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的 IO 通信 以及 Reactor 线程模型浅析


作者 | 许光明

Linux 的 IO 通信 以及 Reactor 线程模型浅析_第1张图片

杏仁后端工程师。少青年程序员,关注服务端技术和农药。

目录

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不断提高,服务器 CPU 的核数越来越越多,为了充分利用多核 CPU 的处理能力,提升系统的处理效率和并发性能,多线程并发编程越来越显得重要。无论是 C++ 还是 Java 编写的网络框架,大多数都是基于 Reactor 模式进行设计和开发,Reactor 模式基于事件驱动,特别适合处理海量的 I/O 事件,今天我们就简单聊聊 Reactor 线程模型,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经典的 I/O 通信模型;

  • Reactor 线程模型详述;

  • Reactor 线程模型几种模式;

  • Netty Reactor 线程模型的实践;

IO 通信模型

我们先要来谈谈 I/O 通信。说到 I/O 通信,往往会提到同步(synchronous)I/O 、异步(asynchronous)I/O、阻塞(blocking)I/O 和非阻塞(non-blocking)I/O 四种。有关同步、异步、阻塞和非阻塞的区别很多时候解释不清楚,不同的人知识背景不同,对概念很难达成共识。本文讨论的背景是 Linux 环境下的 Network I/O。

一次 I/O 过程分析

对于一次 Network I/O (以 read 举例),它会涉及到两个系统对象,一个是调用这个 I/O 的进程或线程,另一个就是系统内核 (kernel)。当一个 read 操作发生时,会经历两个阶段(记住这两个阶段很重要,因为不同 I/O 模型的区别就是在两个阶段上各有不同的处理):

  • 第一个阶段:等待数据准备 (Waiting for the data to be ready);

  • 第二个阶段:将数据从内核拷贝到进程中 (Copying the data from the kernel to the process);

五种 I/O 模型

Richard Stevens 的《UNIX® Network Programming Volume》提到了 5 种 I/O 模型:

  1. Blocking I/O (同步阻塞 I/O)

  2. Nonblocking I/O(同步非阻塞 I/O)

  3. I/O multiplexing(多路复用 I/O)

  4. Signal driven I/O(信号驱动 I/O,实际很少用,Java 不支持)

  5. Asynchronous I/O (异步 I/O)

接下来我们对这 5 种 I/O 模型进行说明和对比。

Blocking I/O

在 Linux 中,默认情况下所有的 Socket 都是 blocking 的,也就是阻塞的。一个典型的读操作时,流程如图:

Linux 的 IO 通信 以及 Reactor 线程模型浅析_第2张图片

当用户进程调用了 recvfrom 这个系统调用, 这次 I/O 调用经历如下 2 个阶段:

  1. 准备数据: 对于网络请求来说,很多时候数据在一开始还没有到达(比如,还没有收到一个完整的 UDP 包),这个时候 kernel 就要等待足够的数据到来。而在用户进程这边,整个进程会被阻塞。

  2. 数据返回:kernel 一但等到数据准备好了,它就会将数据从 kernel 中拷贝到用户内存,然后 kernel 返回结果,用户进程才解除 block 的状态,重新运行起来。

Nonblocking IO

Linux 下,可以通过设置 socket 使其变为 non-blocking,也就是非阻塞。当对一个 non-blocking socket 执行读操作时,流程如图:

Linux 的 IO 通信 以及 Reactor 线程模型浅析_第3张图片

当用户进程发出 read 操作具体过程分为如下 3 个过程:

  1. 开始准备数据:如果 Kernel 中的数据还没有准备好,那么它并不会 block 用户进程,而是立刻返回一个 error。

  2. 数据准备中: 从用户进程角度讲,它发起一个read操作后,并不需要等待,而是马上就得到了一个结果。用户进程判断结果是一个 error 时,它就知道数据还没有准备好,于是它可以再次发送 read 操作(重复轮训)。

  3. 一旦 kernel 中的数据准备好了,并且又再次收到了用户进程的 system call,那么它马上就将数据拷贝到了用户内存,然后返回。

I/O multiplexing

这种 I/O 方式也可称为 event driven I/O。Linux select/epoll 的好处就在于单个 process 就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网络连接的 I/O。它的基本原理就是 select/epoll 会不断的轮询所负责的所有 socket,当某个 socket 有数据到达了,就通知用户进程。流程如图:

