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闲笔】至少你可以证明自己“不可以”

【纸上闲笔】至少你可以证明自己“不可以”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有人问我:怎么才能写好教育叙事或者论文,发表文章?我告诉他:提起笔,写。我知道这回答得有点潦草,玄乎,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不写,怎么能发表?别人总会接着说:我向来不会写,怎么能写出来,并且发表呢?

这样追问,无疑会陷入思维的死胡同。就像庄周和惠施在濠水桥上千年的争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当然,庄周和惠施不能变成鱼,所以历经千古,他们的争辩还是未解的悬案,无法分青红皂白,是非曲直。而对于写作,我们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去探究实践一番——铺开稿子,或者打开电脑,提起笔或敲起键盘,能与不能,写不写得好,一试,这会儿不知,至少,等会儿也知。

为什么不敢下这样的勇气?其实,我们怕一段艰辛的历程,付给了东流水。没开始之前,我们就有了美好的奢望,计划了缤纷的结果——付诸了行动,自己应该至少有那么一点收获吧?生怕,自己面对了失望、恐惧,最怕的是,付出之后,别人还在背后议论——你瞧!丑人多作怪,不行了吧!所以,很多人没有开始,就画地为牢,揣测自己不行,计较付出的结果,想法多多。结果,自个儿把自己困囿在了空想的原地,不敢行动,也不去行动。

其实,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也情有可原。毕竟,付出有回报,是人之常情。但是,事实上是,有时候付出,也真的没有回报,甚至有时,颗粒无收。否则,爱情里就没有那么多的痴男怨女,商场上就没有那么多跌宕起伏,这世间,也就多出那么多的爱恨情仇。如果,我们适当地缩小我们的遐想,是不是会舒服些呢?甚至,还可以改变一下自己的思路——原本,我们行动、付出,是想证明自己证明可以,现在,我只想证明自己不可以。思维一通,顿时,你会柳暗花明,即使,你还没见到“又一村”。

我想起了凤姐——这一位一直证明自己不可以的过气网红,甚至是浑身都充满嘲笑但是却励志的人。十年前,她依靠着网络一举成名。随后,遭人谩骂,遭人人肉、唾弃。可是,她依旧大放厥言:我要去美国,我要见奥巴马。谁都以为这是笑话,甚至是异想天开。谁都认为她不可以————2010年,她以旅游签证赴美,经历挫折磨砺,做餐馆的服务生、做美甲店的员工,后来,成为凤凰新闻的签约主笔,拿到了绿卡,成为人妻,定居美国。她一路证明自己的“不可以”。结果,她却证明了“她的可以”。有时候,旁人的笑话,反而成为一股催人上进的力量。

我并不赞同或者认可凤姐的价值观,但至少,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从凤姐的奋斗历程中,反观自我,习得一二——是的,或许你不可以证明自己“你可以”,但是,你至少可以证明了自己的“不可以”。去美国,至少可以证明自己不能拿到美国绿卡;提笔写写文章,至少证明自己不会写文章;去恋爱,才可以证明自己不懂得去爱。当你有了证明自己“你不可以”的心态的时候,行动才会萌芽,实践才会开花,甚至,你会发现,你以为的“不可以”,可以慢慢地转变为“可以”,不仅开出了美丽的花,还结出了果。

是的,不写,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写?不投稿,怎么知道自己的文章会发表?不去一门心思钻研、备课、反思、实践、学习,怎么知道自己不能成为“名师”?推而广之,世间千万事,你不尝试,不实践,怎么知道你做不了,做不来,不会做?一万个美丽的空想,不如一次切实有力的行动。行动了,你才可以,才有机会在事情的发生、进展中称量自己几斤几两,自己是否匹配写作、审美、管理、协作……这世间看起来你都不能做到的事情。何况,实践也是学习的过程,即使你是门外汉,边干边学,边学边反思,边反思边总结,最后,不定你就成了这个领域的行家里手,领袖人物!

你至少可以证明“你不可以”,是做事践行的一种心态。失败了,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抱最低的幻想、期待,最后,至少,我可以证明自己“不可以”。从成本投入来说,收获在付出之前,就已摆在台面上,而且,已经大于期待。你至少可以证明“你不可以”,一旦动念,你也会心无挂碍,轻装上阵,因为,这一切的行动,都有一个至少明白的收获——至少,我可以一路证明自己的“不可以”。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说的是实践比期待重要。做多少的白日梦,存多少的幻想,定一百个目标,不如,就现在开始。路在脚下,山在远方。因为——只要行动,你至少可以证明你不可以!

你可能感兴趣的:(【纸上闲笔】至少你可以证明自己“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