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规则
1,十天读一本书,从猫叔提供的书单中选择。
我选了刘墉先生的《说话的魅力》作为打卡文章,另外准备了《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一起读,后一本最终只写了八篇文章,没有按照读书营的要求来。
2,每天输出读书心得,字数500-800,语音2-4条,两分钟以上;每天23:00之前打卡。
我的文章不够简练,字数常常先超出去,回头再删,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都需要下功夫练习,基础薄弱。
关于打卡我在开营前就想好了,这次要提前准备,提早打卡。一般在前一天下午写好,打卡当天上午润饰录音完成打卡,有几次前一天没写,当天早晨写好的,全部在当天12点之前打卡完成。
参与点评组
自从加入读书营以来,一直被行动力超强的老铁们触动着,大家工作生活两不误,额外的读书营活动也尽心尽力,甚至还有更多的加入了点评组、海报组、数据组等等。
而我,一个“闲人”,待业,未婚,真正需要靠读书改变命运的人,只能做到简单完成任务,甚至都没主动追求过要“完美”!基于此,我试探着加入点评组,而且把书目增加到了两本。
每天上午11点前要从10篇优秀文章中选一篇最佳,之后选择3-4篇优秀文详细点评,选择两个班的所有文章简单点评。
选择优秀文章、写点评本身就是一项技能,借点评组工作便利读到每个班最优秀的文章,从中学到优秀的“套路”更是收获颇多,看到其他老铁平平淡淡的打卡文也是非常有警醒作用。
非常感谢点评组木兰和朝花夕拾,一直鼓励我、指导我、肯定我,让我有信心继续坚持下去。也很感谢由于我的点评私下有了链接的几位老铁,他们对于我点评的认可和尊重让我非常开心。
每天两篇输出文和点评工作,终于让一直处于松散状态的我渐渐有了更多专注的神情。
关于写文
开营前安叔已经给大家提供了非常明了的读书方案:读三遍,找出10个关键主题,每天围绕一个主题展开3点论证,结合自身实际案例分析;结构要清晰,总分、总分总…
这么简单?越简单越困难。至少我在实践中就直接忽略掉了,我每天的文章只是从自己计划好的部分中找三个点加以论述,之后结合自己的故事,分析原因,找背后的真相,该怎么应对,如何提升自己,也算是借此想通了一件事情,这是我十天读一本《说话的魅力》最大的收获。
但是总体看来逻辑不严密,表达不够简练流畅,结构欠合理。甚至有些想“嫁祸于”选书不当。看老铁们的文章,有些人出现了和我一样的毛病,甚至一些人这本书感悟完了就整个思维发散出去了,虽然文笔很好,却偏了。
摩拜大神的作品,高屋建瓴,按部就班,整体完整,各部分又可单独成篇!
反思自己,首先前提准备不够,没有深刻领会安叔提供的方法,如果动笔前就有个整体计划,先提炼出10个关键点,之后也不会手忙脚乱、思路不顺;其次自己读书积累太少,词穷,思维禁锢,不够开放;第三没有全力以赴,功夫没有下足,有侥幸心理,想着能顺利完成就非常棒了,想想三头六臂的优秀老铁们,自己能做的有很多。
关于阅读
先回想本月开营以来读书数量,精读两本,正常阅读7本,啃完一本拖了两个月的《黄河青山》,所以到目前为止,一共十本。
再来回顾读书以来的一些触动。
首先,受老铁们的文章启发,对于“注意力”、“最重要的是什么”、“读人”等问题有了更新的认识。
其次,找到了“100天阅读33本书”的小组织,加入并立刻开始行动,已经读了7本书,并且每篇都写一篇读书笔记。
第三,虽然还没有像大神们一样深度阅读,但是读过的书之间也开始有了触点,比如读到建筑大师的拉图雷特修道院,次日一本杂志上就又见面了,互相补充,而且拉图雷特修道院的作者范毅舜是位著名摄影师,后来才知道,进一步查作者其他书籍,又丰富了书单。
第四,由读书到读大师。从黄仁宇先生的一本书开始,已经读过四本,期待读完全集;读建筑师读出了摄影师,阅读“人脉”都丰富了起来;最近我还“认识”了黄元御、黄永玉、叶广芩、范毅舜、柯布西耶……
最重要的,不仅读大师,更要读身边人,从《不裁》中就看到了男朋友的样子,爱情的样子让人心醉。最后一天打卡请教他,让他读一遍书帮忙提炼观点,虽然不喜欢这本书却为了我一直认真分析的样子真美!在图书馆困到打瞌睡,我说看不进去就不要勉强,去做你自己喜欢的事就好了,他说,不排斥读书,要慢慢适应的!一手拿书一手撸猫的样子更酷!
总而言之
这次参加读书营,收获颇多,但是暴露出问题更多,不得不逼着自己跳出舒适区,更客观理性地剖析自我!
以前读书是打发时间,是逃避现实,是缓解压力。
以后读书,要目标明确,要方法科学,要提升自己,要充分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