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明槿的妈妈来电,告知我明槿上大学的消息,
我为明槿感到高兴,那是她喜欢的大学及科系。
明槿今年18岁了,即将迈入新的求学阶段,回首陪伴明槿成长的岁月,诸多画面深刻地烙印在脑海,那是她认真走过青春期的印记。
支持的力量
我曾经陪伴明槿读书,那是明槿15岁的事,当时她面临高中联考,常因为心志收束不易,沉湎于计算机世界,导致功课逐渐下滑。她犹豫了许久,才在妈妈鼓励下找我帮忙。当时她聊了自己的处境,决定立下读书计划,一周至两周和我碰面一次,讨论读书进度与生活状态,协助她收束心志。
我至今仍然记得那个寒凉的黄昏,天色早早黯淡下来,我结束白天的讲座,匆匆趋车赶赴明槿家,要载她到写作班讨论功课。时序进入秋冬之交,车窗外呼呼掠过的冷风,让人感觉季节的转换,如街道上行色匆匆的人车。我对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气候情有独钟,让我怀念年幼的时光,一家人相聚在一起,升起一炉炭火,如此温暖又如此幸福。
明槿是否也和我一样呢?也喜欢这样的季节?喜欢这样的气候?明槿从小便失去父亲了,她还记得父亲在家的温暖吗?我无从得知。
车即将抵达明槿家,我却联络不到她,家中电话与手机都无人接听。是我记错时间?还是她忘记我们的约定?我也无从得知。
当我返抵自己的书房,明槿妈妈来电:「阿建老师,我女儿今天跟你有约吗?」
「有啊!我刚刚去妳家,但是没有接到她。」
「我人在公司加班。」妈妈说到这儿,叹了一口气,语气相当无奈的说:「我觉得很沮丧,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我记得她今天跟你有约。下午问她是不是和你约了?她却说没有,跑出去玩了。」
我只是静静地听着,响应简单而支持性的语言。窗外的世界依然繁华,冷风逐渐令人萧瑟,亚热带的冬天已经来临了,我的书房温暖而宁静,但并非人人都如我一般,感受冬日来临的静谧感。
挂了电话之后,我检视自己的内在,一如往常的平静,多年以来带孩子的经验,我深知陪伴孩子成长,要看成长的脉络,不局限在孩子一时的表现。
与此同时,我也要同理家长,给予父母深深的支持,因为当父母并不容易。
明槿大概看到未接来电吧!随后打电话过来:「阿建!你找我什么事?」
「刚刚我去家里接你了。我们今天晚上有约,妳忘记了吗?」「喔!我忘记了。」明槿讲得很轻松。
「那我们改约下星期天吧!」我思索了一下,敲定下一次见面的时间:「晚上七点,好吗?」「喔!好。」明槿答应得很干脆。
「妳会记得吗?需要前一天提醒妳吗?」我一边讲电话,一边思索可以为约定做些什么?
「喔!不用了,这一次我会记得。」明槿很肯定的回答。「那就好。」既然不能见面谈话了,我透过电话关心她。「这一个礼拜的读书状况还好吗?」「喔!还好。」明槿的回应很简单。
我并不了解她读书的状况:「还好的意思是?」「嗯!就是一半一半。」「一半、一半?我不了解。」
「嗯~就是一半有读,一半没有读。」明槿的解释,有点勉强而模糊。
「嗯!需要什么帮忙吗?」「喔!不用了,没有问题。」那好。下个礼拜碰面再说吧!」
这是我记忆中的简单对话,当孩子未履行承诺,我既想关心她的状况,又不想咄咄逼人,只是进行简单的关心与询问。因为孩子一旦违反承诺,内心往往复杂而敏感,一则内在潜藏着对自己的批判,一则又想在师长面前维持尊严。
我的角色是什么呢?我想给予她支持,她才有力量继续下去。
当我要挂电话了,明槿在电话那头沈吟了一下,支支吾吾地,似乎有话想说。我停顿了好一会儿,才听见明槿谨慎地说:「阿建,我有一件事想问你。」
「嗯!妳说。」电话那头陷入了安静,约莫有一两秒的时间,明槿开口了:「阿建,我最近正在玩一款计算机游戏,但是家里的计算机坏了,你补习班的计算机可以借我吗?」
当明槿提到玩计算机游戏的刹那,我察觉心中有生气的情绪,我稍微一沉淀,情绪便转化了。
我心中的念头流转迅速,深知自己心灵要更宽阔,才能陪伴明槿面对困难。
我决定答应明槿的请求,因为讨论功课的地点在写作班,我琢磨着周日讨论完功课后,才让她玩计算机。
「下个礼拜天,我们不是在写作班讨论功课吗?结束以后,计算机借给妳使用吧!结束我再载妳回去。好吗?」
「不行!破关的期限到星期四,礼拜天就来不及了。」明槿迅速否决了。
未完待续……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本周五分解,敬请关注!
好课预告
2018年11月3日-4日,
璞学苑相约李崇建
启动二日工作坊:
《从自我成长到生活运用——
探索沉淀已久的「自我冰山」》
带你找到爱与自由!
同时,11月2日
李崇建“从对话引导孩子成长”
璞+演讲专场同步开启!
☟请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