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BlockChain和Bitcoin(一)

  参考:
* [珍爱智商,远离“区块链”](https://www.huxiu.com/article/206216.html)
* [别让李笑来们跑了](https://www.huxiu.com/article/212705.html)
* [区块链是什么,如何简单易懂地介绍区块链?|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90469)
* 吴军-硅谷来信|得到:[未来商业的特点(2):跟踪经济(上)]、[机器智能是生产力,区块链是生产关系]
* 王煜全-前哨|得到:[区块链的发展前景和国际联盟]、[区块链的中国联盟]
* [区块链技术指南(《区块链原理、设计与应用》在线更新版)](https://www.gitbook.com/book/yeasy/blockchain_guide)
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虽然早就从笑来老师的文章里知道了区块链及比特币,但一直没有再更深入了解,直到8月下旬看到了一些“批判”笑来老师、区块链及虚拟货币的文章,并在9月初知晓了ICO被央行“一刀切”的大事记,产生了一些疑问。抱着“想要对某事有更客观认识,得先深了解相关概念”的理念,开始更详细地了解了这两个2009年就诞生了的“新事物”。

什么是区块链(BlockChain)?

概念与定义

区块链是一个放在非安全环境中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采用密码学的方法来保证已有数据不可能被篡改,采用共识算法来对于新增数据达成共识。

这个定义里有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 区块链是一些数据和逻辑(不单单是数据)的集成,它们所在环境是去中心化的,且不要求所有使用者都没有恶意
  • 这些数据无法被篡改(顺便一提,加密方法也是在不断进步的)
  • 必须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后,才能增加新的数据(即区块)。

从某种意义上讲,区块链就是一种记录方式。人类最早使用结绳来做记录,而后有了羊皮、木片,再后来又有了笔和纸,到了现代则发明了电脑和数据库,近几年产生的区块链,也只是人类记录方法演变的一个新形态。可以把区块链看作是一种账本(还是数据),当一个商品、一个行为或一个交易开始时,如果把其数据录入到区块链中,就可以产生一个区块;如果持续录入,那么它们的整个流动生命周期就都会被详细记录下来,就能形成一个“链”。并且,这个账本不是放在哪个中心(如某个公司、机构或服务器)上,而是放在互联网中,所以从理论上说,谁都无法拿走、篡改或者销毁它。

补充:区块链不止是数据库,虽然它也可以用来存储数据,但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多方的互信问题。单纯从存储数据角度,它的效率并不高(传输数据有不少速度制约),已有技术公司在开发相关技术,来采取启用单独的数据库并为该数据库添加区块链功能,而不是使用区块链作为数据库的模式。

价值与意义

根据定义,区块链有4大特点:

  1. 去中心化:任一节点的损坏或丢失,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
  2. 可靠性和不可篡改性:想破坏整个数据库(系统),需攻击互联网中51%以上的相关节点(这几乎不可能,因为“51%攻击”是一种攻击的范围、条件和对象都极有限,仅存于理论,完全可完美防御的攻击,详见《51%攻击解析 | 巴比特》)
  3. 去信任性:每个节点间交换数据无需相互信任,且整个系统运作规则公开透明
  4. 集体维护:系统中数据块由所有维护功能的分布式节点来共同维护,任何节点都可参与

那么具有这样特点的东西,能有什么用呢?

推动跟踪经济

现在如果说起“跟踪经济”,还只是局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停留在定位或跟踪网上行为后再进行各种推荐的水准上。而未来商业,是可以做到精确跟踪每一个人、每一笔交易和每一个细节过程的。

比如对一箱100瓶装的药,不可能每次流通时扫描检查真伪(不是做不到只是代价太大)。如果在运输途中,或者到达零售店后,有人偷换为假药或过期药物,那么普通情况下很难能查出来是哪里出了问题。但是,如果一开始这100瓶药的行踪就被记录为一个区块链(可以被随意组合和打散),即使装箱后被再组合,到店后被再拆分,其中间过程信息都会被区块链记录下来。如果有人动了某瓶的手脚,那么后面的经手人完全可以通过查询前面的的全部记录,来发现某瓶的记录不对以及何时何处发生不对等。(当然,要做到这种事,除了区块链,还需要物联网和机器智能技术的发展)

