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花了半年的时间,终于把乔布斯传看完。名人传记这种东西,我本身看的就不多,接触到的也基本是历史人物传记,看当代名人的还是头一次。
通篇下来,最大的感受是真实。
2010年iPhone4发布是智能机时代的里程碑,那之后乔布斯就被国内跟风的手机厂商捧上了神坛。极简设计,封闭系统,禅意的美学,乔布斯基本就是这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时代,PM的flag,各位大佬的终极模板。
但是他不是一开始就站在神坛上的。
传记开篇就提到了他是被收养的孩子,童年时代便得知自己是被亲生父母遗弃的经历,很大一部分程度造就了他敏感的性格,然而他性格中其他部分的偏执、现实扭曲力场、固执、极端的非黑即白二级判断更像是天性使然。
敏感让他有对细节的敏锐感知,偏执和固执让他能够竭尽所能专注地完成自己想要的东西,现实扭曲力场给了他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和领导力,而极端的非黑即白性格,让他对一切都苛刻无比,推动着周边的人和自己去做到最完美。
说句大实话,乔布斯的成果无法复制,实在是因为太多的前瞻性内容,依靠的都是他的直觉,而直觉是天赋,无法复制的。
但纵然他是个极有天赋的人,终究也还是人。其实剖开来看,他也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在神坛之上。
他年少成名,从Apple Ⅰ到Mac,持续让消费者大呼鹅妹子嘤。但Apple Ⅰ孵化于沃兹尼亚克的电路板,Mac的灵感来源是施乐未重视的图形界面项目。这样看来,其实一开始的他的灵感也并非瞬时迸发,而是基于已有内容的深入优化。
1985年,被斯卡利排挤出苹果后,他开始了NeXT项目。NeXT的产品进度大不如前,前期乔布斯把太多的精力和财力都投入到优雅的办公环境、漂亮的生产线和极显眼产品标识上,而一再地修改设计、孤注一掷采用新技术、反复更换配件提高定价,以及持续delay的发布日期,让NeXT在真正上市后反响平淡。更而糟糕的是,NeXT的硬件无法兼容其他操作系统,而自己本身的操作系统上可使用的软件数量相对较少。
严格意义上来说,NeXT虽说可能是极具设计感的产品,但它不是一个好的产品。定价高、性价比低,这对消费者来说全然是个情怀产品,而ROI并不高。
NeXT的失败,是乔布斯的产品设计生涯中一个很大的转折点,让他放缓了在设计至上大道上的疾驰,开始缓下来对自己产生了质疑。这是坏事,也是好事,坏在如果他不够坚定,或许软硬一体的信念就要被击溃,好在他是乔布斯,他没有那么轻易被击溃,而是吸取了这次失败的经验,后面才会有iPod、iPhone、iPad。
我不想写太多关于传记里面已有的内容,只想从产品狗的角度来谈一谈我能看到的一些东西。
乔布斯性格上纵然有很多的缺点,但作为一名神坛上的产品经理的特质也异常明显。
1、产品至上,热爱设计。
印象很深的是文末他的自白中提到的IBM、微软为什么会衰弱。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销售人员的需求开始强于产品人员,创新开始不被重视,比起怎么做出个新产品来,如何把现有的产品买个漂亮价格显得更加重要。而乔布斯虽然是个非典型性的商人,他的一生,由始至终贯彻的都是如何把东西做得更漂亮。小到呼吸罩,大到游艇、个人飞机、办公环境、代工工厂,他都要亲力亲为。设计是享受,是改善生活,是对难用设计的忍无可忍,而不是工作,不是任务,不是为了挣钱而做的。
2、完美主义。
全书中,多次提到了他为了把产品优化到足够完美而推迟发布时间,甚至一杯果汁他都能退回三次。乔布斯在追求完美这件事上简直到了吹毛瑕疵的程度,即便这会让发布时间延迟,即使这会虐死工程师。
