上文,我们谈到“瘾”是什么?瘾不可怕,是可治愈的。“瘾”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性损伤。“瘾”伤心又伤身,可用来适当调节目标兴趣,但应该提防“成瘾”。瘾产生的三个要素,环境,外在因素,内在动机。而我们如何从这三个要素上防治“瘾”的产生。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同号:2802031363 

公众号:pengdiary

你可能感兴趣的:(《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作者:[美]亚当·奥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