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明是卖茶叶蛋的,就别将他和原子弹扯上关系了。
没来由地,《猎场》昨晚迎来了大结局。所谓的刘量体出狱帮郑秋冬谋划对抗“大反派”袁昆的桥段并没有上演。熊青春和贾衣玫的结局也没有按弹幕“剧透”的那样一个患了脑癌去世一个“悔青了肠子”:她们并没有再次出现。
好多人在陈香这个角色死亡后终于受不了而“弃剧”了。对于还在坚守在电视机面前想要看主要人物的结局的观众,这些人无疑是“明智”的。后面几集除了突显胡歌的演技以外,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不过,此剧成功地将男主的情感纠葛对象上升到第四任。也就是与女主的最后一道障碍。由此也成功地将“猎场”变成了“情场”——所谓的行业剧早就向现实言情剧转变了——这符合国产言情剧一向以来的表达能力(虎头蛇尾)和结构布局(男女主历经磨难终于大团圆)。
人家明明是卖茶叶蛋的,你却想象他可能有原子弹卖。这不是他的错,而是你想多了。
再说了,这戏本身是个单元剧,不是连续剧,只有几个主角贯穿始终。每个单元结束,单元主要人物命运随之结束,后续就没有必要交待了。不象连续剧,要求主要人物都要“有始有终”,最后一、二集都得有个“交待”。
忍不住要说个事。
在中国长江下游的岸边有个新族群——职业捞尸人。
有人溺毙了,要他们去寻找尸体时,你不能以“见义勇为”的名义去责难他们“见钱眼开”:他们先和你谈的肯定是钱,而不是别的什么。因为他们是以此为业,以此为生的,他们的“漫天要价”可能并没有错,因为大总分人不认识这个行业,不知道这个行业的艰辛。事实上,他们是在赌命。每一次沉入水中,他们都不确定下一秒是否还在呼吸。他们从事的是高风险的职业。他们有时也担心自己是否要为身后的家人留下点什么。
对大多数人来说,生存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电视剧组也是一样的。电视剧组作为一个项目组的存在,就是个临时性的企业,首先是要讲生存的,是要盈利挣钱的。
具体到一部戏拍摄制作完成,过审,找到平台播出,这从头到尾就是一件繁复冗杂、费时耗力的工程,需要多方、多个团队,甚至几百上千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
所以,《猎场》不是胡歌一个人的。他只是完成了他表演的那个部分。
《猎场》也不是姜伟一个人的(况且他后面还跟着另一个署名的导演)。他能做的可能只是将拿到手的剧本里的场次拍摄完。
总之,现在呈现在你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件东西了。你喜不喜欢都只能这样了。
因为有《潜伏》在前,很多人不敢低估《猎场》。
可是,很多大导都是在成名后烂片频仍,这却是不争的事实。出名不等于必然出色。这是已经屡屡证明的事实。就象《霸王别姬》后的凯歌,这二十多年来,除了《刺秦》和《和你在一起》,拍的都是什么?而《活着》之后的张艺谋,这二十多年来又有多少可以为人称道的作品?即便是在好莱坞闯出一片天的吴宇森,也不免有每况愈下之感。
水平可能还在那,但是心是不是还在那,能否善始善终坚持下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象卖茶叶蛋的就住在你隔墙,和你关系再好,当你要买茶叶蛋时,也别指望每次他给你的都是最好最大的。
而职业捞尸人,也并不是每次都能将尸体捞上来。有时,不要说找不到尸体,可能连他自己都上不来了。
最后,说一下不是题外的题外话。
下面是近日网上热传的一些小朋友写的诗,会不会让好多成年人脸红?
每个孩子都是诗人。学会象小孩一样说话和表达。做事纯粹、简单,这样做成的事会不会更让人期待。
比起大人,人们更愿意相信小孩。因为这些纯真的“诗人”不会(也不懂)忽悠人。
后记:一部电影,往往会有个“导演剪辑版”。不知姜导有没心思去剪一个电视剧《猎场》的导演剪辑版?不过,有多少人会选择相信姜导有个《猎场》的剪辑版珍藏起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