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5日,西安直飞稻城•亚丁的第一班航班正式通航,我们有幸受邀成为西安直飞亚丁的第一拨客人。西安·亚丁,每天往返一班,这不啻为旅行和朝圣者的福音。稻城•亚丁机场截至目前是“全球海拔最高”(4411米)的民用机场。
稻城•亚丁,位于四川西南边缘,甘孜藏族自治州以南,它地处著名的青藏高原一隅,与云南、西藏接壤,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美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
亚丁,藏语意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它隶属于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亚丁村。区内有三座著名的神山依势而居,其北峰仙乃日,藏意为“观世音菩萨”,海拔6032米;南峰央迈勇为“文殊菩萨”(5958米);东峰夏诺多吉为“金刚手菩萨”(5958米)。据当地藏族民众讲,今生若能去朝拜三次神山,便能实现来世之所愿。
俗话说:“北有九寨黄龙,南有稻城亚丁”。稻城•亚丁面积1344平方公里,它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最为原始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是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的核心区。其神秘圣洁、宁静安详,自然多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赞誉为“香格里拉之魂”,更是摄影者的天堂。
近年来,稻城•亚丁名声日隆,其功在于美籍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早在1933年所著的《消失的地平线》一书,它开创了“香格里拉(人间天堂)”的新纪元。据资料显示,1957年,印度宣布克什米尔喜马拉雅冰峰下的巴尔蒂斯坦镇为“香格里拉”;马来西亚等地的酒店也争相命名为“香格里拉”;1992年,尼泊尔小镇木斯塘也自称为“香格里拉”,从而亚州大陆到处出现了“香格里拉”。
然而,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述的:香格里拉有金字塔般的卡拉卡尔雪峰、兰色月光下宁静的山谷、五彩斑斓的森林、大片的草甸和海子,有不同的信仰却和睦相处的寺院和教堂……这一切都与稻城•亚丁的景观惊人地一致。在该书中曾两次提及有个地方叫“稻城府”,由此可见希尔顿所描绘的香格里拉,其自然与人文完整地体现了香格里拉的精髓。无疑,香格里拉的原型绝然就在康巴,就在这片神奇安谧,令人忘却凡尘,烦恼顿失的人间天堂——稻城•亚丁。
香格里拉(Shangri-La)一词是被希尔顿由佛教的“香巴拉”改造而来。“香巴拉”在印度梵文中意为“永恒的宁静”,亦即佛教世界的“净土”。在“香巴拉”,人们绝不追逐名利,那里没有战争、疾病和饥饿;没有烦恼与痛苦、没有人与自然的对立、没有人与人的冲突和仇恨;自然万物与人和睦相处,人们生活在安宁祥和的环境之中,人人心静如水,长寿快乐。
在稻城•亚丁,藏民族占到96%以上。藏族不设姓,只有名字,小孩子一般都是请活佛或喇嘛为其取名,每个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诸如具有佛教色彩的“多吉”(金刚),“丹巴”(佛教)、“桑吉”(佛陀)、“娜姆”(仙女);寄托父母期望的“尼玛”(太阳)、“达娃”(月亮)、“麦朵”(花);也有以出生时间命名的“次吉”(初一)、“普布”(星期三)、“巴桑”(星期五);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昵称“扒初”(小猪)、“那日”(黑蛋)等等。
一般情况下,藏族人名均采用四个字,如扎西尼玛、巴桑多吉。但在平日里人们却只截取其中两个字称呼其巴桑或多吉,亦可称巴多。倘若藏族人大病初愈,往往会去寺庙请活佛或喇嘛重新为自己取一个新名,以表示重获新生,吉祥安顺。
在中国历史上,稻城•亚丁是云川藏的一方重镇,藏文化与汉文化、彝文化、纳西文化、摩梭文化昔日在此交融,多条茶马古道曾经在此交汇;在这里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香格里拉文化)、人文与自然高度和合;在这里集中体现了康巴文化的多元化与包容性的和谐统一。
从内地初到亚丁,缺氧的高原反应让人无处躲藏,胸闷气短,头疼脑胀,严重者必须靠吸氧缓解。然而正是这种感觉,才给人留有回味,令人永生忘怀。谁说痛苦不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不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
盛夏8月的仙乃日峰,慈眉善目地俯视着脚下的人间仙境,雪线以下瀑布成群,气象万千。山脚之下草甸碧绿,湖泊幽深,景致如画,虚幻迷离,一派东方中国的世外桃源。海子山、三神山、波瓦山、珍珠海、冲古寺、蚌普寺、卓玛拉湖、冲古草坪、金刚玄母、蓝月山谷、亚丁峡谷、色拉草原、稻城锅庄、茹布查卡温泉等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定会令你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事实上,笔者此次去的早了些。稻城•亚丁最美的时节应是每年的9月15日至10月20日,那时漫山遍野色彩缤纷,七色乐土绝世之境,天蓝云阔,草茂水肥。由于心境不同,时间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稻城•亚丁给人的感受亦会各不相同。有人坦言:哲学家以为,在亚丁想一下都是哲思;史学家以为,在亚丁撇一眼都是不朽;摄影师以为,在亚丁闭一眼都是美景;文学家以为,在亚丁嘴一张都是诗赋;旅行家以为,在亚丁坐一坐都是永恒;美食家以为,在亚丁吃一口都是文化……
稻城•亚丁,无论你去或没去,看了此番美景,定会成为你此生魂牵梦绕的心灵圣地。扎西德勒!(2014-8-18记于稻城•亚丁)刊发于《新西部》杂志2014年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