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状态不太好,可能有些感冒,头有些疼。睡了一觉起来,打开喜马拉雅订阅的节目,听到战老师讲习惯养成的一个策略-WOOP。WOOP是“Will-Outcome-Obstacle-Plan”这几个词的缩写。
在养成习惯的路上,障碍真的有很多,比如懈怠、懒惰、拖延、身体状况不佳,等等。有时我们甚至无法预期什么会挡在我们养成习惯的路上。自己可以说就经历过好多次的失败。以前想养成跑步的习惯,天天打卡,后来参加一个课程,完全打破作息规律,每天很早去上课,来不及跑步。一旦超过3天不运动,再重拾习惯,就会变得异常困难。我都坚持30多天了,最后回来后,发现动力全失。真的为自己感到遗憾,但是我想既然我以前都做到了,说明我是是可以做到的。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于是最近又起床跑步,而且还多了一个伴儿—我先生。以前我跑步,他总是跟着我出去散步,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听了时间管理的课,开始意识到身体的重要性。开始跟起床我跑步了,而且跑得比我还快。
养成习惯之路不是一帆风顺,如果有一些方法论作指导,也许可以让自己的行为更加有效,尽快达成理想的效果。
回到WOOP “Will-Outcome-Obstacle-Plan”,分解一下应该是这样的:
WOOP模型
1.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想一想要下决心养成什么习惯。
2.想象一下达成这个目标后的感受,越具体越好。
3.实现目标路上的障碍有哪些?
4.如果这些拦路虎出来挡道,可以采取的行动是什么?
此处,要注意的是,我们可能有很多习惯想要养成,早起、 阅读、跑步、泡脚、按摩等等。佛家说了“贪嗔痴”乃是导致人类痛苦的根源。太多的贪心终究会给人带来挫败,还是考量一下哪些是真正重要的,并且建议一个一个来培养。
我想了想,发现我想要养成的习惯是写作,因为是输出的一个重要方式。也许我的文采不好,但是只要哪怕有一个人看到文章后受益了,也算是功德一件是不?
生活中我还是挺乐于分享的,一般口头分享的场合比较多。尤其是学习了“十善业”,被告诫不要妄语,而且要说有意义的话,就下意识地觉察自己的言语,会不会对人造成伤害,是不是利他的。去年我跟同事一起上班坐班车的时候,我就开始给人家讲断舍离啊,用六时书来做情绪管理啊什么的。让我感动的是,同事听得非常认真(她的年龄比我长很多),而且听了回去还把方法介绍给她的女儿和妹妹,发现还真挺管用,听她女儿说通过记录,自己能够更好地控制情绪了。我都没有想到,她们回去会真的实施起来。看,怕就怕认真。
第二步,想象一下,这个目标实现后的场景。我的文章写到xx万字,可以整合成一本书,那就是我的人生轨迹,以后可以给我孙女看啊,哈哈。还觉得挺有成就感。
接着,第三步,想想有什么障碍呢?
我个人而言,最大的障碍是完美主义倾向,面子薄。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拿不出手啊。里那么多写手,不论在写作和数量和质量上,自己都是个初出茅庐的黄毛丫头。加上自己也并非文艺青年,更擅长理性推理,文章辞藻,文风的塑造好像都不是我的强项。
这些障碍,归根结底,是认知上的障碍。如果内在的认知不转移的话,就会影响外在的行为。之前看教练类的书籍,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问题是,你怎么知道你所认为的就是事情的真相呢?
每个人所看到的都是结合自己经历、背景、认知水平观察到的世界,而我们大多数人把它当成了事实。也许我想的根本不会发生,或许文章根本都没人看呢 ,瞎操心。
回到写作的初衷,问自己,我写的动机是什么。第一,梳理自己。第二,利益他人。
我想,这又不是个作文比赛,我也不需要去捧个奖杯回来,有什么不敢写的呢?而且,之所以愿意花时间把内容写出来,说明内容还是有那么一点价值的。
放过自己吧, 何必对自己要求那么高呢,最重要,自己乐意,享受其中。
而且,我发现一旦我们有输入,输出就轻而易举。比如阅读一本书就是为了输出,那么我会带着目的去看书。甚至听书的时候都会认真很多。我每天接触到的新东西又会激活我以前看书的积累以及我个人的生活经历,这样既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知识体,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本故事书,每个人的故事都很独特,而我们人生路上也会遇到一些同路人,相互鼓励,相互搀扶,又会给故事增添一份别样的色彩。
第四步,必须想出一个可操作的行为。这里有一个句式“如果…就…”
如:如果今天有雾霾,那么我就用KEEP在室内健身(或者改做瑜伽)
如法炮制,如果我产生这样自我否定的想法,我就打开pages,在上面写字。
后来我的确也是这样做的。打开笔记本写上几行,可以没有固定的主题,可以乱写。哪怕是心情日记,或者记记流水账都可以,反正是写给自己看的。写就是了,什么也不想。一旦没有要求和束缚,反而写得出了,写得多了。这不,这个周末我就写了4000多字,创历史新高了(对于我来说)。
其实我想战神想说的要有一个后备计划,如果有一些意外的事情导致原计划实施的情况下,那么我将采取什么替代行动来弥补,不让自己产生挫败感。要根据实际情况,如精力、身体状况和时间、空间条件,有弹性地安排,如需要电脑完成的工作,而身边又没有电脑,我就可以选择用纸和笔画一个思维导图,理清思路,回到家再工作,这样不是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