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6

池塘养殖水质控制(2)

水质控制目标是水质参数,如溶解氧、pH、氨氮、亚硝酸、等等。                                        池塘水质能否得到药效控制,关键的一点是池塘的承载能力与养殖密度是否匹配。如果养殖人员想增加养殖密度,提高产量,必须通过提高池塘的承载能力去实现。                          生物制剂对养殖环境的生物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也就是提高池塘的承载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池塘养殖水质控制(4)

间接供氧系统。       

2018-06-26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增氧机的选择

不同的养殖模式,不同的养殖对象,不同的池塘深度,与之相适应的增氧机也有所区别。按照养殖密度顺序:

叶轮式增氧机或水车式增氧机;

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

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充气式增氧机;

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充气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

超高产小水体增氧:高密度微孔管纯氧增氧+气提式增氧(促进水体运动)。

氮的处理

对于池塘养殖来说,产量往往与效益有关。而要提高产量,就必须提高池塘的养殖密度和饲料投入量。                                    池塘中氮的处理系统:

同化系统,包括自养(藻类)同化生态系统和异养(细菌)同化生态系统;

异化系统,包括好氧脱氮、厌氧脱氮和硝化系统

氨氮的自养同化系统(1)

池塘中构成氨氮的自养同化系统包括藻类、原生动物、浮游动物和滤食性鱼类。

2018-06-26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影响氨氮的自养同化能力的因素包括:

(1)天然生产力;(2)藻类生物量;(3)原生动物生物量;(4)浮游动物生物量;(5)滤食性鱼类的生物量;以及(6)以上生物量之间的平衡。

池塘的天然生产力(1)

生产力的分类

初级生产力(Primary Productivity)

指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即太阳光+无机物质+H2O+CO2→热量+O2+有机物质,把无机碳(CO2)固定、转化为有机碳(如葡萄糖、淀粉等)这一过程的能力。                                            次级生产力(secondary productivity)

消费者(包括原生动物、浮游动物、鱼虾)将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自身组织中的化学能的过程称为次级生产过程。     

终极生产力(ultimate productivity)

对于池塘天然生产力而言,终极生产力是指由初级生产力转化而来的单位面积的终极水产品的生产能力。即单位水体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池塘的天然生产力(2)

池塘中各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如下


2018-06-26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1)食物链越长,产量越低(如上图中食物链1),食物链越短,产量越高(如上图中食物链3);(2)生产力的级别越高,产量越低。

除构成初级生产力是生产者外,构成其余生产力的都是消费者。二级生产力为植食性动物,三级以上的生产力都是肉食性动物。

通过提高水体总无机碳浓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度,从而达到提高池塘自养氮同化能力。要提高水体的无机碳浓度,必须也只须提高总碱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