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智慧城市的相关思考20170721.md

1、 智慧城市领域主要的落地项目情况。

  • 城市必做的项目以电子政务项目为内核,城市数据共享平台,政务服务平台,电子政务内外网等,都是政府埋单-在交通,城市管理,环保,应急等城市治理领域,智能型项目一般还以政府埋单居多。平安城市等项目硬件投入巨大,利润较高。
  • 在市场化活跃服务领域,市民一卡通,智慧停车比较赚钱,例如etcp。智慧医疗等项目要做的好,需要配合体制机制革新,例如诊间结算,第三方移动支付医保等。

2、 智慧城市领域各主要企业的优势和短板。

  • 运营商,电信一家独大,本地网资源和政企关系优势明显,但运营商普遍面临管道化危机,以及互联网的零成本冲击,需通过政务云设施增值服务,信息系统研发等,向上层应用转型发力。
  • 设备商,中兴转型速度块,各地以智慧园区名义拿地多,同时力推ppp合作,撬动地方市场。但整体打包运营方式弊端初显,政府被明显绑架产生怨言。
  • 集成商。借助智慧城市又盘活了资源,神马,东华,太极等内功不够,但界面出色,集成能力强,且资金实力品牌优势明显,属于智慧城市建设重要力量
  • 各类软件商。在各自领域默默牛逼,很多企业都是领域内的信息化行业翘楚,全面向智慧应用转型。例如数字政通的数字城管,银江的智能交通,大华,深圳等公司的智能安防等。
  • 互联网企业。以腾讯和阿里的城市服务、滴滴、高德的城市交通服务为代表,互联网企业正全面深度参与智慧城市管理和建设,他们是智慧城市的新生力量,也是传统势力门外的野蛮人。虽然提供了大量方便,但将自身企业服务与城市排名挂钩,以及对城市单独部门建立服务号逐个击破的做法,也招致了城市的一些不满。

3. 智慧城市政企合作的进一步创新方向。

  • (1). 合作成效要评估。合作的本质是交换。政企合作的关系,要专业分工,各取所长。不论是采购服务,bot,还是ppp合作,政府关键是对专业化服务的质量监督,监管和精细化评估效能,因此要增加智库和第三方评估测评。
  • (2)合作方式要创新。不仅瞄准大企业,也要吸纳中小企业,激发企业热情。政府可以改变独立发包模式,借鉴上海经验,公开征求市民对智慧城市问题清单和迫切需求,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吸引中小企业解决城市问题。然后行程评估闭环,得分高低作为今后项目选取和企业选取依据。
  • (3)合作资源要规范互换。政府开放数据供社会力量开发利用是硬币一个方面,但更海量数据在互联网企业。建立长效双向数据交换机制。目前的问题,企业不知政府要数据的基本流程,要重复对接多政府部门,不知给出数据的用途和效果。
  • (4)合作需求要对接。围绕政府自身的问题和社会问题,也可以通过政企合作实现。例如电商精准扶贫。互联网家政服务,安置化解过剩产能职工、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近期关于智慧城市的相关思考20170721.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