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说·享听」第四期感悟

本期「享说·享听」的主题是关于读书的经历和习惯。     

切茶说自己不喜欢阅读。我想,读书一定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非做不可。今天的 00 后可能更喜欢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去了解世界,如同万年前的人类祖先,那时可还没有文字。未来,我们了解世界可能会通过 VR,通过脑机接口进行盗梦空间般的体验。我希望今天的孩子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更自由的体验世界的方式。        

没想到 72 也是个小说迷,相比之下,我就是个伪迷。因为她已经从看小说到写同人小说了,我也动过写小说的念头,就是没动过笔。向 00 后们学习,敢想敢做。        

王伟谈读书的四个阶段:开声、开心、开智和开悟。触动我的是开声两字,一别学校多年,风声雨声不断,却少闻朗朗书声。是该读一读,读读诗,读读散文,读读自己写的文字。        

秋水分享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曾让她数度落泪。环境的恶劣和人性的丑恶并没有让三毛对世界失望,相反她积极的帮助当地人。「剑来」里陈平安说:「齐先生,我想明白了,对世界不要失去希望,除了一定要好好活着之外,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当我们对这个世界给予善意后,如果非但没有得到善意的回报,甚至只有恶意,这个时候,能够不失望,才是真正的希望」    

我只听过三毛,却从未读过她写的文字,秋水推荐了「背影」和「迷航」篇,借着这个契机读一读。   

帅帅分享了成甲的三种读书方法:1)熔断不读书(找到价值点)2)关键词(从封面、目录、序言、结尾总结关键词,看到作者的思想体系)3)里应外合(精读书的内容,书外了解作者的背景、写书的时代背景以及和此书有关的其他事物,把书吃透)。「熔断不读书」这个说法挺新奇的,起源于股市的熔断机制,这里说的是看到书里有价值的点,就停下来,结合自己的经历去思考和消化。这和赵周的拆书法类似。

琴姐说她住院的时候把装修的书翻了两遍,在康复的时候开始去实践书里的东西,比如在铺木地板之前,先铺一层花椒面。她说现阶段是功利性读书,以后要开始读一些「无用」之书。其实,读书,开心就好,有的书提供的是有形价值,有的书提供的是无形价值。我觉得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让书为人服务,而不是人为书服务。有很多人追求读书的数量和速度,却没有享受读书的乐趣,这样不好。     

我自己分享的主题是「书山有路,学海泛舟」,主要说了自己因网文开始阅读和怎么找书以及读书的主流方法。其中我自己最想突出的是快速阅读时,自己所产生的心理障碍 —— 怕漏了重要的价值点。但其实书就在那里,完全可以多翻几遍。再进一步探究,真实原因是自己不愿再读第二遍,希望一遍就挖掘出所有的价值点,能做到这点很难,在没有经过训练,也没有一定的阅历支持,妄想做到这一点就太贪了。希望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科技可以帮助人们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吸收知识。        

分享的时候还是有些紧张,忘了分享「读书的陷阱」。一是把读书看得太重,对读书的益处期望太高。需要清楚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给那些重要的事情投入足够多的时间。二是把书看得太高,尽信书,不如无书,写书的人本身有自己的局限和时代的局限,我们应站着读书,和作者平等对话。这个我是在范秦的公众号里看到的,当头棒喝。三是上面提及的:让书为人服务,而不是相反。      

说个秘密,我喜欢来参加「享说·享听」,其实是喜欢大家夸我,让我更加自信,也开始行动去改变自己,让自己名副其实。我们这群人,总是看到彼此的闪光点,当一个人说出和自己相反的观点时,尝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一下,也许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为什么机器在一些方面做得比人强,除了强大的计算能力,还依赖于机器是非常客观的。罗素讲,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一些美好事情,如果是在别人身上流露出来的,羡慕过后,那就去学,至于学不学得来,努力之后再说。 多简单的事情。」  —— 剑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享说·享听」第四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