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之路6:我也就学会了这几个和弦

学琴十年的时候,我在深圳,还是跟詹姆斯,我们一起又合奏了一曲《真的爱你》。


这首歌我真是闭上眼睛,躺在床上也能完成,如果是完全没有接触过吉他,会认为能够做到这样,应该技术还不错吧,但是其实并不是。

有一段时间,我向别人介绍吉他弹唱的时候,是这样介绍的。要学会吉他弹唱演奏,得把自己的大部分注意力用在演唱上面,因为稍微一紧张,你就会忘记歌词。所以吉他的演奏基本上你要熟悉到应激反应的地步,也就是说,吉他就像你身体的一个器官,左手和右手的配合虽然很难,但是基本上不能经过你的大脑,必须是一个自然的反应。

听起来,会吉他弹奏的人应该是很厉害了吧,但其实不然,你学了多少年,可能也只学会了几种简单的节奏型,以及几个常用的和弦。

上次美国的黄老板在媒体上演示过一个很神奇的事情,主持人任意点一首流行歌曲,黄老板只用7个左右的和弦就能弹下来了。然后主持人一脸崇拜的看着这个装B的年轻人,赞叹不已。


其实并没有夸张,C调也就几个常用的和弦,所有的歌曲全部可以转化为任何调来唱。我想大部分人初学者,甚至玩琴多年的人,尤其像我这种缺乏天赋,也努力装过文艺青年的人,也就熟悉了那么几个和弦吧。

说实话,要我就这样想下来,可能就能够想起这几个最常用的和弦吧。

C,D,E,F,G,A,B  CM DM EM FM GM G7 AM BM B7 C7。也就不到而是个和弦,如果能把弦库打开,然后仔细想想这几年用过的常用和弦,可能会多一点。

C和弦,CM7和弦,最多也就还有一个横按的C和弦,以及练过《fade to black》用到了一个C5和弦,Cadd9也常用,为了给C和弦加花用,好吧,没了。一共4个。

D和弦,大三和弦D,小三和弦DM,D7也很常用,DM7用过,但是确实很少,Dsus7也用吧,比如黑豹乐队的《那一年那一夜》,那首歌还用到了Dsus2,没了,6个。

E和弦,大三和小三和弦,没了。

F,除了大小三和弦,Fadd9,好吧,我也想不起来哪首歌用过,三个。

G,同样,大小三和弦,以及G7,3个。

A,大小三和弦和AM7,ASUS4马条的《封锁线》有用到,ASUS2也用到,4个。

B,三个。

顶多也就25个和弦吧,这就是我全部的家当,然后右手有熟悉大概最常用的扫弦节奏5个和分解节奏8个左右吧,没了。


说实话,除了大小三和弦我知道是怎么来的,其他的和弦我也是靠死记硬背,一首歌里面确实碰到了,也就勉强的记忆一下。不知道怎么来的,也不知道这么用的,然后在那里恬不知耻的发朋友圈:本人学琴十年……,然后第十一年,我才知道了和弦级数的重要性,这个后面再慢慢整理吧,也就是到了第十一年,我才知道了自己弹唱一首歌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在乎过这首歌的调。

你现在如果问我,我弹奏烂了的那几首歌,都是什么样的调,说实话,我也没有把握。第一个和弦是什么,那就应该是什么调吧。这句话虽然也是八九不离十,但是当有人问你为什么要用这个调来演唱,如果D调的歌曲,要你用C调弹唱,你能做到么?

当我第一次意识到我弹奏了七八年的《南方》,我从来就没有换过一个调来弹奏过,仅仅是因为我第一次看到别人发过来的吉他谱就是D调的时候,我瞬间满脸通红。是的,应该感觉到害臊的,这不应该是一个最傻的人也应该想到过的吧,我为什么没有想到过?


听到一首歌,嗯嗯,还不错,我想学会弹唱。

然后到百度去找吉他谱,是的,我一点都不会自己扒谱,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自己干。

简单一点的歌曲,基本上几下就能记住里面的和弦,但其实大部分歌曲也就是常用的几个和弦不断的循环,有些歌曲主歌和副歌部分,都懒得换和弦,四个和弦循环到底。比如《南方》,彭坦的《少年故事》,看一眼就记住了,听几遍就会了,然后我这么多年,最多弹奏的也就是他们,因为一记住就忘不掉,手再生,也不至于这几首歌曲都弹不了。

上次老猫媳妇取笑他说,一直就听他弹那么几首老掉牙的曲子,也没有见他完整的弹奏过一首歌。我想,如果这样下去,估计工作和生活一忙,也会走我的老路吧,不同的是,他起码练习过音阶,而我音阶都没有练习过,更不要说SOLO,即兴演奏和扒谱了。那两年下来,我为了家庭心安理得的彻底放弃练习,也就那两年他有了一点进步,从而把我甩在了后面。


人是得有羞耻心的,除了社会意义上的道德羞耻以外,我们还应该为自己坚持多年,然后意外的发现几年下来,自己的那些自鸣得意的经历简直糟透了的时候。我们总会为自己的不合理的活法,找一个看起来很合理的解释。就像我打了那么多年的篮球,投篮的动作一直就是错了,刚接触篮球的那两年,大学舍友提醒我投篮动作不对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自己投篮的时候,老是有意识的去想投篮动作,一开始的时候,会投的更加别扭了吧,打球就没有那么爽了吧。

然后给自己的不合理行为,找了一个更好的解释:那我本来就是打后卫的,我主要就负责传球和防守,我这两点做的还挺好。甚至我跟自己说,我打球重在参与,自己主要是为了健身,能上场打球,传出好球让别人轻松得分,不是更受欢迎么?也就是这样的思维方式,在一开始就知道错了的基础上,不断的给自己寻找自认为合理的解释。


这辈子你还会去学习,去经历很多的事情,这就是你的认知模式。

这样的认知模式带来的,就是重复的失败,你总会找到更多有意思的东西,然后满腔热血最后化为一口老血,喷洒在了自己不堪回首的记忆深处。会结出老茧,会不忍触碰,因为我们总会说,我这辈子折腾了很多,我有很多的爱好,我很享受付出的过程得到的正向回馈,我的朋友圈大家都在点赞,他们说我兴趣爱好广泛,自信乐观能折腾,然后,NOTHING,你只是取悦了自己,同时娱乐了他人而已。你总会有一天,站在高处,看着下面的尸骨累累,你对着过去的自己咆哮:你个一辈子也没有学会怎么学习的残废!

我们是不是要坚守自己付出多年的专业方向,我们是不是不要放弃英语,毕竟为它我们付出了自己的青春期的大量的美好时光,其实,回头来看并不重要,关键到现在,你也没有学会应该怎么样去学习一个新的领域的知识,你只是在慢步的迭代自己的认知模式,然后偶尔焕然大悟,然后并没有马上付出行动而已。


但是并不需要那么悲观,当你有一天告诉自己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当你还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来折腾自己的时候,这条没有人能够给你指引的清修之路上,你总会找到声音,再慢,你也能有所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琴之路6:我也就学会了这几个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