在设计师和工程师之间的角力中,他始终站在好的设计这一端,花样虐死工程师,并且往往他们都成功了。而我在工作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开发现在没法实现,不如我们换一个方法/设计吧,下个版本再优化。好羞愧,一方面来说,是因为我现在职级太低,无法去胁迫开发做一件事,另一方面,我对自己的设计并不自信,没有足够站得住脚的理由去说服他们做。
3、专注。
前一段时间我深陷于三个项目的泥沼中,太多琐碎的细节让我无法专注去做一件事,于是需要确认的细节就更多,痛苦得不行不行的。除了现实扭曲力场外,乔布斯还有一项很惊人的技能是他的专注力。他想要做成的事情,无论如何都要达成,他想要忽略的事情,他能往得一干二净,即便是自己的癌症。
专注的优点在于你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要如何达成这样的效果。专注是一柄剑,能够斩断所有障碍。
4、保持对新技术的热爱。
他是个喜欢一切新技术的人,不管是从一开始施乐的图形界面,还是在和癌症过程中接受的各种新技术的靶向疗法,他一直愿意去尝试所有新的东西,保持对新鲜事物的热爱,保持对创新的敬畏。
5、始终人文和科技的交叉口。
乔布斯的发布会我一场都没看到,他从卸任CEO时我还是个锅盖头的大二小傻逼,对科技行业一无所知。2012年下半年我在太原机场买了这本书,一直都没看,直到现今从业近两年后看完,感慨颇深。
前一段在看新的工作机会,梳理了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时,便坚定了想法,不做电商,不做社交,想要做一些和人文有关的项目。技术发展到现今程度,人已经从安全、温饱的需求中脱离出来,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了。他一直强调自己站在人文和科技的交叉口,科技能够改变生活,而生活不同于生存,不是仅仅可用就成的。他热爱计算机,所以才会有Mac,他热爱音乐,所以才会有iPod,会有iTunes。保持对人文的热爱,坚信科技能改变生活,才能作出真正有所改变的产品。
全文通读,其实作者写了太多太多,太真实了。乔布斯的成功被几笔带过,着墨更多的是他的性格弱点,他的犹豫不决,他的反反复复,他的现实扭曲力场,他的努力过程,竭尽所能做好一件事的信念。
我想写的也很多,但因为太多了,脑子里又都是屎,最后只能从一个野路子出来的产品狗角度写出了这样一篇读后感。
但是这样也足够了,借用乔帮主的话,"过程就是奖励",结果只是阶段性的总结,是下一个过程的起点而已。就像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得到的东西,远比这篇读后感里提到的要多得多。
最后,哎我擦,一篇读后感写得我热泪盈眶。
-------旧文的分割线-------
最近还在看乔布斯传,有几点感受:
1、乔布斯是个很难以沟通的人,性格暴躁执拗,固执己见难以被说服,但这份难以被说服在一定程度上让他在和他人意见相左的时候能够坚定立场,不被人说服。
2、沟通能力很重要,只要表现在说话技巧和情绪感染两个大方面。而乔布斯擅长的是用情绪感染来扭曲现实立场,让受众被他调动积极性被蛊惑。但情绪感染是偏向性格向的技能,大部分人还是只能做到完善说话技巧。在说话技巧里,如何表达一句话和从什么切入点开始说,是很重要的。
3、产品还是很要求天赋的,嗅觉和关注的点对产品sense都很重要。乔布斯很注重人文和科技的结合,而社会发展到深层次的时候,人文关怀应该是一个越来越大的话题。这点老罗其实也把他搬进国内了,但是摊子铺得太大,开口就说情怀实在是让人尴尬。
4、用户需求真的不是天生神力就能练成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神如乔布斯,也是刚开始做了不成功的Lisa,被自己的麦金塔干掉,逃离苹果做的NeXT,一直在赔钱(我忘了为什么),皮克斯的初衷是做软硬件结合,把3D成型效果推广给大众,都是不够刚需的需求。
5、从Apple 2到麦金塔到后面的机子,是三个不同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