Linux 的 IO 通信 以及 Reactor 线程模型浅析_第4张图片

当用户进程调用了 select:

  1. 整个进程会被 block,与此同时kernel 会 “监视” 所有 select 负责的 socket,当任何一个 socket 中的数据准备好了,select 就会返回。

  2. 户进程再调用 read 操作,将数据从 kernel 拷贝到用户进程。这时和 blocking I/O 的图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事实上,还更差一些。因为这里需要使用两个 system call (select 和 recvfrom),而 blocking I/O 只调用了一个 system call (recvfrom)。

  3. 在 I/O multiplexing Model 中,实际中,对于每一个 socket,一般都设置成为 non-blocking,但是,如上图所示,整个用户的 process 其实是一直被 block 的。只不过 process 是被 select 这个函数 block,而不是被 socket I/O 给 block。

Asynchronous IO

Linux 下的 asynchronous I/O,即异步 I/O,其实用得很少(需要高版本系统支持)。它的流程如图:

Linux 的 IO 通信 以及 Reactor 线程模型浅析_第5张图片

当用户进程发出 read 操作具体过程:

  1. 用户进程发起 read 操作之后,并不需要等待,而是马上就得到了一个结果,立刻就可以开始去做其它的事。

  2. 从 kernel 的角度,当它受到一个 asynchronous read 之后,首先它会立刻返回,所以不会对用户进程产生任何 block。然后,kernel 会等待数据准备完成,然后将数据拷贝到用户内存,当这一切都完成之后,kernel会给用户进程发送一个 signal,告诉它 read 操作完成了。


通过以上 4 种 I/O 通信模型的说明,总结一下它们各自的特点:

  • Blocking I/O 的特点就是在 I/O 执行的两个阶段都被 block 了。

  • Non-blocking I/O 特点是如果 kernel 数据没准备好不需要阻塞。

  • I/O multiplexing 的优势在于它用 select 可以同时处理多个 connection。(如果处理的连接数不是很高的话,使用 select/epoll 的 web server 不一定比使用 multi-threading + blocking I/O 的 web server 性能更好,可能延迟还更大。select/epoll 的优势并不是对于单个连接能处理得更快,而是在于能处理更多的连接。)

  • Asynchronous IO 的特点在于整个调用过程客户端没有任何 block 状态,但是需要高版本的系统支持。

生活中通信模型

以上五种 I/0 模型的介绍,比如枯燥,其实在生活中也存在类似的 “通信模型”,为了帮助理解,我们用生活中约妹纸吃饭这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来说明这几个 I/O Model(假设我现在要用微信叫几个妹纸吃饭):

  • 发个微信问第一个妹纸好了没,妹子没回复就一直等,直到回复在发第二个 (blocking I/O)。

  • 发个微信问第一个妹纸好了没,妹子没回复先不管,发给第二个,但是过会要继续问之前 没有回复的妹纸有没有好(nonblocking I/O)。

  • 将所有妹纸拉一个微信群,过会在群里问一次,谁好了回复一下(I/O multiplexing)。

  • 直接告诉妹纸吃饭的时间地址,好了自己去就行(Asynchronous I/O)。

Reactor 线程模型

Reactor 是什么?

Reactor 是一种处理模式。 Reactor 模式是处理并发 I/O 比较常见的一种模式,用于同步 I/O,中心思想是将所有要处理的IO事件注册到一个中心 I/O 多路复用器上,同时主线程/进程阻塞在多路复用器上;一旦有 I/O 事件到来或是准备就绪(文件描述符或 socket 可读、写),多路复用器返回并将事先注册的相应 I/O 事件分发到对应的处理器中。

Reactor 也是一种实现机制。 Reactor 利用事件驱动机制实现,和普通函数调用的不同之处在于:应用程序不是主动的调用某个 API 完成处理,而是恰恰相反,Reactor 逆置了事件处理流程,应用程序需要提供相应的接口并注册到 Reactor 上,如果相应的事件发生,Reactor 将主动调用应用程序注册的接口,这些接口又称为 “回调函数”。用 “好莱坞原则” 来形容 Reactor 再合适不过了:不要打电话给我们,我们会打电话通知你。

为什么要使用 Reactor?

