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4关于读书,看画和走路

最近这几天每天都在书城呆几个小时。这是我很喜欢的状态。昨天看的是一个日本漆艺大师的书。是一些简单的随笔。

我在书城一般都会找些短小的文字集来看,多半是对一些日常事物的看法。这些文字看起来一来是比较有趣,另外就是比较能反应作者的心性。

这个作者名叫赤木明登,是日本有名的漆艺大师。在我看这本书之前并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但是他的文字是那种质朴真诚又叩问人心的。他有一篇讲到关于房子周围种树的故事,他说即使是树也在相互争夺着阳光,讲他在自己种的房子周围种了很多不知名的树,说开了窗子树叶飘进来,说树木导致房子容易腐朽。但这些在他看来都是挺好的。这是一种生命的常态而已,

他讲到现代社会充斥着无边的资讯,可是他认为那都是无意义只有自己能够切实体会和触摸的才有意义的,只有从现实的生活中,从使用的一切器具中体会美才是最根源的。因为信息的充斥,我们的感受力变得越来越弱,自己和自己真实生活的联结也越来越淡薄。就像我们关注于某个明星的家庭婚恋绯闻,对我们自身的生活可谓是半分意义都没有的。前几日在微博上看到关注的一个说到不知道马苏是谁.真的是羡慕呀,因为他的动态基本就是自己的书籍和工作了,哪有时间去关注这些无关紧要的人。

当然关于现在互联网所带给人的世界距离缩小的假象是在是太过逼真。现在一个即使是最底层的劳动人名只要拥有几百块的手机都能为自己找到无限的乐子,通过大数据的收集于是厉害的人所被推荐的也是学术之类,但是当你的习惯是关注电视剧,绯闻,浏览器自然而然就会根据你的喜好推荐,于是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某种怪圈,优秀的人更优秀。现实世界看似的距离缩短都是假象,上层阶级资源的聚集,各行各业有资源人群的相互分享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现代社会一点没有改变,反倒加剧。因为当人的选择更多的时候,普通人都会选择对自己来说更加简单的选择。,但是精英阶层从出生就是握有大把资源,并且附加幼时的教育,父母高素质的养育方式这都无形中产生了绝大的差距,并且在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能够有太多能够用头脑和智慧,先见变现的方式。昨天听到的一句话是健身和读书是成本最低的自我增值方式。这句话简直是道明真相。书籍是最低成本的接近先贤的方式。锻炼是最直观的接近自我的方式。但人天性的讨厌用脑,讨厌劳动的本能,让这两件事其实不是多么容易。可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两件事是属于自我克服的范畴,可是其他的却属于克服社会范畴,因此得出读书和健身确实是我们所能尽力掌控的最低成本的增值方式了。

昨天去看了嘉木美术馆的展览,是用油画的形式来描绘青岛的。我是从看完陈丹青的局部开始关注油画的。之前去书城的时候看了几本油画画册,偶尔有时间也来美术馆看看别人真实的绘画作品。毫无疑问是美的,那种美有时候是让我感到震撼的,那种光线,远山,建筑甚至是影子,或者薄雾,天空都是极美的。能够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内心,表达对世界的理解真的是一种很美的方式呀。

我这几天愈发的发现,我最近比较喜欢能够自己呆着。自己呆着看书,看画,听音乐.比如自己工作上的一个姐姐,总是喜欢给我打电话,说些无关紧要的抱怨之类的。最近就比较受不了。很多时候不想一起工作,因为不想花宝贵的额时间在无聊的琐碎话题上。很多时候开启了一个话题,可是心思却在书上,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方式来结束那个话题,真的是有够费脑筋的。但另一件比较客观的现实也是,自己呆着也比较容易就堕落了,比如看剧之类,说到底还是需要自我监督呀.。

偶尔我会和一起工作的姐姐说起一些自己的看法,她总是说我总关注一些没用的。于是在这些时刻深刻感受到了某种不相为谋的感觉。人呀,就是要避免某些显而易见的不愉快呀。人永远不呀试图给不对的的人分享。

前天实际上本来导航去一个书店的,结果迷了路,竟也走到了一条很美的街道,有很多漂亮的咖啡馆。很多漂亮的建筑。想来迷路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呀。

今天看了一会三毛的文字,有一篇是讲到她和荷西的爱情的。真的真真的美好呀。是那种真心的相互喜欢,相互珍惜的爱情呀。那种能够在彼此面前做最真的自己的那种爱情,那种觉得相互理解真的是让人羡慕呀。

三毛还讲到她小的时候,她的父亲逼她学习钢琴,她不喜欢。父亲则告诉她,这是一种欣赏美的方式,等她长大了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她就可以有个可以退避的世界了。刚好下午听梁冬吴伯凡讲关于从小培养的幸福联结点的问题。小时候的音乐,绘画培养其实只是培养一种意识,这种意识会在人长大的时候显现出来,让人能够有一辈子真正可以躲避的美好世界。节目大概讲到他们小时候家庭的一些影响。这让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小时候的影响。从小我姨妈是非常讨厌那些打麻将,打牌之类的不务正业的

倾诉为何有效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1-14关于读书,看画和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