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024】与古为新(二):方塔园的主体设计

【CQ-024】与古为新(二):方塔园的主体设计_第1张图片
方塔园的核心区域

上一篇文章,我们讲到方塔园的规划设计背景。

那么这一篇文章,我们就来谈谈方塔园具体的设计手法和构思


首先,介于方塔悠久的历史和引人注目的外观,方塔园自然而然地被定义为“以方塔为主体的历史文物园林”。既然是“历史文物园林”,冯纪忠老师希望它以观赏和陈列的功能为主,供游人安静地游览,也可以陈列一些松江的文物字画。不设任何喧闹的娱乐设施。

松江地势平坦,河湖泖(音“卯”)荡交织,局部地带冈峦起伏。而方塔园正是延续了这种地形特点,以求尽可能地融入松江的地理环境之中


方塔园的主题是明确的,也就是方塔文物。那么方塔园规划设计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迁移到此的天后宫应该如何放置?

刚开始的时候,很自然的一个考虑是将宋塔、明壁和清殿按照中轴线布置。但是第一,天后宫大殿体量很大但年代最晚,不能喧宾夺主,第二,宋塔和明壁本身原非一体,也不同轴,第三,这三者年代不同,形式上有较大差异。因此,后来决定,塔殿不同轴,将这三件文物因地制宜、自由布置在方塔园中。


冯纪忠老师在方塔周边做了几堵院墙,一方面是呼应中国早期寺塔均有封闭塔院的传统;另一方面,塔基标高是4.17m,而周围地面的标高是4.7m,用院墙把较高的地面与塔院隔开,可以避免游人产生塔基沉陷的感觉。

经过计算和考量,在离塔23m的位置设东、南两端院墙,在这里,游人观赏方塔的仰角是65°,效果很好。这样,塔的东、南有院墙,北面有明壁,西面则有小丘,塔院各个方向有不同的变化,可以给游人丰富的体验。


明壁的北面有一处弹街石地面的广场,相当于是进入塔院的前奏,也是三项文物的纽带。方塔园地段的高水位是3.0m,洪水位可以达到3.5m,因此,广场的标高就确定为3.5m。这样的话,从广场由坡道进入塔院,依然是向上走的。

除此之外,广场可以在紧急情况下通行消防车,也满足了方塔园的消防需求。

注:“弹街石”就是室外铺的可行车的100mmX100mmX50mm厚的花岗岩石材,也叫马蹄石。(资料来自于百度知道)


广场北面、天后宫大殿西面,有一组标高不同、大小不等的台坛。在这边可以远观照壁全貌。

高低错落的平台主要是为了保护古树树根,同时,也和比较宽阔的广场、比较方整的塔院形成了简繁上的对比。


广场、塔院、平台,三者用不同的石料、不同的砌纹铺地,共同起到了建筑“第五立面”的作用。


至此,宋塔、明壁、清殿与古树,组合成了起落、繁简、大小相间的空间,格局松散而不松懈,很好地体现出了宋文化的典雅、朴素、宁静、明洁

塔院不植一木,也是为了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气氛。


下一篇也是最后一篇文章,我们再来聊聊方塔园其他一些细节的设计,包括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方塔园入口堑道,冯纪忠老师又是如何考虑的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CQ-024】与古为新(二):方塔园的主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