一般来说通过 I/O 复用,epoll 模式已经可以使服务器并发几十万连接的同时,维持极高 TPS,为什么还需要 Reactor 模式?原因是原生的 I/O 复用编程复杂性比较高。

一个个网络请求可能涉及到多个 I/O 请求,相比传统的单线程完整处理请求生命期的方法,I/O 复用在人的大脑思维中并不自然,因为,程序员编程中,处理请求 A 的时候,假定 A 请求必须经过多个 I/O 操作 A1-An(两次 IO 间可能间隔很长时间),每经过一次 I/O 操作,再调用 I/O 复用时,I/O 复用的调用返回里,非常可能不再有 A,而是返回了请求 B。即请求 A 会经常被请求 B 打断,处理请求 B 时,又被 C 打断。这种思维下,编程容易出错。

Reactor 线程模型

Reactor 有三种线程模型,用户能够更加自己的环境选择适当的模型。

  1. 单线程模型

  2. 多线程模型(单 Reactor)

  3. 多线程模型(多 Reactor)

单线程模式

单线程模式是最简单的 Reactor 模型。Reactor 线程是个多面手,负责多路分离套接字,Accept 新连接,并分派请求到处理器链中。该模型适用于处理器链中业务处理组件能快速完成的场景。不过这种单线程模型不能充分利用多核资源,所以实际使用的不多。

Linux 的 IO 通信 以及 Reactor 线程模型浅析_第6张图片

多线程模式(单 Reactor)

该模型在事件处理器(Handler)链部分采用了多线程(线程池),也是后端程序常用的模型。

Linux 的 IO 通信 以及 Reactor 线程模型浅析_第7张图片

多线程模式(多 Reactor)

比起多线程单 Rector 模型,它是将 Reactor 分成两部分,mainReactor 负责监听并 Accept新连接,然后将建立的 socket 通过多路复用器(Acceptor)分派给subReactor。subReactor 负责多路分离已连接的 socket,读写网络数据;业务处理功能,其交给 worker 线程池完成。通常,subReactor 个数上可与 CPU 个数等同。

Linux 的 IO 通信 以及 Reactor 线程模型浅析_第8张图片

Reactor 使用

软件领域很多开源的产品使用了 Ractor 模型,比如 Netty。

Netty Reactor 实践

服务端线程模型

服务端监听线程和 I/O 线程分离,类似于 Reactor 的多线程模型,它的工作原理图如下:

Linux 的 IO 通信 以及 Reactor 线程模型浅析_第9张图片

服务端用户线程创建

  • 创建服务端的时候实例化了 2 个 EventLoopGroup。bossGroup 线程组实际就是 Acceptor 线程池,负责处理客户端的 TCP 连接请求。workerGroup 是真正负责 I/O 读写操作的线程组。通过这里能够知道 Netty 是多 Reactor 模型。

  • ServerBootstrap 类是 Netty 用于启动 NIO 的辅助类,能够方便开发。通过 group 方法将线程组传递到 ServerBootstrap 中,设置 Channel 为 NioServerSocketChannel,接着设置 NioServerSocketChannel 的 TCP 参数,最后绑定 I/O 事件处理类 ChildChannelHandler。

  • 辅助类完成配置之后调用 bind 方法绑定监听端口,Netty 返回 ChannelFuture,f.channel().closeFuture().sync() 对同步阻塞的获取结果。

  • 调用线程组 shutdownGracefully 优雅推出,释放资源。

public class TimeServer {
    public void bind(int port) {
        // 配置服务端的NIO线程组
        EventLoopGroup bossGroup = new NioEventLoopGroup();
        EventLoopGroup workGroup = new NioEventLoopGroup();
        try {
            ServerBootstrap b = new ServerBootstrap();
            b.group(bossGroup, workGroup).channel(NioServerSocketChannel.class)
                    .option(ChannelOption.SO_BACKLOG, 1024)
                    .childHandler(new ChildChannelHandler());
            // 绑定端口,同步等待成功
            ChannelFuture f = b.bind(port).sync();
            // 等待服务端监听端口关闭
            f.channel().closeFuture().sync();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 释放线程池资源
            bossGroup.shutdownGracefully();
            workGroup.shutdownGracefully();
        }
    }
    private class ChildChannelHandler extends ChannelInitializer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initChannel(SocketChannel ch) throws Exception {
            ch.pipeline().addLast(new TimeServerHandler());
        }
    }
}

