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盐茶古道7:三个闲人游鹿角

一个人的盐茶古道7:三个闲人游鹿角_第1张图片

 

盐茶古道去哪儿了?

渝黔盐茶古道从三百梯下来后,就被重庆内环快速路拦腰截断了,恐怕大多数旅行者走到这里,都会像我刚下山时的一脸懵逼。

好在我遇到了向导。

在三百梯出口碰见的这位老伯姓张,今年68岁。他说自己住在鹿角一家养老院里,没事的时候常一个人出来闲逛。

“以前马帮从三百梯下山后,就从这里的老路往鹿角走。”老张指指高速路旁边的一片农村。“不过,现在这段路已经看不到了。”

我们一起走上了内环快速路的鹿角立交,下面车流繁忙,一派现代化气息。

过了立交,老张带我右拐走上旁边一条土路,爬上坡顶。左边是裸露的山体,右边下面就是快速路,地势颇有几分险要。

现在,我们已经离开南岸区,进入巴南区了。

接下来,老张带我穿过左边一条小道,进入一条稍宽的石板路。

“这就是以前马帮走的老路了。”

被内环快速路截断的盐茶古道在这里被接上了。

耶!+_+


(一)


这是一条沿着山脊延伸的青石板路。

但可惜,大部分路基已铺上了水泥路面。

一些没有水泥路面的青石板或岩石上留下了一条条非常清晰的马蹄槽印痕。

“这些是以前马的铁蹄长期往返踏出来的。那些马帮走路可以哦,一天要走60里,有的甚至要走100里路。反正走到哪点黑就在哪点歇。老厂、界石这些都是曾经的驿站。”老张说。

然后,古道经过一片建筑工地旁。

“这里是安置房小区。附近拆迁的居民,还有一些被征收了土地的村民都安置在这里。”

我问了下小区的房屋价格,老张说大概2500元/ m²。

哇!这个价格相较重庆主城确实弱爆了,就跟北上广深的炒房者打飞的来重庆抢房时看到的房价是一样的。

我想起了在三百梯看见的“寂静岭”村,那些村民是不是被安置到这里来了?

问了一下老张,他摇摇头说:“这里的安置小区不只一处,离这里不远还有一个很大的鹿角安置房小区,应该是搬到那边去了。”

我问他住养老院好不好?

“我身上的衣服都是政府发的,每个月政府还补贴我500-600元的伙食费,我也花不了什么钱,够了。养老个嘛。”

老张性格豁达,只是在我问到有没有子女来看他时,他吱吱唔唔,不愿多说。然后点燃一根烟吸起来……

走了两三里后,这条道上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是出来散步的本地人。

见我们在谈马帮,旁边一位年轻人加入了谈话,跟老张问这问那。

然后,我们三人就一路向鹿角场走去。

山路越走越高,一直往上延伸。周围视野基本没有遮挡,可以清晰看见对面的南山和山脚下的内环快速路。

我赞叹这里的地形很不错。

“鹿角是根杠,长生是个凼。这是当地的民谣。就是说的鹿角的地形是在一根山梁上的,而长生是在凼凼里面的。”老张解释说。

走了一个多小时,快到鹿角场了,地势越来越高,风也越来越大。

我说这里好凉快。

“嗯,夏天晚上,这里很多人都搬根凳子出来歇凉,舒服得很。”老张说。

我问那位与我们同行的年轻人是做什么的,他说他也姓张,是来修安置房的,建筑工人。以前还在广东打过工,喜欢没事时出来闲逛。

呵呵,三个闲人!很好!

所谓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二)


没多久,我们走进了鹿角场。

场口有棵很大的黄葛树,树身需要几人合围,枝繁叶茂,显得资历不凡。

古道民谣里面那句“三个牛儿打架-鹿角场”说的就是这个地方了。

我问老张,“鹿角”地名的由来。

他摇摇头,表示不知。

我上网查了查,原来,这场上以前只有十几户人家,没有名字。后来因场口有棵老黄葛树被雷击中,中间的树桠被打断了,断成两根树桠,这两根树桠又分成两枝树桠,整个形状如同梅花鹿的角。有位走南闯北的生意人见过梅花鹿。于是,建议这个地方就叫鹿角。大家知他见多识广,同时梅花鹿是吉祥之兽,中药材之中也有补药叫梅茸的,于是一致同意,鹿角场由此得名。

我看了看眼前这棵黄葛树,有点像,不知是不是?

到了场上,我们三人简单转了一圈后,老张因要回养老院,小张也要回工地,我们三人就此分手。

彼此道声珍重,也没留电话,所谓“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我喜欢这种聚散无意的感觉。


(三)


鹿角老街,是一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貌的街道。整条街其实是修在山梁的顶端,从街头到街尾有个很大的坡度,中间有段望去,街后面就是天空,颇有几分玄酷,就像一位民国作家(记不清哪位了~)笔下的老重庆:他去拜访一位友人,友人的家在一坡梯坎上,他爬完梯坎,推开一扇虚掩的门,结果发现里面竟然是一片天空,到正屋还要下十几级梯坎……

可惜老街路面已变成水泥路了,只有一小段还是青石板,让人想起这里的过往。

张老幺今年68岁,在鹿角老街中段经营一家副食店。

我上前问路时,他正坐在铺前的小桌子上吃饭,一碗白米饭上撒了些咸菜,还有一杯啤酒,边吃边与旁边一位老头聊天。

听到我向他打听以前马帮的事。张老幺呵呵一笑说:“这里没有什么马帮的东西了,以前那些马帮从老厂下来后,只是从这条老街经过,然后就往界石方向去了。”

交谈中得知,张老幺有兄弟姐妹16个(英雄妈妈也~),他排行老幺,以前做过蜡烛、汽车帆布等生意。40岁才结婚,娶了一个28岁的漂亮媳妇。“还不是因为做生意,赚了点钱,人家才愿意跟你。”对此,他颇有几分自得,还兴致勃勃谈起当初怎样跟着师傅学做蜡烛的事。

现在张老幺这间副食店已经开了二十多年了,只是一直没有名号。

张老幺说他有个儿子,前段时间接他去了一趟民国街(重庆渝北区的一个景点,里面有很多仿重庆民国时期的建筑)玩,玩得非常开心,他还把一张内部景点门票拿给我看,说起民国街的种种见闻,显得眉飞色舞。

有个孝顺的儿子确实是件令人高兴的事。

最后,谈到鹿角场的特色,他说这里有关日本战俘的地方,战俘营的旧址就在老街的大庙那里,以前叫三圣宫。不过早就没有了,现在改成茶馆了。推荐我到去梁家边看看,说那里有个关日本女战俘的地方。

“是新修好的,还看得到。”

也好,就去看看。

我当即愉快地决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人的盐茶古道7:三个闲人游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