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一场马拉松一种生活

        2018年10月20日襄阳马拉松完美收官,这是自己人生的第二个全程马拉松,自己也终于实现了在家门口破4小时的愿望。

        这虽然只是襄阳的第二届马拉松,可是无论是赛事的组织还是市民的态度,都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进步与包容。

        作为一名襄阳人,也许是恨铁不成钢吧,也许是爱之越深恨之越切吧,对襄阳的市政建设,市民素质从来都是诟病多多。

        一直遗憾襄阳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BRT通道,一直为襄阳市民对红灯视若无睹,马路上胜似闲庭信步深恶痛绝。

      可是通过这届襄马,奔跑在分开来都那么熟悉,却没机会串联在一起的赛道时,充分体会到了 襄阳古典与现代交融,发展与绿色并存。

      在长虹大桥上可以看到不远处雄伟的三桥,桥下的跑步圣地“月亮湾湿地公园”是一座开放式的郊野公园,这个季节正是芦花满天,野鸭纷飞时候。

      在一桥上,可以看到即将合龙的庞公大桥。在滨江大道边的河堤上,可以看到不断长高的城市天际线,那是城市不断发展的剪影。

    而江对面的汉江第一大江心岛“鱼梁洲”上,一条崭新的环岛景观带也基本建成,那是我们日常练兵的好地方。

    沿江大道的古城墙,荆州街上的仿古建筑,环城路上的护城河,还有才建成的唐城影视基地,这些或新或旧的古建筑,向我们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千年底蕴。

      穿梭奔跑在这些熟悉的地方,恍若时光交错,这才发现其实我们的城市一直在进步。

      最难忘的还是咱们襄阳人的认真与热情,那些默默坚守着在路边为赛事提供保障的志愿者是那么尽职尽责。 咱们襄阳市民的不停歇的呐喊与助威更是为跑者提供了无限动力。

    尤其是人烟稀少的滨江大道,原以为没什么观众,没想到来了那么多学生,看着他们那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庞,看着他们因为激动拍的通红的巴掌,能对自己说的是“为了孩子们,坚持!再坚持!”

赛后回家的路上,因为交通管制还没结束,极为不便,可我没听到一个人抱怨,甚至还听到一个老人说“咱们襄阳这样大型的活动实在太少了,作为一名襄阳人应该多支持”

  今年的襄马告一段落,可是我还会在奔跑的路上不会停歇,回顾回顾自己的跑步历程吧。

跑步的初衷是为了减重,陆陆续续跑了三年,减重的愿望算是实现了。可从不敢奢想能跑马拉松,那时在我的眼里对马拉松有的只是畏惧与敬仰。

        2016年加入了跑团,在众多跑友的鼓舞下,开始慢慢增加跑量。记得第一个长距离是18公里,当时跑下来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

        2017年鼓足勇气报了人生第一个马拉松:宜昌国际马拉松。在报完宜马不久后,才听说家乡襄阳也要举办马拉松。  家门口的盛会岂能错过,可两场马拉松相距只有一个星期,无奈襄马选择了半程。

        2017年的宜马是怀着忐忑的心参加的,毕竟是第一次心里没底。不过总算顺利完赛,成绩一般般4小时02分。当时就在心里暗下决心,明年的襄马一定争取破四。

        为了2018年的襄马,在这一年增加了跑量,平时的十公里练习增加到13到15公里,每个星期练一次间歇跑,每半个月跑一次LSD。

      就这样几乎休息的时间都要去跑一跑,跑步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活,襄阳的大街小巷都留下自己挥洒汗水的身影。

      在奔跑中感受到了鱼梁洲的朝霞,月亮湾的野性,隆中的厚重,东津新区的阔大,二汽的宏伟,紫贞公园的喧闹,岘山绿道的幽远,虎头山的险峻,紫薇园的宁静。

      今年跑步最大的收获是带动妻子也运动起来了,当她现在以五分半的配速跑完13公里时,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能在40岁时做到这些。

      收获的不仅仅是成就感,还有运动的快乐,和心爱的人一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享受着它四季的变换,感受着它千年的文化底蕴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心爱的人一起用汗水浇醒清晨的第一缕曙光,一起用脚步送走漫天的晚霞,这些岂不是最好的浪漫?

      最重要的收获还是健康,胖了一辈子的妻子从不敢想象自己的体重能维持在110斤,要知道她以前的体重可是160斤。随着体重的减轻,她今年体检的各种指标居然一切正常,尤其是如影随形的脂肪肝。

      跑步不一定非要参加马拉松,但只要跑起来,动起来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能带给你的不光是健康,还有快乐!

    来吧,一起运动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座城一场马拉松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