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职业培训师,为什么要具备诊断力?

1980年,在我们还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因为需要从经济发达的国家学习先进的理念及方法,台湾、香港及来自全球各地的华人培训师成为国内最初最活跃的一批培训师;十年以后,国内成长起来的培训老师开始崭露头角;又过了十年,本土化的培训老师开始大量的出现在各个企业、大学以及咨询培训公司的讲台上。而从2000年开始,培训行业经过连续发展和市场催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竞争格局。随着企业管理逐步完善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在企业中出现许多和培训有关的岗位,不管是培训专员、还是内训师,不管是培训主管还是首席学习官CLO,不论是培训部门的建立、健全还是企业大学、商学院的正式成立,都说明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培训;并且都期待培训的有效实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培训行业也因此蓬勃发展、人才辈出;然而烦恼总是伴随着美好而来,我们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经常听到企业对于培训行业的抱怨不绝于耳,其中较为普遍的就是培训无用论。(以至于很多企业家和职业培训师都在反思:培训是什么?)

       以培训角度来看,很多刚入行的培训师朋友都是从讲课开始的职业生涯,于是受这种惯性的带领,许多老师都把专注点放在了培训师形象、PPT设计、培训表达、培训控场以及游戏互动等课程实施方面的提升上,而很少意识到一场完整的、成功的培训,还少了很重要的一环,相信很多培训老师们都深有感触;当然我也看到身边的不少培训师朋友以及培训界的前辈们,不断向内探索、试着回到培训的原点,那就是:培训从何而来?

       以行业角度来看,管理培训行业近年来正在不断进行着行业细分:从最初简单的学院派、实战派的划分;到现在的职业培训师、讲师经纪、培训机构再到企业客户的流程化分工。从最初传统讲授、或是拓展为主的培训形式,到现在线上、线下、翻转等多形式的转变;从最初针对企业高管的培训到现在辐射企业全员的培训;从最初某几个领域的培训、到现在的涉及企业转型、互联网思维、生产、营销、财务等各个细分领域的培训。都体现着培训行业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自我革新。培训将要往哪里去?正是许多培训老师们思考的问题。

       回归当下,很多时候企业需要的不是培训、而是培训所带来的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方法;企业需要的不是培训背后的方法而是培训后各层级员工能力的提升;企业需要的不是培训后各层级员工能力的提升而是能力提升后带来的企业效益。企业需要不是短期效益的增长而是企业经由短期整顿所带来的长远发展。因而在企业竞争的压力下,许多企业家不得不把培训看做是看作是投资,因为资金资源的有限,不得不让企业家考虑到培训的机会成本(所以,你会发现在企业内部总有这种论调‘培训不如给员工发福利’)

       培训既然是投资就必然要有盈利、因此很多企业家关注的是企业的自然盈利率与培训后的盈利增长率对比关系。当然企业的盈利增长率不光和单场次或是项目制的培训有关、也和市场竞争情况、竞争者的综合情况、政策环境、行业发展、跨界竞争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不少企业家和职业培训师甚至是企业中高管以及很多咨询顾问都存在着同样的困惑,即:怎么精准界定企业遇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有哪些?以及怎么确定培训项目就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这时候,作为培训行业从业者,如果以我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以及客观独立,能够帮助企业家规避、跨越、解决企业家所遇到的问题,就是我们职业价值的最高体现了。当然也会有个别生存状况不佳的培训老师,迫于生存压力、或是很少客观专业分析、或是很少顾及到企业实际情况而冒险性的承诺培训效果,以达成项目合作;往往会造成这样的后果:个别经营困难的企业家迫于经营压力、在你的成功说服下、把你当成救命稻草、不管成与不成,都破釜沉舟的同意合作;一旦培训效果不佳,这些挣扎在温饱线的个别企业家都会把竞争失败的无力感释放到培训师身上,甚至是狠狠的踩上几脚;这对于培训师的职业生命将造成很大威胁。(类似的事情:前有宋鸿兵、后又郎咸平。)

       所以具备、并提升企业诊断力对职业培训师、企业高管、咨询顾问、培训管理者来说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上述大咖能够使用系列工具,快速分析、诊断所在组织存在问题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值得庆幸的是,已经有两家培训公司的识别出了鸿喆老师诊断力提升课程的独特价值,并且我们达成了初步合作;我们将于2017年8月下旬,联手、共同推出诊断力提升课程的线下课。当然,在这个系列的课程中,与诊断力环环相扣的-精准课程研发-精准课程设计-课堂呈现-应用评估方面,尤其对职业培训师和培训管理者更有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功的职业培训师,为什么要具备诊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