服务端 I/O 线程处理(TimeServerHandler)

  • exceptionCaught 方法: 当 I/O 处理发生异常时被调用,关闭 ChannelHandlerContext,释放资源。

  • channelRead 方法: 是真正处理读写数据的方法,通过 buf.readBytes 读取请求数据。通过 ctx.write(resp) 将相应报文发送给客户端。

  • channelReadComplete 方法: 为了提高性能,Netty write 是将数据先写到缓冲数组,通过 flush 方法可以将缓冲数组的所有消息发送到 SocketChannel 中。

public class TimeServerHandler extends ChannelHandlerAdapt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exceptionCaught(ChannelHandlerContext ctx, Throwable cause)
            throws Exception {
        ctx.close();
    }

    @Override
    public void channelRead(ChannelHandlerContext ctx, Object msg)
            throws Exception {
        // msg转Buf
        ByteBuf buf = (ByteBuf) msg;
        // 创建缓冲中字节数的字节数组
        byte[] req = new byte[buf.readableBytes()];
        // 写入数组
        buf.readBytes(req);
        String body = new String(req, "UTF-8");
        String currenTime = "QUERY TIME ORDER".equalsIgnoreCase(body) ? new Date(
                System.currentTimeMillis()).toString() : "BAD ORDER";
        // 将要返回的信息写入Buffer
        ByteBuf resp = Unpooled.copiedBuffer(currenTime.getBytes());
        // buffer写入通道
        ctx.write(resp);
    }

    @Override
    public void channelReadComplete(ChannelHandlerContext ctx) throws Exception {
        // write读入缓冲数组后通过invoke flush写入通道
        ctx.flush();
    }
}

总结

通过以上大概了解 Reactor 相关知识。最后做个总结一下使用 Reactor 模型的优缺点。

  • 优点

    • 响应快,虽然 Reactor 本身依然是同步的,不必为单个同步时间所阻塞。

    • 编程相对简单,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复杂的多线程及同步问题,并且避免了多线程/进程的切换开销。

    • 可扩展性,通过并发编程的方式增加 Reactor 个数来充分利用 CPU 资源。

    • 可复用性,Reactor 框架本身与具体事件处理逻辑无关,具有很高的复用性。

  • 缺点

    • 相比传统的简单模型,Reactor增加了一定的复杂性,因而有一定的门槛,调试相对复杂。

    • Reactor 模式需要底层的 Synchronous Event Demultiplexer 支持,例如 Java 中的 Selector,操作系统的 select 系统调用支持。

    • 单线程 Reactor 模式在 I/O 读写数据时还是在同一个线程中实现的,即使使用多 Reactor 机制的情况下,共享一个 Reactor 的 Channel 如果出现一个长时间的数据读写,会影响这个 Reactor 中其他 Channel 的相应时间,比如在大文件传输时,I/O 操作就会影响其他 Client 的相应时间,因而对这种操作,使用传统的 Thread-Per-Connection 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或则此时使用 Proactor 模式。


 全文完


以下文章您可能也会感兴趣:

  • 微服务环境下的集成测试探索(一) —— 服务 Stub & Mock

  • 微服务环境下的集成测试探索(二)—— 契约式测试

  • 乐高式微服务化改造(上)

  • 乐高式微服务化改造(下)

  • 一个创业公司的容器化之路(一) - 容器化之前

  • 一个创业公司的容器化之路(二) - 容器化

  • 一个创业公司的容器化之路(三) - 容器即未来

  • 响应式编程(上):总览

  • 响应式编程(下):Spring 5

  • 复杂业务状态的处理:从状态模式到 FSM

  • 后端的缓存系统浅谈

  • 谈谈到底什么是抽象,以及软件设计的抽象原则

  • 所谓 Serverless,你理解对了吗?

我们正在招聘 Java 工程师,欢迎有兴趣的同学投递简历到 [email protected]

640?wx_fmt=png


杏仁技术站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这里有一群热血青年期待着与您相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 的 IO 通信 以及 Reactor 线程模型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