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他是这样打造高效知识管理体系

原来他是这样打造高效知识管理体系_第1张图片
by 樱莹影映Sakura

10.27号晚上8点,剑飞在-产品群进行了“打造高效知识管理体系”的语音分享。

如何打造高效知识管理体系?热爱阅读与写作,发起过写作马拉松、一直坚持时间记录的剑飞是这样向我们分享的:

1.高效与快速的区别

什么是高效?高效等于快速嘛?按剑飞的讲述可以理解为:通过在某一时间频段的积累,以结构性优化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目标。这是一种慢慢将事情做到极致的方式,绝不是一味的只追求速度的提高。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计划在未来1年内阅读四五十本书。对于一开始没有形成阅读习惯的人来说,这恐怕得是个不小的挑战吧?那么我们能不能先试着从比较薄,300页内的看起?或者先试试两周内看完一本书?经过一两个月的阅读积累了,再试试能不能一周看完一本书?以这种逐步优化的方式,慢慢提高自己,就是剑飞向我们讲述的高效。

听了剑飞讲述,发觉自己真的不能太追求成果立现。多给自己一些时间,给成长一点时间。慢慢调整,相信会看到进步的~

2.打造过程中重复阅读跟写作

1)主题阅读

剑飞最开始是看德鲁克写的管理类书籍,这个作家不得了!他被誉为“管理学大师”,比较知名的著作有《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那时候刚毕业的剑飞主要是在书中学习自我管理的方法,慢慢地还形成了自己对管理学认知的体系。那他是如何做到知识学科的体系化?

在这里,他分享了一个阅读的价值观点:那就是年轻时,多做些有难度的事情。他把各类管理学书籍中提到的相关著作基本都读了,零散的结构最终串联成体系,慢慢地也就补全了一个体系学科的知识。

不经想到自己碎片化阅读的经历,明明每天看的文章也不少,但看完不一会大脑就几乎完全忘记了文章中的观点。整天东看西看一大筐,却没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如何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又该怎么将这些阅读消化有成果?

2)以文字形式整合阅读笔记

关于阅读的消化,剑飞的建议是持续的输入,从一句话开始分享。这也回到了文章开头所讲的高效,也就是慢慢地以结构性优化的方式去提高自己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从一开始的的无重点记录,再到更深层次的领悟记录。这的确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让我们判别出哪些事作者的重要思想,哪些值得记录。

那么为什么要整理这些笔记?剑飞说其实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与作者的首次对话,先记录再做一个整理,是把这些思想变成自己的过程。当我们以后回顾笔记,可以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因为文字可以穿越时刻,看着自己的修改保存,重点也能一目了然。在这方面,自己也正开始做这件事。看电子书的时候会边批注边阅读,而根据自己的批注和当时的想法整理成阅读笔记的过程,又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我想,慢慢积累下去,自己也会有更多的结构性调整。但是,我们又该用什么方法去判断、去分析调整的方向呢?

3.反馈分析法

在知识体系的逐步优化调整上,剑飞向我们介绍了反馈分析法。简单来说,就是先预期个目标,隔3个月或6个月后,看看自己到达什么程度了。与期待的效果有什么差距?然后思考为什么产生差距,再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另外,剑飞特别指出如果我们设定的目标是每天做同样的事情,如每天锻炼半小时,每天读书1小时。那么这种“每天”的产生是无效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此时此刻的看法,会随着我们与他人的讨论,在实施行为的决定中改变的!因而某些量化的事情会在固定周期内有效,但随着时间的积累,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单位产出必然发生改变,所以“固定”已然没有意义。

无论是时间记录还是知识体系的构成,其实我们都可以先无规划的记录些自己的成果。如何开始一件事?我们总得先做些日常训练,什么时候开始的,做了多少,有什么成果?先记录分析下,不急于马上实现。因为先了解自己,才是准备阶段的开始。



4.终极感想

打造高效个人知识管理体系其实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首先,它需要我们在重复的阅读跟写作中慢慢的了解自己。这就好像是我们只有在尝过很多美味的食物,才能发现自己比较喜欢的口味。其次,我们需要用反馈分析法逐步地优化以达到高效。不断的反馈,其实也是我们不断思考的过程。例如,一直做读书笔记的话我们肯定会不断思考如何去提升整理笔记的效率吧?最后,需要的就是我们的整合能力,把一个学科的各个点串联成体系,要读的要整理的真的不少啊!

其实刚毕业的我们也不用太着急,所能做的就是在年轻的时候疯狂学习,毕竟时间对每个人都是等时支付。最后用群里的一句话共勉: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他是这样打造高效知识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