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走,脚下就有路

只要走,脚下就有路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7年2月13日星期一  15点40分

正月十七,阳光驱走了寒冬的霸权,以柔和的春风呼唤着世间的万物。

我慢慢地走着,享受着自由漫步的幸福。

于我而言,这一天是有独特意义的,因为我终于凭借文字创造了一条新的收入管道,虽然暂时只是微渺的。

踏入,是一个朋友介绍的,他已经在那里耕耘了许久。他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希望借助文字实现人生的梦想。

那天,他把孩子送到金华,谈到写作的问题,得知我每天都在记录与思考,他说:“王校长,你去看看吧,那里汇集了几十万文友,来自全国各地的。”

在同事的帮助下,我加入了。是一个反馈迅速的平台,稿件过去,很快就会有是否通过的结论。这正是我喜欢的,写作是一件孤独的事情,但创作的文字总需要一个平台,才能接受读者的检验。

这许多年来,我所写的随笔,几乎发遍了几个QQ交流群,这几个群基本上都是北京的,读者面比较大一些。

我到北京学习时,合学教育群的李景龙老师一家三口到我学习的地方看我,和我谈论他们的教育理想。

李景龙老师是北京合学教育的发起人,他们夫妻二人都是特级教师,跟随人才引进的政策,实现了几级跳,到了北京十一学校,也就是李希贵校长所在的学校。

作为有思考的教育人,在体制内有些问题是不好处理的,于是他们跳了出来,以自身的努力创建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的随笔李景龙老师一直关注着,但我并不知晓。直至后来,他主动给我发信息,邀请我加入合学教育群,而且利用合学教育群的平台发布了我的一些文章。

闻知我到北京学习,他们一家三口顾不上吃晚饭,驱车赶了很远去看我。谈起教育,谈起管理,我们确实有许多共同的思考,教育的现实需要我们去改变,但改变的策略来自何方?单凭一个狭小区域的努力显然是不够的。

“王校长,你建一个微信公众号吧!运转起来,应该很有意义。”李景龙老师临别时告诉我。

微信公众号?我关注了不少,也在校长传媒,中小学管理者等平台发布过我的一些文章,但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这是我一直渴望但不敢动的事情。

不是愁文稿,而是不知道如何操作。事情一多,也就撂下了。

“将来,写到一定程度,你也可以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我的那个学生家长,离开学校时,给我提出了建议。

他的建议和李景龙老师的建议是一致的,也正是我所喜欢的。

放假那天,我觉得假期不能再慢怠了,必须做点什么,不只是写,而是要创建一个更长远的平台。我请单位同事帮助我注册了一个微信公众号。

名字吗,是随机想的,“悦者,一首清扬的歌”。说是随机想的,实际上这个名字已经在我的脑海中酝酿许久了,不过因为这个契机,它终于露出了水面而已。

于电脑,除了打几个字,其他的我几乎不太会操作。经久的打,电脑上的很多拼音字符都模糊了,天天敲,敲没了。

微信公众号注册后,也就放假了。不会操作,又撂下了,等待一个新的机会吧。

大年初二,看看儿子在家,于是就询问他怎样运行微信公众号的事情。他还真会,我很快就学会了简单的操作。

我发的第一篇文章,《世界一直在惩罚不读书的人》,还是此前写的一篇文章,曾经在中发布过,考虑到文章关注度的问题,我选择了它作为首篇推出来。

教育是一个大家庭,特别是读书的问题,是当下关注的热点。文章推出后,市教育学院秦绪奎院长,小学部姜春明主任,市委宣传部腾焕新科长等各界朋友纷纷在朋友圈转发,有了大家的帮助,此文当天的阅读量就过千了。

我到后台看时,发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均衡发展中心黄坚主任,市教育学院秦绪奎院长,姜春明主任,教育局原局长丁希全局长和我们主管业务的局领导都已添加了关注。

这许多年来,他们不但在指导着我的工作,也在默默地看着我,他们知晓我有一个梦——做一个教育领域的作家,而我所选择的正是实现我梦想的一个途径。

微信平台运行以后,我几乎每天都在和外地的文友沟通;河南郑州的咕咚来了,重庆的东风老总,江苏无锡的倪总,……因为看到我所发的文章,他们既提建议,也谈自己的人生,更多的是对当下的思考。

我知道,无数知名的和不知名的文友的支持是我走向远方的强大动力。

看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后,一位微信名为菩提心的文友发信息告诉我,她看完文章后立刻就去清理了住宅楼公共区域的卫生,而且还打算在开学之后,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学校,打扫卫生,为同事打来热水。

看到她发的信息,我站在凄冷的冬风中,我的心里流泪了。我知道,我用文字唤醒了埋藏了太深的真善美。

追随着我的文字,我的很多朋友也走进了,开始在闲暇时间与自己对话。

这个世界是简单的,不过三种对话:与万物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三种之间,最高的境界是与自我对话,当我们自觉地实现与自我对话时,我们的内心世界就会趋于宁静祥和,渐渐地走向精神领域的幸福。

走进微信公众号之后,一些在微信公众号中奔波的朋友告诉我,大概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开通留言功能,至于开通打赏功能就很难说了。

我不去想那些,只要做,一切自然会到来。

大约第七天,微信管理平台通知我开通了留言功能,实现了及时的点评交流;到十三天的时候,微信管理平台通知我开通打赏功能,我按照要求进行了开启,昨天晚上排完版以后,文章下方就显示有打赏提醒了。

打赏只是获取读者的一种认可方式而已,不是我关注的焦点,因为我看的是远方。

《即将别离的燕子窠》于今天发布后,我收到了《长白山日报》总编叶剑波的评点:写得真好。自从邀请叶总进入长白作协的微信交流群之后,我们一直在享受他的精彩诗歌,而他也始终关注着作协平台发布的文章,自然也在关注着我从和公众号发出去的文章。

看罢我今天发的文章,叶总关注了我,成为我日后久远的老师之一。

作为一个文字爱好者,我不但要以此传递声音,还要借助文字开通另条收入管道,为接触更多的外部世界奠定经济基础。

江苏王开东老师大概有十余万人关注,他是我当下的榜样,虽然我目前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走笔之人,但我已经有了明确的年度目标,通过各界朋友的帮助,实现万人关注的目标。

有了梦,万就是一个数字,毕竟在灿烂的星空之中,万只是一个极其微渺的数字。

看看远方,我已经稳稳地走在了路上!

我知道,温暖的阳光一并撒进了热爱文字,热爱美好,热爱生活的文友的心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要走,脚下就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