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史笔记2

        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周是武王灭了殷商后建立的,从商的角度来说是以下犯上,以臣弑君,从周的角度那是代天讨罪,以义诛恶。文王八卦,武王伐纣,这段事情基本上被打神鞭、诛仙阵充斥了,第一反应是削去顶上三花,闭了胸中五气,可见群体认知、共识的力量才是实在的力量,就好像关云长的形象,一句话,就是忠义千秋,我们要学习,这样的男人就让人崇拜敬佩,白道黑道都算上,而更真实一些跟曹操讨要杜氏的关羽则离得比较远一些,而且会有心理的一些排斥,这就是看不见的那只手,这种力量很强大。周朝一脉的祖先能追溯到三皇五帝,在我们的文化氛围里找个好祖宗能够加持很多神秘力量的,根正苗红的思想上下五千年,汉高祖认炎帝,唐太宗托太上老君,诗圣杜甫也要拉上杜武库,一样的心理一样的路数。

         三皇五帝这四个字一出来,就能想起这一阙《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伯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說甚龙争虎斗。

        可见被洗脑这样的事情也确实是很现实,很真实的。这不是郭德纲,也不是单田芳做的,是明朝状元郎杨慎的《二十一史弹词》,后来用作传统曲艺节目的开场定场诗,原作写的挺好,是读后感的形式。比这个“龙争虎斗”更为人熟知的,应该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这一阙《临江仙》了,都是《二十一史弹词》其中的内容。杨慎和明朝“大礼议”事件有些关系,简单地说就是过继的儿子当了皇帝,先皇和自己的生身父母的名分怎么定,怎么排这个优先级,老百姓家里简单一点,两边都亲善是最佳解决方案,既通情又达理,在帝王之家,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事情就麻烦了,再引入新旧势力和利益集团党争,就发酵了,最终结局可以认为是亲爹获胜了,如果非要决出一个结果的话,我也认可这样的结果,礼这个概念一直到现在,礼仪之邦一说,也基本是源于周,周公治礼,把礼格式化,体系化了,具有了可操作性,规范性。至于郭德纲常用的另一首定场诗“小楼寂寞心与月,也难如钩也难圆”,据说是马季的公子马东做的,郭德纲推广的。(“新宇”还是“心与”,不得而知,我也是道听途说没有见到纸笔上的证据,“心与月”是我认为的字句,有托付,交付,类比的味道在其中,有“我本将心向明月”这样的形象,感觉更好一点)

***********************

        三皇五帝,说法也是不一,有说伏羲、神农、女娲,有说伏羲、神农、黄帝,也有的说法祝融、共工也算进来,这个不打紧,找个公共认可的就行了,《史记》按“伏羲、神农、女娲(wa)”的说法,是三皇,“黄帝、颛顼(zhuanxu)、喾(ku)、尧、舜”是五帝�,这个我个人比较认可,上古时代经历过一段漫长的母系氏族社会,这是很有很多证据支撑的观点,应该是实际情况,女性在恶劣环境下生存能力比男性是要强一些的,柔而胜刚,作为老子观点的论据也是挺合适的角度。在有文字史以后直到现在,基本是父系氏族社会,但是在三皇里面有一位女性形象,我是比较信服的,更接近事实一些,靠谱一些。

        周的血缘来源于帝喾这一脉,五帝都是亲缘关系,这个也不奇怪,基本还是部落形式的社会,就那么点,繁衍生息都能沾亲带故,直到现在的高家庄、赵家庄,马家河子这样的村子,也基本上都能拜一个祖宗。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后稷是帝喾之子,也就是黄帝的玄孙,姬姓,名字叫“弃”,后稷是称号,跟秦始皇这种名称差不多,秦始皇,赢姓,名字叫“政”,后稷的母亲姜原,有邰氏。

        这些姓、氏、名、字、号,只是个代号,能达到最原始的本意,指代区分人物就可以了,纯粹去考据那是另外的事情,简单地说个人对姓氏的理解,姓是主干,氏是枝叶,远古时代也就那几个血统,姓的范围要大,衍生的多了,分而指代,就用了氏这个概念,类似版本号的用法,一个主版本号一个副版本号,只是后来生的太快,太多,姓这个以血缘为根本的标志代号,基本都淡化了,就姓氏合一当做现在意义的姓来用了,实际上,现在的“姓”,和原来的“氏”圈定的范围更接近一些。

***********************

        就从后稷开始算吧,一直往前追溯,最后是一只猴。

        后稷,名“弃”,由来是姜原不想要,想抛弃。《史记》周本纪的说法:

        “姜原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

        《诗经*大雅*生民》的说法: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姜原之前没有生子,在野外看到巨人脚印跟着走了一遍就怀孕了,或者说是祈祷天帝然后怀孕了,倾向史记的说法,如果是祈祷得子,后面抛弃的行为就比较别扭了。抛弃不成,各种神奇的事情发生,保护后稷,一再渲染后稷出生就带有神性,带有天命,常见的手法,汉高祖,孙仲谋都一样,就是制造舆论和形成共识的一种手法。

        姜原不想要这个孩子,扔到路上牛马不践踏,扔到山林之中总有人捡回来,放在冰面上飞鸟来保护取暖,很神奇,只能养起来。倾向于抛弃而不是祈祷的说法,婚姻从原始的群婚状态逐渐演变,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存在过虽然有了婚姻形式,但是双方仍然有非配偶发生关系的自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过程中,后来形成“一夫一妻多妾”的形式,是漫长的。后人在记录的时候,一方面是精神崇拜“造神”的作用,一方面也有用托词来解释与现有社会认知矛盾的原因,托词于神秘事件,是一个比较好的处理方式,这样理解,通畅一些。“弃”以及后世东周小霸郑庄公“寤生”名字都表达了母亲对于儿子的嫌弃,一般而言,母性是一种本能,这种嫌弃一般发生在子女出生存在问题,比如私生子等,也有说法解释成为当时贵族女性娇生惯养,即便生育子女受的罪也要归咎于子女,是一种极端自私的表现,从情理看,还是出生存在问题概率大一些,毕竟,纯粹泯灭动物本能与天性的还是极少的。

        后稷很擅长农业生产,会种地,很像神农、袁隆平这样的形象,尧舜禹的时代掌管农业,农师、司农这样的工作,德行很好,这是后稷这一代大概的情况。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史笔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