在实际中,如IBM最近公布的一个项目,就是利用区块链来追踪记录非洲和欧洲之间的鲜花进出口贸易数据,来提升跨境供应链的效率、节省成本和降低风险的。在整个贯穿近20天的跨国物流运输的过程中,由于所有与货物相关的数据和文档都是随时写入区块链的,而区块链的各个参与节点的数据又是保持同步的,因此相关的参与方,不管是生产商、销售商,还是海关、银行等,都能随时随地了解掌握货物的位置、状态、甚至是温度、湿度等信息(还需GPS及射频识别等技术)。在交货以后,相应的支付、结算工作,可以利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自动实现,做到账期的大大压缩,甚至可以做到接近实时的支付结算,这样就能比传统方式更高效的完成整个作业。

当未来,如果对每一个商品,都可以不但能追踪到其流程过程,还能追踪到其原材料出处,甚至还能获得其消费体验数据,那么整个社会的商业模式必将会发生重大改变(而且是朝着好的方向)。

改变生产关系

我们都知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会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有3个要素:生产工具的所有权、生产和商业活动中人和人的关系,以及分配制度。当这3个因素都发生改变时,生产关系就会改变,进而会影响生产力。

拿滴滴举例,它实质上提供两种价值平台:生成乘客和司机的匹配,以及提供靠得住的支付系统。为了维护这两个平台,滴滴需要资金,而这笔资金,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如果以优步做参考,收费大约是交易额的25%。而社会大众对其认可,是因为滴滴确实做好了三件事:软硬件服务、市场推广和信用制度。

那么,这三件事可不可以交给区块链来做呢?从理论上讲完全可行。首先,区块链的服务平台是整个互联网,每个计算节点都是服务器(去中心化);其次,它的信用就来自于区块链协议本身(可靠性和不可篡改性);最后,它的推广更不是问题,如果能免去25%的中间费用的话,大众都会得到好处,那么仅靠口碑相传,市场推广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去信任性、集体维护)

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关系的3要素都发生了改变:软硬件的所有方,从某家公司变为整个互联网;乘客和司机的关系变为简单供需匹配,不再需要第三方平台;利益分配方式也有了改变,再没有第三方收取高额中间费用。于是,整个生产关系就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也必将反过来影响社会生产力(技术),从而极大改变整个社会。

变革大数据使用方式

对于很多大数据业务,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是大众对数据的隐私及安全性的担忧。比如,拿大数据医疗来说,为了让进行大数据统计的公司,能完成某个病例(假设是高血压)的数据统计,就需要将我们的病例数据,整个地提供给这家公司。但这样我们的姓名和身份ID同时也会暴露给它,这样一旦发生问题或数据泄露,很容易挖掘出我们是谁,个人信息无所隐蔽。

在过去,必须要先得到一个数据实体(Entity,比如病例),然后才能判断及获取它的某一属性(比如高血压信息),也就是说,必须要先知道实体和其属性的关联关系,然后才能进行统计。那么,能不能既让公司完成高血压的统计工作,又得不到我们的病例数据呢?

什么,这怎么可能?当前最新的区块链技术就可以办到!在区块链3.0中,其密码学上已有了很多新的技术突破及应用,可以在不获得数据的前提下,通过某种协议来询问某个实体“你是否具有这个属性?如果有那这个属性的值是多少?”来得到答案,而你却无法也不必知道是哪一个实体做出的回答。这样,做大数据统计的公司,就无需获得实体,而是直接使用其属性数据即可;并且我们也不必将实体信息交给公司。如此一来,生产工具(数据实体)的所有权,就从公司变为了我们自己。再进一步讲,由于数据实体的所有权回归,我们就可以进行此实体的交易并从中获利了。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小公司就不会再有跟大公司相比获得的数据实体少、且大众不放心将数据交付给其的问题,因为在有更好安全感的区块链中,小公司可以和大公司一样,根据协议平等地使用数据。在这种越发趋于公平的机制下,大数据时代将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技术演进及应用场景

