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进驻西冶开渠引水为人民

西冶村西清水渠畔矗立着一座“勋劳播世”墓碑,这里埋葬着我党优秀水利专家、西冶名誉村民张汉山、李盛林烈士,说起这座墓碑,还得从八路军进驻西冶说起。

八路军进驻西冶开渠引水为人民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945年秋天,八路军129师386旅某团奉命进驻太岳革命根据地之阳城县西冶村。部队首长协同当时驻西冶村的中共太岳四地委机关以及驻东冶的太岳四专暑机关薛迅、刘裕民等领导同志,看到西冶村前有一条河,西冶人吃水且相当困难,为了改变西冶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历史,造福根据地百姓,利用部队休整时间,派随军水利技师张汉山(山西安泽人)和太岳第四专暑水利组长李盛林(山西定襄人)对西冶河进行全面勘测,精心设计,绘制图纸,为开发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前期准备工作奠定了基础。

八路军进驻西冶开渠引水为人民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依据两位专家勘测资料,部队首长及中共太岳四地委、太岳第四专暑作出筑坝开渠修建南北两条水渠的大胆决定,并派200余名部队指战员帮助西冶村百姓开山炸石,筑坝开渠,张汉山、李盛林两位专家更是风餐露宿、废寝忘食亲临现场指导,艰苦奋斗三个月,于1946年3月,完成北渠兴建任务,全长2500米,渠宽0.4米,渠深0.67米,流量0.2立方米/秒,清澈的河水从此引进西冶村,

八路军进驻西冶开渠引水为人民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是当时阳城地区唯一的自流渠,上河坪、东西麻地、东苇园800余亩耕地从此变成了水浇田,这800余亩水浇田为随后的部队南下军粮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北渠的基础上,我们的先辈在原钢磨背后架设木槽,将北渠水引至下河川,增加水田200余亩。

八路军进驻西冶开渠引水为人民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946年秋,为部队南下筹集军粮,西冶人民支援前线,南渠被迫停建。1952年,西冶作为阳城县模范农业合作社十面红旗之一,加之原架木槽水渠维修成本太高,西冶村领导带头,群众捐款捐粮,依据两位水利专家当年勘察设计路线,用时半年,建成长1500余米,宽0.4米,深0.65米,流量0.2立方米/秒的南渠,从根本上解决了西冶河南岸土地的灌溉问题。

八路军进驻西冶开渠引水为人民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部队南下作战,张汉山、李盛林两位水利专家随军南下,在河南济源五龙口修建水利项目中不幸相继牺牲,噩耗传来,西冶百姓无不痛心疾首,为永远缅怀张李两位烈士,於一九四八年春从河南五龙口将张李两位烈士遗骨迁回西冶,葬於村西西阁外路旁,立“勋劳播世”墓碑,并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授予张李两位烈士为西冶村“特殊村民”称号,从此每逢清明节西冶百姓及西冶学校学生自发到烈士墓进行祭扫,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因修路以及农村建设,将张李两位烈士墓迁至炉沟桥西路旁,路前就是两位烈士设计修建的水渠,目的是让两位烈士永远注视这条水渠,同时也是鞭策历代西冶人铭记这条水渠造福西冶子孙的伟绩。

八路军进驻西冶开渠引水为人民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为了弘扬开渠引水造福百姓的丰功伟绩,教育后人牢记艰辛创业,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西冶党员干部群众自发捐款捐物,於二零零三年清明节前对烈士墓进行复修,二零一三年一月被晋城市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零一四年五月阳城县委县政府划拨专项资金对烈士墓进行了重修。

你可能感兴趣的:(八路军进驻西冶开渠引水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