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拒吸费靠联发科施压是谁的悲哀?
文   小刀马
 
    当一个行业靠龙头企业施压进行自律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到悲哀。其实这种情况是不应该出现的。应该有更具有权威或者执行部门进行规范的事情,如果是靠企业的自律进行的一种约束,那么应该让我们的相关部门感到脸上无光。
 
    最近,笔者看到一篇报道,《联发科施压,国产手机厂商须共拒手机吸费》。中国台湾芯片商联发科与联想、海尔、TCL、康佳等手机厂商以及IDH手机设计公司等合作伙伴签订协议,要求合作厂商不得通过手机预置任何恶意吸费的非法软件,若有发现,联发科将予以抵制,并采取相应商业行动。
 
    手机内置恶意吸费软件比起垃圾短信更加恶劣,这应该是工信部直接监管的事情。其实如果有关部门能在制度上直接约定,并且依法取缔的话,还需要上游芯片商发出这样的江湖号令吗?
 
    当然联发科高调表态,其实也是有缘由的,因为好多手机厂商都是拿了联发科的技术和芯片,因此难免让人觉得联发科与此事脱不了干系,也就是说联发科难逃其咎。于是不得已的情况下,迫使联发科出来表态。
 
    之前,我们也看到工信部下发《移动电话机定制管理规定》,要求定制手机中不得内置固化的SP。但由于该规定仅仅是对运营商定制手机进行监管,而对于吸费陷阱真正的重灾区———非定制手机和山寨机并无约束力。
 
     因此,我们应该发问,为何工信部不把这个规定全体化?也就是涵盖所有的手机厂商,包括山寨机。或者再延伸一点的话,可以直接捆绑上销售商,如果销售商销售这种吸费手机都遭受连坐责任,那么吸费问题完全可以杜绝。
 
    当央视披露,“记者在市场上购买了10款国产手机,内置收费菜单最多的一款竟然有154个,最少的也有55个。点击这些手机当中的内置菜单就会被收取费用,而且绝大部分都没有二次确认。这些收费菜单如同一个个收费陷阱,手机用户一不留神,钱就被扣走了。”
 
    这就是现状,当市场出现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关部门的打击力度不能同步跟上,如果仅仅依靠行业自律的话,最终还是无法从根源上杜绝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只有打击力度同步跟上,并且真正地杀一儆百才能肃清市场上这种侵害消费者利益的不耻行为。
 
    当一个利益环节出现的时候,关键还是直管部门的作为,如果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就进行市场规范的话,那么消费者获得伤害的机会就会大大地减少。目前市场上各类手机繁杂,相应的功能化也越来越多样,在相应部门无法自清自查的情况下,消费者显然是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但如果我们的移动运营商也能把持一道关口的话,是不是效果会好许多?毕竟怎么吸费,最终的管道还是在移动运营商这里,最终的结算也在这里。
 
    其实很多时候,作为和不作为才是关键。当大家都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的时候,那么最终损害的自然是用户的利益了。站在用户的角度想一想,是不是也就用不着联发科这种行业自律者出来牵线搭桥了?