区块链1.0: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应用,其场景包括支付和流通等货币职能。

区块链2.0:将数字货币与智能合约相结合,对金融领域更广泛的场景和流程进行优化(如证券登记和清算、跨境支付、反洗钱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等,以太坊(Ethereum)便属于此)

区块链3.0:超越金融领域,为各种行业提供去中心化解决方案(如医疗、防伪、公证、数据存储、能源管理和投票等)

定位 功能 智能合约 一致性 权限 类型(参与者) 性能 代表
公信的数字货币 记账功能 不带有或较弱 PoW 公有链 较低 比特币
公信的交易处理 智能合约 图灵完备 PoW、PoS 公有链 受限 以太坊
带权限的交易处理 商业处理 多种语言,图灵完备 多种,可插拔 支持 联盟链 可扩展 Hyperledger

前景与现况

发展状况

2014 年开始,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受到大家关注,并正式引发了分布式记账本(Distributed Ledger)技术的革新浪潮。麦肯锡曾经发布过区块链的效用路线图(Roadmap)

  • 2014—2016年:技术评估阶段
  • 2016—2018年:概念验证阶段
  • 2017—2020年:区块链基础设施将进入形成阶段,开发全面的用户接口,充分利用API接口,实现更少的人力,并且通过共享基础设施来降低成本
  • 2021年以后:真正进入资产扩散阶段,区块链技术将得到全面应用

据中科院在《中国区块链发展报告(2017)》中的统计,目前全球有24个国家在大力投资发展区块链技术;90多个国家中央银行已经开始讨论布局和发展区块链技术;全球90多个大型跨国公司加入了区块链技术联盟。

政策支持

近2年来,不少国家政府对区块链的政策及资金支持,都在不断逐渐增加,如俄罗斯已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英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广在银行系统中应用区块链,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承诺未来5年会投资2.5亿在区块链项目上,澳大利亚几乎所有主要银行都已加入了国际联盟R3的区块链项目,美国国会已成立区块链决策委员会等等。在我国,工信部于2016年10月发布了《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国务院也将发展区块链技术写入了“十三五”信息化规划,国内各地都在大力推广和布局区块链产业。

国际联盟

R3联盟:全球最大的区块链联盟,目前已有70余家金融机构加入,包括中国的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及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中国机构。不过各大企业并非齐心协力,如高盛银行等,在了解清楚区块链技术后,纷纷推出R3联盟。

Hyperleger联盟:由Linux基金发起的开源平台,最早公布联盟链代码,相对来说非盈利。R3甚至也是其成员之一。

EEA(Enterprise Ethereum Alliance):2017.2.28由摩根大通、Intel、微软等30多家企业成立,为了能让企业更便利地使用以太坊区块链技术。

国内联盟

ChinaLedger(中国分布式总账基础协议联盟):2016.4.19成立的首个中国区块链联盟,其基础代码将用于开源共享。

金联盟:2016.5.31由微众银行、平安银行、恒生电子等发起的七成金融机构三成科技企业(含腾讯、华为和京东等)的联盟,非盈利性,以技术标准为纽带。

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是由全球共享金融百人论坛设立的学术研究平台,期望形成区块链研究领域具有高端学术品味和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写在后面

在虎嗅网的伯通的”批判”ICO的文章中,我曾看到过这么一句话:“我并不懂区块链,大多人也不懂,然而这并不妨碍我写和你们看懂这篇(批判)文章”【与原文略有出入,因为作者现在似乎已删除了这句… 下面评论区中也有人提到此】。记得当时我便很不认同这种思路:如果连一个事物到底是什么都还没调研清楚,那如何能保证对其评判的客观准确性呢?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了我去研究相关资料,并萌生了写一篇与此相关话题文章的想法,并最终导致了此文的诞生。

今后对区块链的探索还将继续,这次就先到这里。下一回,我会将对比特币的学习心得作为《初识BlockChain和Bitcoin(二)》的内容,也欢迎围观,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识BlockChain和Bitcoin(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